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從「吃茶去」到「禪茶一味」

從「吃茶去」到「禪茶一味」

禪茶淵源八論之

從「吃茶去」到「禪茶一味」

的禪茶思想淵源

在日本茶道界盛傳著這樣一樁公案:一日,被後世尊為日本茶道開創者的村田珠光(1423-1502)用自己喜愛的茶碗點好茶,捧起來正準備喝的一剎那,他的老師一休宗純(1394-1481)突然舉起鐵如意棒大喝一聲,將珠光手裡的茶碗打得粉碎。但珠光絲毫不動聲色地說:「柳綠桃紅」。對珠光這種深邃高遠、堅忍不拔的茶境,一休給予高度讚賞。其後,作為參禪了悟的印可證書,一休將自己珍藏的圓悟克勤禪師的墨跡傳給了珠光。珠光將其掛在茶室的壁龕上,終日仰懷禪意,專心點茶,終於悟出「佛法存於茶湯」的道理,即佛法並非什麼特殊別的形式,它存在於每日的生活之中,對茶人來說,佛法就存在於茶湯之中,別無他求,這就是「茶禪一味」的境界。村田珠光從一休處得到了圓悟的墨寶以後,把它作為茶道的最高寶物,人們走進茶室時,要在墨跡前跪下行禮,表示敬意。由此珠光被尊為日本茶道的開山,茶道與禪宗之間成立了正式的法嗣關係。

這則公案旨在借用中國禪門機鋒棒喝一類的公案,喻示村田珠光獲得一休宗純的認可,從而確立其茶道開山之地位。村田珠光30歲時到京都大德寺師事一休宗純,學習臨濟宗楊岐派禪法。文明六年(1474),一休奉敕任大德寺住持,復興大德寺。村田珠光從一休那裡得到楊岐派祖師圓悟克勤的墨跡,現在成為日本茶道界的寶物。珠光在大德寺接觸到了由南浦紹明從宋朝傳來的茶禮和茶道具,並將悟禪導入飲茶,從而創立了日本茶道的最初形式「草庵茶」,並做了室町時代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的茶道教師,改革和綜合當時流行的書院茶會、雲腳茶會、淋汗茶會、鬥茶會等,結合禪宗的寺院茶禮,創立了「日本茶道」。

中日禪茶界一致公認日本茶道源自中國禪院茶禮,但在其源流、人物、內容和形式等方面,卻存在不同的說法,甚至有以訛傳訛的版本。如關於禪茶起源,主張唐朝起源論的有「吃茶去」的趙州和尚從諗(778-897)說、夾山和尚善會(805-881)說、徑山國一禪師法欽(714-792)說;「茶禪一味」的思想淵源是圓悟克勤(1063-1135)及其《碧岩錄》,還是源自禪宗臨濟宗眾多大德高僧和《禪苑清規》;尤其是,在制定、實施、推廣、傳播禪院修持法事活動、僧堂生活與茶事禮儀相結合的實踐過程和東傳日本中,到底是哪位高僧大德發揮了關鍵作用,皆迄無定論。圓悟克勤的禪門領袖地位和禪學成就無可置疑,他的《印可狀》在日本茶道界的至高地位也值得肯定,他的法系子孫成為南宋和元朝興盛江南的臨濟宗各大禪院的骨幹中堅力量,也舉世公認。但從禪院茶會的實踐樣式、流播時間和對日茶道的直接後續影響看,顯然不是他本人,而是繼承他法統的徑山弟子大慧宗杲(1089-1163)、密庵咸傑(1118-1186)、無准師範(1179-1249)等南宋臨安徑山禪寺的禪門宗匠,以及元代天目山獅子院「江南古佛」中峰明本(1263-1323)等。

進一步說,從《禪苑清規》關於僧堂茶湯會的詳盡規定看,宋元時期的江南禪院都在流行以茶參禪的修習方法,許多高僧大德都是精於茶事、主持茶會的茶人。但是從現存的禪門公案、語錄等看,卻絕少提到茶事的。有人為了找到「禪茶一味」的出處,證明村田珠光從一休宗純那裡得到的究竟是不是圓悟克勤墨跡「禪茶一味」,查閱了各個版本的《大藏經》、禪宗語錄,都沒有「禪茶」或「茶禪」的記錄,更沒有「茶禪一味」或「禪茶一味」這種特別的提法。這就像「徑山茶宴」一樣,從無歷史文獻記載,卻真實地存在於歷史長河之中,是一個真實的偽命題。

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頗為符合人類認知存在的所謂「燈下黑」現象。因為茶湯會在當時的禪院的法事活動和僧堂生活中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習以為常,司空見慣,以致誰都不覺得這有什麼要特別提及的,就像趙州和尚一句「吃茶去」,其實不過是當時用來機鋒棒喝的各種各樣的「方便法門」和一句習以為常的「口頭禪」[]而已。禪宗尤其是臨濟宗的教學與禪修方法,五花八門,諸如揚眉、瞬目、叉手、踏足、擎拳、豎佛、口喝、棒打甚至呵祖、罵佛等機鋒,語錄、公案、古則、話頭、默照以及雲門「三句」、黃龍「三關」、臨濟「三玄三要」、「四料簡」、「四賓主」、「四照用」,曹洞「五位」等等,紛然雜呈,令人眼花繚亂,難分難解。

同時,造成有所謂的「禪茶一味」四字真訣墨寶,也是對日本茶道界「禪茶一味」的說法妄信和誤解所致,日本茶道界本來就沒說有圓悟克勤書寫的四字墨寶,他們崇敬備至的,只是一幅圓悟克勤寫給弟子虎丘紹隆(1077-1136)的《印可狀》而已。(慕軾雅社供稿)

【作者簡介】鮑志成,號仰蘇正文,筆名沙舟、蘇葉嘉,歷史文化學者,浙江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文化傳承研究所所長,長期從事傳統文化藝術、中外文化交流史、宗教史等學術研究,近年涉及「一帶一路」、茶文化史、網路文化等領域智庫型研究,已發表論文120餘篇,出版專著20多部。

展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家庭式存茶技巧
聞香識茶 品香辨韻
七月有感 一壺茶之間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禪茶一味 請你也喝茶去
禪茶一味,通過茶去領悟禪
禪茶一味,到底是什麼味?
彿飯二箸禪茶一味
彿飯二箸禪茶一味
禪茶一味 彿飯二箸
禪茶一味,禪花一香
普洱茶,禪茶一味
穀雨:雨生百穀茶葉香 禪茶一味吃茶去
禪茶一味:飲下一杯清茶,蕩滌去胸中塊壘
禪茶一味」中的「一味」究竟是什麼味道?
一個人喝茶 靜靜體悟茶席上的禪茶一味
禪茶一味,品味清淺
懂「禪茶一味」的何其多,能做到的沒有幾個
禪茶:飲一壺禪茶,悟人生百味!
禪茶一味,紫砂壺與佛到底有何淵源?
禪語心燈——禪茶一味
禪茶一味:茶有五大精神
喜歡喝茶的你,讀過這四首禪茶詩偈嗎?
禪茶一味:茶杯在上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