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工時代的樸素與浪漫、筆墨行間的意趣

手工時代的樸素與浪漫、筆墨行間的意趣

【 讀 書 】

[序 跋]

手工時代的樸素與浪漫

淺 草

作為一個在湘西小城裡長大的80後一代,在生命的早期,我見過爺爺編竹簍、釀白酒,見過奶奶磨豆腐、給黑色的布鞋綉紅綠小花……其實我們這一代的長大,正經歷著中國歷史上幾千年以來最天翻地覆的變化——手工文明到工業文明的轉換。從全球來看兩個文明的轉換大概經歷了500年,而我們只用了三四十年。我們曾站在手工文明的尾巴上,看見家裡大部分傢具器皿變成塑料或不鏽鋼的,有了機器和工廠負責生產吃穿用度,我們手上的技能只剩下了拿筷子和鍵盤打字。

當第一次讀到日本人鹽野米松那本《尋找手藝》時,我就隔三岔五地出發了,想去看看中國還有哪些手藝人?他們生活和工作的現場是怎樣的,是我們想像中那般落寞和清苦嗎?或者如想像中那樣依然有手工時代的樸素、古典的浪漫?

結果一路聽了見了好多故事,各種手藝人的生存狀態和生活智慧,不同地方的美食和風景。尋找手藝人,不僅發現了中國也有最好的匠人和手作,也是我體驗過的最好的遊走中國的方式。

2011年,上海長樂路上,梧桐葉剛開始零星飄落,我第一個拜訪的手藝人是90多歲的海派旗袍大師儲宏生老先生。已經拿不了針線了,但他還會顫顫巍巍幫客人量尺寸。然後給你講1930年代的上海,說起影星胡蝶、韓菁清、白楊,這些美人兒都很漂亮,頎長、纖穠合度,與旗袍怡然相配,她們都不把他當外人,陳香梅也是他的老顧客。

在杭州餘杭的一個村子裡,斫琴師馬岳思說話吳音親切,有很樸素的衣著和笑容。屋後一個個簡陋卻工具雜陳的偏房就是他的「作坊」,他在這做琴20多年,沒有徒弟和助理,每天相伴的除了妻女,還有後院的一棵枇杷樹、一棵橘樹,一塊菜地和半畝荷塘。他帶傷痕的手指彈奏古曲,讓我從此迷上古琴。

還有在雲南昆明和建水,遇見既文人風骨又江湖義氣的吳白雨老師。見一面後,隔天又見了第二面,喝茶喝到深夜,看他收藏的各種古陶瓷殘片,吃一種飄著草芽的米線做夜宵,跟著去見他江湖上做收藏的朋友,回來後無數次想念這樣的生活,想什麼時候再跟著他去寨子里找最原始質樸的民間陶瓷。

在浙江上虞的陶瓷師傅顧少波家裡,看到他收藏的一些古老的陶瓷殘片,確切地知道了「曲水流觴」的「觴」是什麼樣子,知道了青瓷的釉色是如何的「類冰似玉」;在蘇州的綉品街,王麗華老師的繡閣里,聽見針尖帶著絲線穿透絹帛的聲音,從容、準確,像一種亘古的心跳。一直對紫砂壺望而卻步,在徐雯老師的茶桌上,不談獲獎評級,不渲染大師傳說,唯見一個熱愛生活的人,用紫砂做出了各種日用器皿,用得稱心稱手,心中充滿對手作之物的敬惜之情,是最根本的手藝之道。剝去浮華,紫砂一直是貼近生活和人心的。

還有在太湖邊上的小村子裡做竹編和漆器的王雨夫婦,租了一棟帶小院兒的老房子,年輕的他們按時作息,按季節吃水果和蔬菜,花四年做一隻竹絲扣瓷的杯子,默默地把竹編做到比大師們更精細的程度。做團扇的李晶,則讓我看到了做手藝原來是又時尚又體面的事兒,他的粉絲里有「團扇太太團」,就是這樣歡樂的玩法,他把緙絲這種以前只供出口的高冷生僻的傳統手藝推到了年輕群體中。

