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系列:梅長蘇的原型 不是宰相的宰相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史料摘譯——
原文:
國家毎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前以諮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為山中宰相。——《南史·隱逸傳·陶弘景傳》
譯文:
國家每當遇到吉凶、征討等大事,都要派人去他那裡諮詢。一個月中經常有好幾封信,因此當時的人們把他叫做「山中宰相」。
1
嚴格說起來,今天要說的這位並不應該放進「宰相系列」,因為,他壓根也沒有真正做到過宰相。
但是,他有著「山中宰相」的稱呼,而且白紙黑字寫在《南史》、《梁書》這樣的正史上。
事實上,他的一些觀點,也的確影響了當時的政策走向,屬於高級智囊的角色。
更可貴的是,他在不務正業的煉丹之餘還幹了不少醫學方面的正事,老百姓受惠良多。
他就是南北朝時期的陶弘景,《琅琊榜》里梅長蘇的原型,或者說,影子更加合適。
2
說起《琅琊榜》里梅長蘇,他沒什麼顯赫的官職,卻遊走在皇室大臣之間,以包羅萬象的才學,混到了大V的身份,隨便說點什麼就是點贊無數。
如果要從歷史上找類似的人物,有以下幾個選擇。
其一,南朝劉宋的謝晦;
其二,唐朝布衣宰相李泌;
其三,南朝山中宰相陶弘景。
《琅琊榜》是以梁朝為背景的。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梁朝,一個是南北朝時候的南朝梁,一個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梁。加上江南的地域限定,宋齊梁陳的梁更符合情況。
陶弘景正是生活在這個時期,歷經宋、齊、梁三朝,並在齊、梁兩朝聲名鵲起。
所以,很容易排除第一第二個選擇,得出陶弘景和梅長蘇契合度最高的結論。
3
梅長蘇「聰穎慧黠,讀書萬卷」;
陶弘景「幼有異操,年四五歲乃好書」,「讀書萬餘卷,一事不知,以為深恥」。(還好那時候書的總量少,要是放到現在,老陶直接就羞愧死了。)
梅長蘇玉樹臨風,美男子一個;陶弘景顏值也很高,「身長七尺四寸,神儀明秀,朗目疏眉,細形長耳」。
梅長蘇是江湖第一大幫江左盟的宗主;
陶弘景是道教大派上清派的一代宗師。
梅長蘇被人稱讚「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
陶弘景是著名的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著作等身。
梅長蘇以布衣之身,遊走在朝堂之上,攪動風雲;
陶弘景以一個隱士的身份,左右逢源,周旋於各方勢力之間。
去隱居,也可以弄出公卿冠蓋如雲,造成送行隊伍的大堵車。隱居後,不同朝代的前後幾任皇帝也都巴巴地派人跑來做政策諮詢。
4
梅長蘇沒有結婚,沒有子嗣,陶弘景同樣光棍一條。
梅長蘇因為梅嶺慘案遭人陷害,以餘生昭雪冤案,加之身體有恙,所以未曾婚嫁。陶弘景因為「父為妾所害」,所以終身不娶。(這個算是心理陰影嗎?)
梅長蘇曾經是一代戰將,武功了得,後來在武功盡失。陶弘景是一代道教高手,武功不錯。
陶弘景還對兵器很有研究,在他的相關著作中,有一個顛覆性的信息:關羽關二爺用的不是青龍偃月刀,而是雙刀。
請大家自行腦補關公揮舞雙刀的形象。
5
陶弘景肯定沒有做過宰相。
他的仕途並不順暢,起先做過多個王爺的伴讀,後來又做過一段時間的書記員。
到了三十六歲的時候,老陶只不過是一個「奉朝請」,六品,也就是有事找你來參謀一下,沒事哪兒涼快哪待著。
老陶同志一氣之下,掛朝服於神武門,辭職不幹了,隱居專心做茅山道士。
這樣一來,身處一個絕對超脫的地位,老陶同志本身的能力光環就顯現出來了。
在加上從東晉一脈相承下來的隱士派頭,神仙范兒,老陶大火也就順理成章了。
6
雖說跳出三界外,但陶弘景也有自己的煩惱,完全的不食人間煙火那是不可能的。
這裡講兩個故事:一首詩,一幅畫。
7
一首詩是:「我有數行淚,不落十餘年,今日為君盡,並灑秋風前。」
表面上看,這是一首哀悼好友沈約的詩,但其中有著陶弘景不得已的苦衷。
我們知道,陶弘景是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的一代宗師,但是當時卻是「南朝四百八十寺」,舉國崇佛,流行的是佛教。
在陶弘景出生之前,北方道教新天師道的寇謙之就是在佛道之爭中敗下陣來,新天師道一世而亡。
陶弘景本身的隱居,就有一些佛道之爭的因素,隱居之後,為了保存道教,陶弘景更是以道教的身份,自誓受戒,佛道兼修。
現在我們把這件事說成是佛道交融的正面例子,但又有誰敢肯定,陶弘景是心甘情願的呢?
