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看真的後悔:從0到1,公號突破1萬人——《早該這樣運營公眾號》

不看真的後悔:從0到1,公號突破1萬人——《早該這樣運營公眾號》

GIF/1255K

不看真的後悔:從0到1,公號突破1萬人

——《早該這樣運營公眾號》

很多出版社與圖書公司的公號,開通兩三年,依然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粉絲增到5000人,向上突破乏力,向下深耕缺乏動力。

為什麼你的公眾號沒有熱度?

為什麼你的公眾號增加粉絲困難?

為什麼你的公眾號粉絲不願意轉發?

隨著微信公眾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出版單位加入到這場的營銷戰中,包括上下游的作者、編輯、封面設計師等也紛紛開通個人公號。如何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是公號運營人需要重點關注和思考的內容。

《早該這樣運營公眾號》一書從微信公眾號的運營和營銷兩方面進行操作講解,細緻周到的提供了標題撰寫指南、文章排版技巧與軟體工具(看了這篇文章不用去網上扒拉免費資料了)、內容撰寫技巧(其實很多公號編輯自身寫作能力優秀,如何與自己出版社特點結合,值得細閱書中文章),增加粉絲的運作技巧等多個方面,通過對具體案例的詳細解讀,為公號小編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對於普遍認知上增加粉絲的轉折難點,《早該這樣運營公眾號》認為首先是公眾號在1000個粉絲左右的時候,這個階段是非常苦悶的,感覺看不到希望,也沒有太多人關注;接下來是公眾號在5000個粉絲左右的時候,這時粉絲雖有了一定數量,但又算不上多;等公眾號過了10000個粉絲以後,大家就比較有信心了。這說明,從0到1的階段,也就是從1000人到10000人是其中最大的突破。

人們發什麼樣的信息,代表了他是什麼樣的人

粉絲來源於對文章內容的認知,為什麼大家會閱讀並轉發這篇文章?《早該這樣運營公眾號》認為主要原因是閱讀者從觀念和認知上認可文章的內容,就是讓朋友圈的人知道我是什麼樣的人。其實轉發朋友圈也好,轉發信息也好,都是在打造個人的品牌形象。

出版業公號運營人員,在寫文章上並非難點,難的是如何把握文章的內涵與外延,通過閱讀者的視角發現並貼近當下的三觀——人們在無形當中都做了這件事情,即通過轉發文章到朋友圈或微信群來表現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所以做公眾號一定要充分了解粉絲的想法,給他們一個轉發的理由。切忌把自己單位的公號變成了簡陋的書目陳列。公眾號文章不要完全跟風、跟進熱點,並且在發出去之前務必仔細檢查,盡量能代表本單位與圖書內容展現出的見解、認知和立場,在潛移默化中打造好一本書、一個企業、一個編輯(設計、營銷、發行)的品牌形象。

公眾號不僅僅為了分享信息,更多的時候是刷存在感

人們分享美食也好,分享文章也好,都是在找屬於自己的存在感和參與感。

出版單位公號的粉絲是潛在的圖書購買者,這一點大家應該都有共識。現代生活的壓力讓人們需要找一個地方分享情感。因為人是情感動物、群體動物,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會覺得非常孤獨,需要跟人互動交流。為什麼人們會把信息和觀點分享出去?目的就是把自己的很多思想和理念分享給別人看的同時,也能鞏固自己的知識觀點,並且再次驗證自己的觀點。

這一點,其實出版單位的公號有先天的優勢:良好的內容儲備、佔據優勢的排版編輯能力、對審美的大眾傾向的了解。雖然我們有如此多的優勢,但能把手中的牌運用得當的公號小編並不多見。如何寫出粉絲喜歡看的文章?《早該這樣運營公眾號》說得非常詳細,它將粉絲分成了七種類型:

利他主義者(Altruists):分享的動力純粹來自分享互助。他們希望自己被當作可靠的信息來源。

事業家(Careerists):通常受過良好教育並希望通過分享內容提高自己的聲譽。他們傾向於分享比較嚴肅和專業題材的內容。

時尚掛(Hipsters):都是生於信息時代的年輕人。他們分享最前沿的時尚創意信息,通過分享來建立自己的網路身份。

自娛自樂型(Boomerangs):只要收穫評論就很滿足,即使是消極的評論。

純社交型(Connectors):通過分享內容與他人保持聯繫。分享內容對他們是很隨意的事。

信息篩選者(Selective):他們對分享的內容和對象具有較高的選擇性。他們對分享內容深思熟慮並期待回復。

趨勢帶領者(Trendsetters):通常是領導者、營銷者、商業領袖。他們緊跟所處行業的前沿,並將信息快速有效地分享散播出去。

說了這麼多,最有趣的是《早該這樣運營公眾號》還解釋了幾種無成本增粉絲的妙招,這些被稱作乾貨的方法,在書里比比皆是。

說句題外話,以書作為宣傳的載體,在諸多企業、品牌人之間成為一種常態,圖書其實個非常好的展示品牌、個人形象的方法。如何將圖書出版中的經驗運用到公號宣推中,除了看《早看這樣運營公眾號》(因其作者特點,本書側重互聯網企業案例),筆者認為,每位出版業從業人員應該更加努力挖掘自身潛力。比如書中所說,情感為王,其實和圖書行業長期表述的「內容為王」有異曲同工之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在讀書 的精彩文章:

女兒,如果有人欺負了你
《重運營》中小創業人的實戰參考書

TAG:自在讀書 |

您可能感興趣

崔永元:入駐今日頭條第二天,粉絲突破130萬,公道自在人心
只用了8個月時間,銷量就突破了1000萬台,如今還有市場嗎?
榮威RX8上市7天,銷售突破2000輛!這輛車真的有那麼好嗎?
發售不到一個月,《八方旅人》全球銷量已突破100萬份
小米8系列開賣18天,突破100萬台,有人搶到了嗎?
77天用戶突破110萬,一年營收幾千萬,公信寶:嘿,區塊鏈應用我先落地了!
首日票房突破4960萬,16歲的她一人對敵3部大片,徐崢可以欣慰了!
《頭號玩家》票房突破8.3億,是《起跑線》10倍
《我不是葯神》:票房五天突破15億,人民日報點名評價14個字,讓人淚流不止!
國服第二「肝帝」:幾個人用一個賬號,只為了突破1000級!
《捉妖記2》上映11天,單日票房突破1000萬,靠的是什麼?
2月份票房突破100億,這個數字帶來了2個好消息和1個壞消息
小米又放血了,只要99元,預約人數已突破100萬?
他用別人想不到的招數,5年突破900萬!
突破1000億訂單,馬云:我用了10年,劉強東:我用了6年,黃崢:你們聊
不到2年粉絲突破2000萬,「紅鶴筆記」是怎麼打造個性IP的?
《唐人街探案2》突破27.5億票房,卻讓馬蓉賺翻了!
30歲過後的人中,哪些人會在8月有重大突破?
《後來的我們》最新票房突破將近10億,比《幕後玩家》多將近8億
僅用三天,票房突破3.4億,吳京的號召力真不是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