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把哲學的美食吃進心靈

把哲學的美食吃進心靈

說什麼王權富貴,

怕什麼戒律清規,

你總得吃啊,

悄悄說一下你愛吃啥。

·州·海·關

AUT

HOR

雷健

道德的主食

既然這文章主要是講食,那麼就要講一下主食。

我在吃這個層面是虛無主義的廣東人(已強調∞次),而米飯,就是廣東人絕對的主食,從我們稱老闆為「米飯班主」就可知。

而我們對待米飯的態度也和對老闆的是一樣的——感激他的滋養扶持,憎恨他的專制乏味,但這些小情緒從不屑不敢在日常表露出來,因為其中有著審判的疲勞和絕對的依賴。你當然可以換老闆,正如你可以換米的品牌,但命運不會驟然更改。

其實,在我們家鄉這個粵西小城,其他主食也弄得不錯,尤其是粉條,我真心覺得比潮汕粿條更清新脫俗,同時又比越南貴刁要層次富足。但是!我們吃正餐的時候仍是不會用粉條來打發的,做人要有原則,要有儀式感!

假如,萬一真的在正經時候吃米飯以外的主食,那是這家人實在太懶太不講規矩,小日子過不下去——飲食總是會在這麼玄妙的時候進入道德範疇。而當我們對不同道德觀人士表示理解時,我們也說:一樣米養百樣人。

話說,米飯作為正室,的確是有點無味,持不同意見的有兩派:一是那些有濃重的糟糠之妻情結的老派,他們會懷念以前用鐵鍋煮飯時的飯焦,稱其色黃香焦質脆,加點豬油便是至味,這種憶苦思甜難說有多少矯情在其中;二是說多嘗嘗其他地方的米的新人類,東北米泰國米日本米西班牙米其實大不同不拉不拉不拉,在他們看來,各地區國家的人文情懷歷史傳承,能通過口中的酶和澱粉完全又精細地體現出來吸收進去,一頓飯吃得精氣神更清爽,腹有好米氣自華。

呵呵,恕我味蕾愚笨,我對米飯只能一種態度:只知你平淡,不知你好在哪裡,仍是不離不棄。

相比下其他主食就可以輕鬆承載別的情調。

比如麵條,天生具備短平快的特性,施時無甚負擔干手凈腳,受時也不用上綱上線感激饋贈。所以在TVB劇里最受歡迎對白就有這句:我去落個面俾你食(翻譯後就是著名的「我下面給你吃」)。說完這句施者退出鏡頭,受者在客廳稍微思考或者苦惱一會兒,那碗面就出來了,熱氣騰騰,上面有香腸蛋蔥花,默默吃完之後伴隨《獅子山下》背景音樂,一個影響大時代的決定就出來了,輕鬆下劇情突然推進。

不過,我在這裡寫麵條的輕鬆還是過於本土,在北方,迎客餃子送客面,面一出場就是離別,劇情基本就到了ending。所以啊,各地主食,都掛著各自的戲劇屬性,此地的輕鬆彼地的沉重,不知輕重就只能默默地吃。

肉慾的水果

從酒桌程序上講,主食之後就可以上水果了。

我還是只能從自身很有限的經歷來述說這個環節,而在南方檔次有限的餐館上得最多的飯後果可能是橙子了。

沒有人能記得第一次吃橙子是什麼時候吧,要說我童年記憶中吃的橙子,最鮮明的感覺就是都好酸!以前哪有什麼新奇士啊,估計三十年前的橙子和三百年前都是一樣的。但在貧乏的年代,酸得讓你眼睛都睜不開的水果,仍是代表歡愉的水果。

儘管我在上一段剛說憶苦思甜很矯情這種話。

後來,橙子品種多了起來,品質也不斷改善,體黃皮光碩大飽滿多汁甜美,原來對水果的形容詞也可以這麼肉慾。但很多人愛獵奇,仍會因為其他水果更有營養而嫌棄已經算是常規的橙子。

最近我貪便宜買了一次來自埃及的橙子,下單的小妹提醒我這可能很酸。果不其然,一吃,眼睛都睜不開,久違的淚水都出來,還流了很久,不知道是因為酸,還是因為童年的苦澀和辛酸又回來了。

好啦!我這麼寫的確是在借題裝逼。但情況就是這樣,以前的人多認真啊,木心說認真勾引認真失身,我說認真是,吃水果就是吃水果。

現在人就浮躁多了,缺維C嗎那吃個橙子嘛。哦不對,奇異果更能對症下藥;吃木瓜能豐胸啊,你怎麼就不積極點呢,等等。

水果已經淪落為保健品的承載物了,而中國人一說到保健就功利得很,唯恐自己疏於防範導致腎虧不舉月經不調。假如說主食易被道德綁架,水果也因遷就社會功能而異化,大概,君子不器,不僅用於君子,也用於果子啊。

而真要拋開附屬的標準,最純粹的好水果也真難評定。

榴槤這個愛憎分明的物事就是好例子,她是最初被航空管理部門歧視的,那時候我們還不知道歧視是什麼,而這教導我千萬不要輕易相信忠於自我的鬼話,看這水果之王外表醜陋多刺,在冷兵器時代也是一大威懾,靈魂更是渾濁濃烈,絕不虛以委蛇,在講什麼小確幸或者你若安好的世界裡是多麼忠誠的自我啊,可惜在亂世能佔山,但在五講四美中就連個公共交通都搭不上。