你也不會想到,十五六歲就在桃花塢學習年畫的顧志軍老師,喝著茶也不是悠閑的樣子,一坐下來就要聊藝術聊想法,一會看他復原的原藏於大英博物館的明清時代年畫,一會看他用現代符號描述傳統生活,做了幾十年年畫,還是有一點就燃的熱情,年輕人在他面前,會不好意思世故懶散。

清空安寧,這便是我看到的他們身上的禪心。時間輪轉,終於我也找到自己的定位,慢慢梳理這些手藝人的故事,這也是一種遊歷,像柳宗悅說的那樣:「尋找正確而美麗的東西,看看它們被做成什麼樣子了?」

(本文為《手藝與禪心:尋找中國匠人之旅》自序,有刪節)

[悅 讀]

筆墨行間的意趣

讀九妹《古畫之美》

九妹是位作家,湘西女子,素愛花草、愛風月、愛詩詞歌賦,愛一切古雅之事。

明了九妹的品性,大抵便能明了《古畫之美》的意旨。因是作家,本書屬於隨筆體裁,重文學性、重個人感悟,非學術性的美術評論。因長久地浸淫古代的書畫,九妹身染熏香,文字玲瓏芳菲,自有閨閣女史的脈脈韻致。

全書編排用心,細節到位。插圖貼合文章,圖片質量好,多且清晰。以花卉逐一命名月份,是一種古典的風俗,可見九妹之復古傾向,之細膩婉約,如此對應工整、力求對仗,雖偶覺勉強,細細咂摸各位畫家的風骨,大半還是恰當的。比如,九妹把唐寅放在了臘月。初看略突兀,怎以「梅花三弄」比喻唐寅呢?唐寅自號「桃花庵主」,且坊間閑談里,其人桃花糾葛情絲紛亂,他不該是桃月嗎?且看九妹如何分曉。

此章非單寫唐寅,九妹以張岱的梅花書屋落筆。因為追溯梅花書屋的由來,九妹讀到張岱說:「或問臣畫何以不如伯虎,太史曰:『但少伯虎胸中數千卷書耳。』」張岱為何這般推崇唐寅?二者因梅而結緣。唐寅畫過一幅《梅花書屋》,且有《折枝墨梅圖》等作品。張岱見畫而傾心。九妹以梅之潔逸牽連兩位畫家落魄飄零而又孤傲不墜的氣節,接著把墨梅的繪畫傳統上推至南宋馬遠,馬遠亦繪有《梅花書屋》,一剪梅花幾代芬芳,兼議林和靖梅妻鶴子的生活,下移論及張充和「梅花似我」的一方印章。如此一來,梅花書屋不僅是為文人遮風擋雨的一爿屋舍,還參與了更廣泛的文化發展的框架之中。

掩卷回顧,九妹心中有情結。她任性地將筆墨幾乎全給了晚明清初。這個時期意味著懷舊與失落,意味著閑雅風流如雲散,意味著哭之笑之的癲狂自由。中國歷史有規律,每到王朝末世,嚴格的秩序就會被打亂,那些極具個性的人物跑了出來。晚明尤甚。柳如是以儒巾長衫河東君之面貌顛倒眾生,徐文長以汪洋恣肆怪誕作風行走人間,金農、鄭燮以賣書鬻畫打破文人的清高,羅聘以鬼畫形塑哀苦世道,髡殘、石濤的僧畫浸透繁華如夢轉頭空的悲涼,八大以白眼嘲世情的姿態鑄造孤伶畫魄。

