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運豐:文案是打開認知的一種途徑

黃運豐:文案是打開認知的一種途徑

黃運豐按:一個非正式採訪的正式紀實,一個台灣姑娘精心別緻的總結概括,把零散的閑聊雜談整成一篇用心謀篇的人物素描,我都快要被這個黃運豐圈粉了,腫么辦……

原標題:採訪《文案實戰手記》作者黃運豐

撰文 劉遠嵐

日期 2017年6月29日

地點 1200bookshop正佳廣場店

我們是在電子郵件往來中開始第一次對話的。2017年5月21日,我回復售後服務的信,由於我買了今天受訪者編著的另一冊同樣是關於文案訪談集,我告訴他說:「你做了一套很好的銷售服務,你在書扉頁上專門寫上我的名字,我覺得你有用心。」於是,他又再回了我一封信,說:「你這樣會回信的人也不多」,見我的信簽後綴標註人也是在廣州工作生活,有機會可以見見。這就是今天2017年6月29日會兩人見面的起點。

「兩個寫字的人,見面要聊什麼?」通常會寫字的人不見得會聊天,見面前我略顯忐忑。儘管自己對採訪也不是生手,每一次對"陌生採訪",內心仍無法預期對話會如何開展。整體來說,這次對話更多議題是在聊工作聊運營群矩陣的種種思路想法、實踐與實驗、合作與傳承。

其實黃運豐是有全職(本職)工作的。他說「養家活口攜家帶眷的,必須要有個可以支撐家庭的收入來源。」文案的秀是2014年4月8日開始運營的文案線上線下垂直社群,時至今日已經過了其三周歲生日。這樣江湖人稱"黃幫主"的人,他打趣的說,江湖上名聲叫著叫著響亮自己帶入感蠻重的,所謂"幫主",也希望可以幫助更多人的"幫"。幫主從不隱匿自己的詩人身分,在書頁總把"詩人"放在自己職業標籤最前面的位置。一個被詩陪伴許久的文學青年,一路成長,入社會,詩歌和小說是手上那條風箏線,不管多遠都不願意棄之於不顧;不管多久,都不會輕易放手。

我在他身上,看見我自己。在確立要當文案,為了"當好"一個文案,為了成為一個"夠好"的文案。在此之前,黃運豐也做很多個快速迭代的職業嘗試。我也是在多個城市換過為數不少的工作經歷的人。像我們這種人,很容易被眾多先進長輩指指點點,說我們各種沒有耐心沒有堅持沒有穩定性。然而經歷過的人才知道,走過的每一步,都只有自己才能明白每步的意義。做份工作就是打開新世界,而文字或文案對黃運豐來說,就是打開認知的一種途徑。

我們創作,是自我警醒自我暴露的過程,在過程中坦坦蕩蕩,不隱藏不懼怕不擔憂不解釋。其實不管你從事的任何行業,人都要花些時間去找到自己"這輩子真的想做的事情",有些人幸運,比較早可以完成;有些人則需要用更多時間找尋;有些人可能一輩子也還沒找到,一生就這樣過去。

聊的重點,環繞是在社群運營上。我對社群也有不少自己的理解。就此互相交換意見,文案的秀有多個qq群矩陣,我疑惑:「是這麼多群如果都是一個管理員怎麼管理的過來?」確實,人,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一群人是需要凝聚的。黃運豐解答在運營群的核心,就是以群養群-互相輸送,用自然生長隨意散步於園林的心情來管理這些群。這方面是否可以詮釋有點道家的味道?這是我個人感受。

在群工具選擇,保留qq群的重點,是因為群組設定可以"設置多管理員",而許可權分散就可類似元老院議會管理制度,可以有多人共同形成輿論。相對來說,微信群管理許可權更加單一,你只能選擇轉移管理權到另一個人身上,或者就都群主自己管,人的時間和關注度都是有限的稀缺資源,群數量持續成長起來,自然時間精力關注會被分散。

而群主那彷彿在群內至高無上的權力,也會讓不同新舊群友產生不同等級的心理壓力。在書中第四張也提到,群內有一個很好的規矩,就是當有人發言詢問一個有關專業的問題時,大家會自動暫停閑聊,來為這提問試圖提出解答、出謀劃策、頭腦風暴。這樣的情狀,也是讓群友認識到這是個"有價值的群"的核心互動行為顯現。

後半部分,我們聊詩聊小說聊文學,我感受的黃運豐可能是屬於邊界感比較強的那種人。我猜想,可能內核的他,是以詩人的精氣神為圓心,同心圓向外擴張包覆一層理性的學者角色,再往外擴一層才是那個做文案的秀的他。理性的他,善於按照環境變遷制定各式各樣策略去適應去調整生存的法則。感性的他,希望淬鍊精神本真、純粹、精華的詩歌世界。

作為理性與感性兼具的腦袋,通常活得比較累,是否可以活的比較好,還要看很多外在條件的搭配。他理解自己的組成成分、清楚應該穿上何種盔甲、明白在哪種戰場應該要衝鋒陷陣那些場合要遊刃有餘。我想,這就是他找到屬於他的生命方式:帶學徒、答提問,在反覆的問答之間,感受時光流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定稿 的精彩文章:

TAG:定稿 |

您可能感興趣

十一條魚的故事,顛覆你的健康認知!
「苦」的認知
是你的認知形成的
關於三觀,這是一篇顛覆認知的文章
關於選伴侶,這是一篇顛覆認知的文章。
羨慕「履霜知冰」式的認知思維
八種健身認知,讓你一直白練
食品認知:請注意黃瓜的相剋,黃瓜片敷面是錯誤的做法
一篇文章,帶你看透認知的演進!
范蠡和西施是不是真愛?江蘇出土三片竹簡,上面文字顛覆認知!
認知世界的須知(一)
關於選伴侶,這是一篇顛覆認知的文章
女嬰被封口拋棄:這些關於人性的認知,知道的早就是幸運
一篇可能顛覆你認知的好文:胖紙的憂桑
拋開固定的認知,好茶的標準是什麼?
故事十一條魚的故事-顛覆你的健康認知漫畫
芃蒂:關於護膚品,你一定要知道的認知誤區。
生起正確認知的五個心路歷程和階段
認知的貧富差距 :說格局、說心胸、說視野,最終說的不過是認知
《文心雕龍》:不執著一種認知觀念,才能得到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