也有為遷就大眾趣味通過基因改造迷失本性的,如番石榴,雖然有個番字,我們嶺南人卻給了一個很土的名,叫雞屎果,說是吃其內囊時有股雞屎的清香,嗯雞屎的清香,你沒聽錯,也沒吃錯。

不過現在這個來自南美的桃金娘已經改過自新了,和好人家嫁接後肉質清脆口味爽朗,名字也用了個「芭樂」,終於跟我們心目中健康乏味的水果形象掛上鉤了。

人類對自然總是好為人師,也難怪,他們在洞穴里躲藏了太久,現在還沒顯擺完。

話說回來,人類歷史第一次正兒八經被記載的水果,卻是禁果啊。大概,因過程的歡愉而忘記初心,這是果與欲的最大共同。

文明的甜品

主食是管飽暖,水果開啟了對飽暖之後的所思。

所謂食色性也,就體現在這兩道。但生而為人,除了抱歉,還是應該有超我的追求,於是,文明來了,甜品來了。

這裡要先來個名詞解釋,根據度娘,所謂甜品一是字面意義上的甜味點心,二是廣式糖水。

第一種意義上的甜品我就不在這裡多說了,那些艷俗又洋氣的東西不應該出現在我的文字里,我的文字只能是廣式,在前行中懷古舊,在蒼涼里品甜潤。

而最古樸的甜品要說芝麻糊了。

其品相之黝黑厚實,簡直是甜品界的劉青雲啊,就算端在面前,你仍覺平平無奇,只待一攪動,芝麻的焦香趁著熱氣,急不可待地翻騰出來,很快花生的味道也趕過來。

連忙放一勺進口,嗯~太熟悉了,讓我想起了…芝麻,這似乎不是童年記憶便可以裝載的古老味道,而是要追溯到「相傳漢張騫得其種於西域」,思緒再縹緲點還可以去到4000年前的伊拉克和敘利亞,那時叫巴比倫和亞述。

是的,有太多熟悉的食物來自遙遠的西域,而當你還在反省自己身上不自知的異國風情時,你終究會繞回到自家制芝麻糊的煎磨拌熬,或者是行走石板巷道肩挑叫賣者的悠長吆喝。

剛才說了劉青雲,這裡說說甜品中的奶油小生——雙皮奶。

從色相看,其狀如膏,通體潔白,細膩嫩滑,這種更擬人化的甜蜜,怎叫人不愛?

要說味道,其實也很簡單,無非就是把牛奶和雞蛋結合所能引發的可能發揮到極致,關鍵在火候,廣東人對什麼事都認為有一個火候在裡面,永遠認為順勢而為,未到和過了,都不可再勉強。

而雙皮奶,最佳便是凝固到將湯勺放置其上,彈而不陷。時機有多難把握呢?

大概和青春易逝一樣。

既然說了順德,肯定要提粵菜另一重鎮潮汕,這一下子就尷尬了——其甜品種類繁多,我真不知道挑哪樣來說。想想就拿個最簡單的吧——番薯糖水。

真簡單,番薯切塊,伴紅糖薑片,先大火再小火即可。

有人或許問,那廣東人的火候又在哪呢?喏,在這個問題上,潮汕人不是廣東人啊!他們的糖水不夠火候也可,火候太多更可,番薯脆點或者爛點都無所謂,糖水清點或者稠點任君選擇。

當然,潮汕也有自己的火候,不過全都用在牛肉火鍋上,哪部位的肉需煮的時間都以秒來計算,東方的猶太人吃火鍋吃得很德國,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那甜品這個話題到底在說什麼?相比米飯的中立,水果的南北各擅勝場,甜品,是我為南方最魂縈夢繞處,作為最後一道菜,我們才是最想好好道別的人啊。

不知不覺又說了這麼多,沉默真不易啊,能做到的除了遠山,就只有口裡塞滿各種食物的吃貨了。

美食多樣,參差多樣乃幸福本源,羅素說這話不夠辯證,不幸的本源同樣來自萬象斑斕,無比較無傷害,散席前再多樣,無非也就是七分米飯的無味、兩分水果的酸澀,幸運的話有一分甜品的欺騙。

The End

(本文圖片取自互聯網)

本期編輯:張慧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鑰匙》雜誌 的精彩文章:

國產電影,快醒一醒!

TAG:《金鑰匙》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青團│把春天吃進胃裡、藏進心裡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堅持規律運動是促進心理康復的一種「靈藥」
心理學研二學姐帶你走進心理學的世界
讓關愛走進心靈
想念的滋味(寫進心窩)
想念的滋味(寫進心裡)
走進心靈的句子
弱智的學生,也有自尊心,上進心
把「愛自己」寫進心裡
安慰朋友的暖心句子,寫進心窩裡!
觸動心靈的晚安心語,句句寫進心窩裡!
那些唱進心裡的歌
鮮花之城,美進心窩!
走進心靈的經典語錄
『珍 惜』寫進心窩
歐蜜籽—能促進心血管健康
晚安心語:將美好和牽魂,滿滿地裝進心房
致自己很火的心情說說,寫進心窩裡
文◎走進心靈的那門窗
寫進心窩的貼心句子,精妙絕倫,讓人忍不住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