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異國求學的研究生,應該如何與教授相處?

在異國求學的研究生,應該如何與教授相處?

本文轉自中國教育報

美國研究生留學如何與教授相處?絕大部分美國大學教授具有博士學位,他們學識淵博,對教學和科研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所以他們非常受尊重,在大學裡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在課堂上教授和同學之間有個和諧氛圍,學生才能在困惑著找出答案。

教授和學生之間的關係是應該非常professional的。上課時,教授一般希望學生能夠完成課前規定的閱讀,帶著想法和疑問去上課。在課堂上教授希望學生能夠和她/他合作,教授會引導學生討論問題,學生做出回應,提出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問題。有些問題,特別是在社會科學領域,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學生可以和教授可以持有不同的觀點,但是千萬不能以不禮貌的方式來挑戰教授。

課堂之外,教授一般都會設有Office Hour。在這個時間內,學生可以去教授辦公室獲得個別輔導。記住綜合性大學的教授一般都從事科研工作,工作壓力特別大。如何不是在office hour最好不要去打擾他們。另外,如果你有事請教,最好把自己的問題簡單明了地寫在紙上,同時帶上筆記本,課本等資料。這樣可以節約一些時間,同時給教授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

有些簡單的問題也可以同郵件的方式來問。郵件的標題要簡短明確,正文要簡單,有調理,語法準確。一些比較複雜的事情最好不要用郵件。另外,在發郵件前一定要確保自己實在是找不到答案了。一些在書本或教學大綱上輕易能找到答案的問題最好不要問。

歸納收集到的回答,有三種技能是所有教授都提到的:良好的寫作能力,提出問題並批判性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表達、溝通能力。

1

良好的寫作能力

「坦率地講,寫作對每個學生來說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不只是中國學生覺得難,每一個學生都覺得難。」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西戈(Siegal)教授說。為什麼中國學生覺得寫學術文章尤其難呢?西北大學教授說:「大多數中國學生學習都很勤奮刻苦,也很聽話。我布置的任何作業他們都會盡全力完成。然而,他們只是把我告訴他們的或者書上說的寫下來,這是最大的問題——缺少自己的觀點。」

許多中國學生為什麼覺得寫作難,他們的回答如出一轍,「我們在讀本科時沒怎麼寫過這樣的文章,老師也沒教過。」

是不是英語水平限制了他們的寫作能力?很多教授說,英文水平確實會有些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到美國讀書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地,英文水平自然有高下之分,但並不是說英文水平較低的學生寫出的文章水平也低。對教授們而言,提出觀點和證明觀點更有價值。

如何提高寫作能力?不少教授指出,大量閱讀是必需的。中國學生常常抱怨教授們布置的閱讀材料太多了。確實,在美國讀大學或者研究生,每周的閱讀量動輒就上百頁。一位歷史系教授告訴我,每兩周讀一本厚厚的大部頭著作對她的學生來說是家常便飯。范德比爾特大學工程學院的喬納森(Jonnason)教授說:「要想寫得好,首先要多讀。一個讀過50本書的人肯定比只讀過2本的人寫得好。」此外,不少美國教授指出,工作經驗和社會經歷不足也導致了中國學生在寫文章的時候很難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

2

提出問題並批判性思考問題的能力

多位教授在問卷回答中指出,中國學生在課上需要更主動、更積極地參與,而不是被動地坐在那裡聽。他們需要有質疑能力,需要問問自己哪些證據可以證明或者證偽前人或其他人提出的觀點。對於中國學生習慣以考試成績高低論優劣的思維模式,他們頗有微詞,也頗為擔心。他們認為,考試分數決不是唯一尺度,學生思考能力的提高是評判學習效果的重要指標。斯坦福大學教授說:「如果你的目標是創新,你的美國教授肯定願意跟你一起合作或者祝你一臂之力。但是,這需要你有尖銳的看問題的眼光去質疑,而不是重複那些別人已經發現的理論。」一位紐約大學的教授說:「中國學生很善於總結,但不善於批評、分析和提出自己的觀點,實在有些遺憾。」

為什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如此重要?因為提問可以把閱讀從靜態的、單向的「看」變為動態的、雙向的「交流」,這是一個深度理解的過程。提出問題的過程,讓我們可以思考所讀的內容是否符合邏輯,是否言之有物,是否準確明白,是否還有其他更為恰當的研究方法。