中國書畫有種說法,叫做「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即唐代的畫風以客觀寫實為主,宋代之後轉向以「意」「韻」為審美特徵。「畫」排在「琴棋書」之後非偶然,它在文人四藝中位列末技,甚至被看作工匠之道。譬如我們現在看來鼎鼎大名的畫家,如唐朝的吳道子,那時只是民間畫工。宋畫興起之初仍延續宮廷院體路線。蘇軾批評「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認為繪畫應當如詩詞如書法,意在筆先,揮灑心聲,漸成風氣。但像牧溪這樣的畫家,雖然在日本大放異彩,在國內仍被評價「誠非雅玩」。元畫繼承光大了蘇軾倡導的審美主張,以「聊發胸中之逸氣」為追求,延宕至晚明就如大浪推沙般,學養淵深的文人紛紛進入畫界,自然帶去了千股飛墨和萬般意蘊,形成了一個任俠放傲的文人畫群體。

從視域選材上,《古畫之美》其實是中國文人畫之美,因其體現的就是中國文人畫的審美情趣。九妹口吐錦繡說繪畫,於人物品藻之道暢言抒情,也有晚明遺風的流韻。

[壹號書屋]

花木集:戴澤花卉藝術收藏本》

戴澤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

定價:88元

中央美術學院資深教授戴澤先生七十多年來創作了大量畫作,然絕大多數從未示人。這些未公開的畫作中,有大量的花卉作品。2017年,在其家屬的促成下,戴先生首次授權出版機構,將其花卉作品中的52幅以藝術手賬的形式出版。這是一本開滿花的手賬,每當翻過一頁,遇到一朵小花,相信讀者就會禁不住揚起嘴角來。

職人志:52位台灣頂尖手藝人的故事》

黃靖懿嚴芷婕 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 定價:78元

本書作者,兩位對傳統手工藝神往已久的90後設計系台灣女孩,畢業後沒有忙就業,而是在老師鼓勵下花一年時間尋訪隱藏在台灣各地的老手藝人。選取52種代表性行業,52位老字號傳承人,以民國舊報紙+手繪的新形式,記錄下正在凋零的傳統手工藝之美。

《李燕聊齊白石》 李 燕

徐德亮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定價:68元

本書為相聲演員、主持人徐德亮對李苦禪之子、齊白石再傳弟子李燕先生的訪談錄,回憶了關於齊白石生活、從藝、傳藝的種種逸史趣事,並有對面世拍賣及家傳珍藏的齊白石畫作的鑒定,包括有趣的歷史故事和豐富的歷史知識,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報·書畫天地 的精彩文章:

【當代名家】——韓步勇
【畫壇再回眸】——陳子庄
孫其斌國畫作品選刊
油畫民工系列之一
收藏領域為何多「坑爺」、我珍藏的《三國演義》連環畫、亮 寶、老 匾、化石收藏須防偽

TAG:書法報·書畫天地 |

您可能感興趣

淺析當代油畫的寫意精神與筆墨意趣
他的寫意畫當屬性靈派,追求筆墨意趣和文人畫的精湛與凝練!
中國畫的筆墨意趣
畫家楊旭的水墨寫意人物畫,繼承寫意畫傳統中對造型與筆墨的統一
他的花鳥畫筆墨酣暢,氣韻生動,深受同行和藏家喜愛!
用筆墨抒寫時代精神——于洋山水畫作品賞析
畫家王永——不斷對筆墨的現代元素進行挖掘
筆墨精緻,風格樸實——汪峻岭的山水畫
國畫:看李苦禪大寫意的氣韻,學厚重豪放的筆墨!
筆墨酣暢,吳永良寫意人物畫作品欣賞
崔如琢畫雞,濃濃的筆墨意趣!
0基礎學國畫,帶你掌握用筆、構圖技巧,領悟寫意山水的筆墨神韻
關山月如何用筆墨緊隨時代步伐,用畫卷展現生活的朝氣蓬勃、奮發向上?
余秋雨:像曹操那麼乾淨、樸素、凝練的筆墨,中國歷史上又有幾個
山水畫的筆墨與造型
殷梓湘的山水畫作品,筆墨清雅、元氣淋漓、賦色古麗、意境優美
他筆下的牧民,造型宏大,筆墨生活化,畫面樸素美感!
筆墨浪漫詩意畫——丁偉油畫賞析
鳥的造型與筆墨訓練!
筆墨的交融 氣韻的顯現——賞讀鞏德春的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