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留學生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留學生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畢業典禮是一場成人禮,檢驗的是十年寒窗的成色;海外留學人員的畢業典禮則是一場報國禮,檢驗的是漫長人生的質地。以外國民眾聽得到、聽得懂、聽得進的途徑和方式,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身為溝通中國與世界最富活力的紐帶,留學人員責無旁貸。

講中華兒女走出的人間正道

近日,北半球紛紛迎來畢業季。畢業典禮的一番感言,感懷於兩個母親,即培育自己的母校和哺育自己的母親。但于海外遊子,須特彆強調養育自己的祖國母親。然而,中國某留美學生近日在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為美國師生展示了一個負面的中國。就此,外交部發言人回應道,中國學子出國留學以後,對事情的看法、思想的認識,可能會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

人對社會的認識始終處於發展變化之中,故而,人的社會化乃終身歷程。一個社會和一個國家亦然。身為中國人,理應充分認識中國道路。中國道路是從1978年、1949年、1840年乃至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劈波斬浪而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

講炎黃相融以來的中華文明

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中華兒女薪火相傳,5000多年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一脈相承。以漢字、中醫、儒學、道學、秦俑、唐詩、京劇這些中國符號為代表的中華文明瑰寶,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自己的精神命脈。

把民族的轉化為世界的,遊走於中西文化之間的留學人員顯然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以論文《中國古代之歌劇》(今譯《論中國古典歌劇》)獲德國波恩大學博士學位的王光祈,在讀期間,感嘆道:「惟西洋方面,由此簡單複音音樂,漸漸進步,造成今日之洋洋大觀;而吾國複音音樂,雖較西洋發明早八九百年,然故步自封,兩千年來,仍無絲毫進境,良可嘆也。」他毅然為德國期刊撰寫系列文章,展示中國古代音樂的獨特魅力。在德國萊比錫大學獲博士學位的林語堂則向西方學界傳播中國特色音韻文化。

留學人員須捫心自問,能否講清楚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文化積澱,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最豐厚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於中華文明沃土?

講鴉片戰爭以來的華夏苦難

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三千年未有之強敵。積弱積貧的中國被列強的堅船利炮撕裂。山河破碎,生靈塗炭,餓殍遍野。面對亡國亡種的空前厄運,在中國共產黨號召和引領下,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同仇敵愾、視死如歸,掀起氣壯山河的民族解放運動。

講述民族苦難歷程,不必以悲情熾煽。接受啟蒙思想洗禮的留學人員,其堅定的專業立場足以把救亡圖存釋義得淋漓盡致。雕塑大師張充仁1931年考入比利時王家美術學院,1934年偶遇以塑造藝術形象「丁丁」(Tintin)享譽業界的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Hergé)。在漫畫世界,張充仁充當丁丁小夥伴——張(Tschang),並告訴丁丁、歐洲乃至全世界一個飽嘗苦難的中國,一個在日寇鐵蹄下呻吟的中國,一個千年來秉持「和」「合」理念的中國。這就是埃爾熱的傳世之作《藍蓮花》,自1934年8月2日在《20世紀報》上每周連載,直至1935年10月17日,共52期,在藝術界開闢了一個抗日戰場。

留學人員須捫心自問,能否講清楚中華兒女如何以血肉之軀築起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的鋼鐵長城,講清楚仁人志士誓言「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的救國救民之志,講清楚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深刻改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講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崛起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與時俱進的重要法寶。改革開放近40年,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發展奇蹟。

精彩的中國需要精彩的講述。熟稔中外兩套話語的留學人員能起到內引外聯之效。從改革開放初期的留學人員如嚴雋琪、陳竺、萬鋼,或以語言或以行動贏取世界對中國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當今,以傳播好中國聲音為使命的留學人員社團遍地開花,如2015年創立的海英會,為提升國家軟實力盡一份綿薄之力。

留學人員須捫心自問,能否講清楚在改革開放中創新的中國道路,講清楚在改革開放中實現的中國崛起,講清楚在改革開放中作出的中國貢獻?能夠講清楚,留學人員即可激揚中國精神,爭當流動的文化,既實幹興邦又構築人類命運共同體。

(作者:俞可 冷雲紅,單位:上海師範大學教育部國際教育研究基地;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委託專項「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教育論述研究」成果)

《中國教育報》2017年07月14日第6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體育與健康課:如何贏得學生真愛
「家庭—學校—社區」聯動模式成效明顯
我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步入新的歷史階段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講好中國故事
講好中國故事 做好橋樑紐帶
哈法留學生的愛情故事
在英國講好浙江故事
歷史小故事看道理,學會如何在當代生存
聽外國人講中國故事
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歷史故事——國家的傳說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我們的文化該如何輸出?《唐人街探案2》在國際舞台上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對聯故事,妙趣橫生!
師生同繪「中國龍」背後的故事
心理故事:作為中專生,以前我羞於談論自己的學校
聽小琴老師講她與學生之間的故事
講好中國故事,我們還應更加了解世界
硬漢竟然變身嬌美花旦 翁國生敘說創作背後的故事
傅瑩:講好中國故事 改進國際傳播
學習茅台生肖酒的背後故事
佛國地理的傳說故事
鍾敏:用影像講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