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緻的美味-日漸稀少的野菜!

別緻的美味-日漸稀少的野菜!

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人們吃慣了大魚大肉,都吃膩了,都會選擇吃點野生的東西,這也是現在的農家樂大火的原因之一。當中野菜也是他們喜愛之一,但是現在的城市化的到來,野菜也越來越少了

過去,人們吃野菜是為了充饑,現如今,很多人吃夠了各種美食,倒是就想吃點野菜嘗嘗鮮。不少人童年時代都有在田間地頭挖野菜的記憶,我們今天就追憶一下四種常見的鮮美野菜——苦苦菜、灰灰菜、薺菜、馬齒莧。

1.苦苦菜

苦苦菜,又名苦苣菜,俗稱苦菜,因具有苦味而得名,嫩莖葉可食用,鮮美爽口。

每百克植物中含有蛋白質2.5克,脂肪0.9克,碳水化合物6.8克,不溶性纖維1.8克,胡蘿蔔素2.14毫克,維生素C62毫克。

除了營養價值,苦苦菜的藥用價值也不容小覷。中醫記載苦苦菜味苦,性寒,具有清涼解毒、破瘀活血、消炎利尿、排膿去淤消腫等功效。

2.灰灰菜

灰灰菜又名藜,別名野灰菜,灰蓼頭草等,為藜科藜屬植物,我國各地均有分布,多生於田間路邊或曠野宅旁。

灰灰菜幼苗和嫩尖可以食用,不僅味道鮮美,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每百克嫩苗中含蛋白質3.5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6克,粗纖維1.2克,胡蘿蔔素6.35毫克,維生素B1 0.13毫克,維生素B2 0.29毫克,維生素C 69毫克,鈣高達209毫克,鐵0.9毫克。

灰灰菜還含有多種抗菌成分,具有清熱祛濕、解毒消腫、殺蟲止癢等作用,而且全草可以入葯,常用於治療痢疾、腹瀉。(百草芳顏-芳顏十八珍也有高效祛濕,排毒的作用哦!)

3.薺菜

薺菜為十字花科植物,生長在山坡、田邊及路旁,我國各省均有分布,莖葉可以食用,全草亦可入葯。

薺菜每百克含蛋白質5.3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6克,鈣420毫克,磷73毫克,鐵6.3毫克,胡蘿蔔素3.2毫克,維生素B1 0.14毫克,維生素B2 0.2毫克,尼克酸0.7毫克,維生素C 55毫克,還含有黃酮甙、膽鹼、乙醯膽鹼等物質。

中醫上薺菜具有清熱利濕、平肝明目、涼血止血、和胃消滯之功效,用於治療腎炎水腫、目赤腫痛、高血壓、便血、腹瀉、痢疾等症。

4.馬齒莧

鮮美野菜的推薦吃法

涼拌:吃野菜圖個鮮,因此涼拌是最合適的吃法兒,不僅簡單,還能夠保留野菜本身的味道,特別是薺菜、苦苦菜等,洗凈後涼拌,真叫一個爽口!

做餡:薺菜常跟肉一起做成餡,用來包包子、餃子、餛飩,薺菜肉餡的餃子清香美味,是很多人的大愛。

炒食:野菜跟普通蔬菜一樣,也可以炒著吃,不過如此便可能埋沒其獨有的鮮美口感。

「撒野」嘗鮮的注意事項

不認識的野菜不採、不吃

有的野菜看上去鮮嫩誘人,但不能食用。因此,不認識的野菜一定不要采、不要吃。

路邊的野菜不要采

路邊生長的野菜容易受到污染,垃圾地上、路邊的野菜不要采。

吃前做好前處理

一些野菜有微毒,需要經過煮、浸泡才能去毒,一定要認真處理好後再吃。

不要貪吃

野菜畢竟是野菜,沒有成為「家常菜」一定有它的原因。野菜就是野菜,不宜天天吃、吃很多。吃野菜重在嘗鮮、品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資訊 的精彩文章:

快速減肥 三大要點 讓你2個月時間狂瘦44斤
科目三經常掛科的看過來,通關實用技巧分享!
心理專家:不改掉孩子這六個壞習慣,花再多錢報補習班都沒用!
這位車主有才!保定一車主留詩勸劃車者回頭道歉
死神來了:汽車撞倒少女繼續碾壓,看著太揪心了

TAG:掌上資訊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貧富差異鴻溝日漸擴大,同一國家卻有這天壤之別的兩種家園
神奇寶貝:七大進化日漸精緻,第一日漸肥胖?
長江奇石資源日漸枯竭,美石越來越稀少
讓這個日漸衰落的景區讓人失望?網友:銅臭味太重!不會再去了!
尋找那日漸消失的「年味」!
家中大鵝日漸減少,男子氣憤蹲點找兇手,看到是它卻心酸至極
曾經因網劇爆紅的流量小鮮肉,都是怎麼日漸落寞的?
兩個牛人,各創武學門派,一個興旺發達,一個日漸衰落,為啥?
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堅持常吃這5種食物,讓血糖日漸「平穩」!
揭秘:號稱國內數一數二的魯菜,為何在大家的菜單里日漸消失?
夏天過敏的寶寶日漸增多,拉肚子、打噴嚏很有可能是過敏
黃花梨木日漸稀缺,樹不好找了,就千辛萬苦挖樹根
這隻貓咪一天吃一大盆食物,還是日漸消瘦,原來藏了個小情人!
日本的變異與進取精神的塑造:明治之前的歐風日漸
小豬和貓咪一起長大,日漸被「同化」了,長大後的模樣讓人驚呆!
沉迷小遊戲,日漸肥胖
宋代湖田窯影青瓷近幾年的成交趨勢增漲不少,日漸引起收藏家的興趣!
年味日漸濃 花市迎春笑
歐洲領土最優越的兩國:一個人均GDP達29萬,一個卻日漸衰落
為什麼白血病人群日漸增多,還越來越年輕化?醫生:有這3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