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快手上那些獵奇的視頻,該反思的是我們自己
快手為什麼惹人嫌?
負二,《負二與零》長篇科幻連載中
題主注意到的現象本質上是現有社會等級制度下主流文化與亞文化的對立——這是文化現象,但核心是經濟現象。
英國伯明翰學派對此早有系統深入的研究,人家研究大眾文化研究了四五十年了,學社會學和馬克思主義的朋友應該有所了解。
我所知也只是一點點皮毛,權當拋磚引玉。
簡單來說,不論是快手用戶還是知乎用戶,都很難逃脫社會財富分配下的社會等級賦予他們的階級身份,這種身份不單是政治身份、經濟身份,也是文化身份。農村階級長期在政治經濟上處於弱勢,話語權被邊緣化,那麼他們對本階級的現狀不滿要怎麼表達和抗議呢,那就只有通過文化行為來實現。
「快手現象」可以稱之為一種利用文化手段的社會批判——「快手」上的某個個體,你可以說他 / 她的「表演」是出於功利目的或是對於自身前途的迷茫,但作為一個群體,絕對已經形成一種亞文化,是對代表城市中產階級價值觀的主流文化的一種無明確目標的、象徵性的對抗。
「快手」意識到了農村階級的這種需求,於是造就了這樣一個發聲平台,農村階級和快手平台是互相利用,相互依存的關係。
「城市中產階級」中的某些個體對待「快手」的態度可能只是獵奇,但作為整體與「快手」上的農村階級在文化上仍是對立排斥。
所以主流互聯網平台對「快手」有現在這樣的態度也就不足為奇。
知乎和 B 站用戶可能都沒意識到我們其實都是主流文化中的一員——因為相對於快手用戶,我們城市居民比較有錢。
老實講我覺得該反思的是我們而不是快手。
---
看了本問題下的其他答案和其下的很多評論,我覺得有必要補充一點內容:
許多知友(尤其是老家在農村的)對「快手」的嫌鄙點在於「真實的農村不是快手上那樣」——這個點只能體現樸素的道德,但毫無現實意義的思考。農村階級要麼徹底游離於主流文化視野之外,變成一個「大家都知道它存在,它也只是存在而已」的「沉默的階級」,要麼通過「快手」這種另類的方式發出聲音,被社會所注意到,「快手」的現實價值就在於此。
「快手」是一個發聲渠道,它不反映農村現實很正常,就像你的朋友圈也不反映你的生活現實一樣。
要求「快手」反映農村現實是不是想太多了。


※半年走了三個財務總監,我們公司是不是馬上要完?
※這是一篇值得你手機倒下的文章
※吃遍大江南北,念念不忘的還是兒時那一碗豬油渣飯
※小事·就這樣相忘於江湖
※多虧了這種技術,即使拿到數據也查不到你的隱私了
TAG:知乎日報 |
※視頻|我就是愛打自己的臉!
※快手抖音真有毒,這些短視頻是如何吸引用戶的?
※這些視頻正在毒害你的孩子,你卻一無所知
※大衣哥真的怒了,讓你們隨便拍視頻還不滿意,還讓我做這種事!
※視頻|老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口紅真不是我的!
※看視頻該選擇誰?我只推薦給你上好的
※嘟嘟姐爆出自己美麗照片,視頻上的是假的,網友:是我想多了?
※發搞笑視頻與粉絲互動,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熊梓淇!
※這個視頻讓人沉思了,原來我們能給父母的,還有這些……
※開心一刻:我看了他的手機視頻,有片片啊!我故意把音量關了……
※講道理,愛范兒可從沒在你們的快視頻上註冊過啊
※萌娃邊哭邊賣力演出的視頻火了!網友:這就是不想工作又不得不去的我啊
※大衣哥關門不讓拍視頻,最受傷的不是粉絲,而是可恨的他們!
※看完這視頻,我真的很慶幸沒耽誤孩子的這些年
※你在手機電腦上,刪的圖片視頻,真的沒了嗎?答案:也不盡然
※快手嘟嘟姐,自爆視頻中的她是假的,網友:騙子真多!
※不想對手機、段子、小視頻上癮,要不這樣
※網戀的對象,一直不肯接視頻,只願意語音,這是什麼心理?
※別鬧,我還沒玩短視頻,那怎麼能木有呢
※吳克群合作劉宇寧,而他在視頻中一直在吃,這樣的他們還會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