在大環境之下,人不得不妥協,就是這樣。
8
一幅畫,名為《二牛圖》。
「畫作兩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間,一牛著金籠頭,有人執繩,以杖驅之。」
當時,梁武帝蕭衍當上了皇帝之後,想請陶弘景出山,輔佐自己。
蕭衍不但自己親手寫詔書,還送了很多禮物,希望用誠意感動隱居的老陶。
陶弘景幾次推脫之後,畫了《二牛圖》帶給蕭衍。
蕭衍一看,明白了意思,說道:「這人沒有什麼追求榮華富貴的念頭,看來是打算仿效在泥潭中拖著尾巴自由爬行的烏龜,沒有招攬的辦法了。」
雖然放棄了招攬,但只要有軍國大事,蕭衍派人去茅山諮詢陶弘景,有的時候甚至是上一撥使者還沒回來,新的一撥又出發了。
「山中宰相」的名聲就是在這段時間形成的。
官場深似海,既然出來了,又怎會回頭呢?
9
陶弘景幾乎是一個全才。
除了在道教的本行之外,醫藥、煉丹、天文歷算、地理、兵學、鑄劍、經學、文學藝術等多個方面都有深入研究。
陶弘景修訂整理了上清經法,還弄出第一部道教神仙譜系圖《真靈位業圖》,各路神仙3000人,分7個等級。
陶弘景整理古代的《神農本草經》,增收新葯,寫成《本草經集注》七卷。說《本草綱目》是站在陶弘景的肩膀上寫成的,一點也不為過。
陶弘景為尋仙訪葯,常漫遊於名山大川中。行至山幽水靜的美景之處,陶弘景便坐卧其間,吟詩作賦,作有許多優美詩文。
陶弘景最出名的一首詩《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10
陶弘景在茅山隱居四十多年之後,於八十三歲高齡無疾而終。
山水之間,松風泉唱。


※正史上死了兩次的太監,還和康熙他媽摟摟抱抱?(太監系列)
※太監系列:把皇帝關進小黑屋 唐朝太監最後的瘋狂
※從伍子胥看一個復仇者必備的素質(八卦史記88)
※刺客系列:梟雄和草莽之間的更替
※宰相系列:超級打工仔 官場不倒翁
TAG:大嘴讀史 |
※「宰相」不是丞相,歷代宰相稱謂的變遷
※對於宰相、丞相和相國,三者有什麼不一樣?
※宰相和丞相是一回事嗎?宰相只是稱呼,丞相是最高的官職
※丞相、宰相、相國,有什麼區別?
※相邦、相國、丞相、宰相我咋有點懵?
※相國、丞相和宰相這三者有何區別?
※丞相、宰相、相國,這三者有什麼區別呢?
※我爸是宰相,宰相為兒殺馬夫,皇帝為兒誅宰相,都是權利惹的禍
※宰相、丞相、相國,有何區別?傻傻分不清楚
※宰相劉羅鍋說他自己的屬相是屬驢的
※「宰相肚裡能撐船」,丞相難道撐不了嗎?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差距?
※歷史上的丞相、宰相、相國,有什麼區別?這裡告訴你答案
※歷史上的丞相、宰相、相國,到底有什麼區別?
※宰相想納下屬為女婿,下屬卻嫌宰相女兒太多,宰相的做法太機智
※丞相和宰相的稱謂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傳奇宰相:不想當廚子的奴隸不是好宰相!
※宰相之名:一場皇權和相權的拉鋸戰
※古時候,皇帝和丞相是怎麼相處的?朱元璋又為啥要廢掉宰相
※揭秘中國歷史上宰相、相國和丞相的不同,他們有啥區別
※《宰相劉羅鍋》的劉墉是個假宰相,他父親劉統勛才是真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