提問除了對理解學術文章大有裨益,對於有效的社會交流也起著很重要作用。首先,提問可以幫助交談雙方發現共識所在,這在協作或者團隊合作中尤其重要。其次,提問有利於控制話題走向。以課堂討論為例,通過提問可以幫助你把話題轉移到自己擅長的方向上來,這樣還會擔心自己無話可說嗎?再其次,提問可以讓交流的目標更加明確,讓交流的過程更加有效,避免「雞同鴨講」的狀況。

3

良好的表達和溝通能力

亞利桑那大學教授在答卷中抱怨:「不論我怎麼鼓勵我的中國學生,他們就是不說話!在我的課上,最安靜的群體肯定是中國學生。他們不說話,我無法確定他們是否聽懂了我講的內容。下了課也是這樣,他們從不到我的辦公室來。」這樣的評述雖然可能被解讀為對中國學生的刻板印象,但不能否認中國學生表現得確實不夠積極。伯克利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說:「我的中國學生只有在得了低分後才找我溝通。其實,他們應該早點來跟我討論一下怎樣才能得高分。」

是中國學生不願意跟老師交流嗎?許多中國學生表示,他們的觀點不外乎以下幾種:「從小我的父母和老師就告誡我,找到了正確答案再講出來」﹔「沒想清楚就說出自己的看法是非常淺薄的表現」﹔「當我發現我的答案跟別人不一樣的時候,我不好意思說出來」。美國教授們並不了解中國學生的這些想法。

建議那些不善於參與課堂討論的中國學生先嘗試與自己的教授多交流,告訴他們自己有什麼困惑,或者把在課堂上沒有機會說的話都說出來。這樣的一對一交流會大大增加你的自信,並轉化成參與課堂討論的動力。事實上,當你發現自己想的與別人不同時,恰恰應該說出來,與對方交流。每個人都說出自己的想法,不就是最好的頭腦風暴嗎?來自不同背景的人說出自己的看法,會極大地豐富每個人的視野和頭腦,這不是最好的多元文化交流的機會嗎?

上面談到的美國研究生留學如何與教授相處的三種能力對於培養有創造性、有適應性的學生尤其重要。我們需要進一步關注並思考,我們的學生在跨文化背景下學習時表現如何,哪些能力的欠缺限制了他們的發展和成功,如何提高學生所需要的這些能力。在教育國際化浪潮中,我們必須反思是否為培養全球化人才做好了準備。

(作者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終身教授)

熱門圖文TOP5

1、頭疼英語、生活困頓……學術大師們也有這樣的青蔥歲月

2、袁隆平:自稱「80後」、正處「90前」,仍為稻粱謀

3、這個北大直博生不得了:一作發Science 20篇論文總影響因子大於120

4、核心學術期刊《求索》原主編受賄數額巨大被雙開 學術腐敗敲響警鐘

5、從小到大試卷都會返還給學生,為何大學不這麼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募格學術 的精彩文章:

這是一份海外名校精英帶你打開留學大門的福利
我們要招一名科研培訓運營專員,你想來嗎?
科研成功的背後,還有這些可愛的「貴族功臣」們
《自然》:獲取科研經費有技巧,把握這幾點就夠了
我眼中大學教授的真實生活

TAG:募格學術 |

您可能感興趣

對於護膚與化妝毫無經驗的女生,應該如何入門?
為什麼中國的老師不應該和學生談戀愛
孩子無理的需求,父母應該如何面對?
絕地求生真正的技術:撩妹子的都應該學學這位!
王學泰:有責任感的中國人,都應該正確對待暴力文化
女生在感情中究竟應不應該主動?
心絞痛突然發作,應該如何科學應對?
佛學課堂丨真正應該供養、祈求的對象就是自己的心
夫妻的相處之道,你應該學會!
親戚之間應該如何相處?
倓虛法師:面對無理的流言與誹謗應該如何應對?
女生應該和已經有對象的男生保持什麼距離?
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科學家在不斷尋找其他文明,如果找到應該如何與之交流?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討厭的人?
異地的我們,應該選擇相愛嗎?
面對無理的流言與誹謗 應該如何應對?
面對無理的流言與誹謗應該如何應對?
求助:父母極力反對的愛情,應該怎麼辦?
人,究竟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