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賈探春及其悲劇分析

賈探春及其悲劇分析

作者 吳長城

一、身份、才學與氣度

探春首次出現,在書中的第二回。通過黛玉的角度來看她,並且是「三春」在一起,也算是一種比較。「第二個(探春)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顧盼神飛」一詞尤其傳神。

探春為賈政和趙姨娘之女,卻只能認賈政的正妻王夫人為母,而且自小在王夫人跟前。探春自己當然更在乎嫡庶之分,時時刻刻在意這些敏感詞。作者在兩個連續的回目里分別對這對母女進行評價,第五十五回有「辱親女愚妾爭閑氣」,第五十六回則有「敏探春興利除宿弊」,「愚」和「敏」對比鮮明。

第二十七回,探春因寶玉提及趙姨娘的想法,就「益發動了氣」說:「……他(指趙姨娘)只管這麼想,我只管認得老爺、太太兩個人,別人我一概不管。就是姊妹兄弟跟前,誰和我好,我就和誰好,什麼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第五十五回,趙姨娘因對探春的決定不滿,前來鬧事,探春聽趙姨娘多次提及關於自己身份的問題,「氣的臉白氣噎,抽抽咽咽的一面哭,一面問道:『……何苦來,誰不知道我是姨娘生的,必要兩三個月尋出由頭來,徹底來翻騰一陣,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探春不承認趙姨娘死去的兄弟是自己的舅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願意承認與趙姨娘的母女關係,這是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

論及才學,在「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榮國府歸省慶元宵」一回有明確寫出,元妃娘娘要試姊妹及寶玉之才,書中寫道:「迎、探、惜三人之中,要算探春又出於姊妹之上,然自忖亦難與薛林爭衡,只得勉強隨眾塞責而已。」也算是客觀的評價。而後探春又聯絡眾人,組織海棠詩社,使大觀園的眾女子有施展才華的機會,整本書也因這些詩歌恰如其分的點綴更顯瑰麗,探春首創之功不可隱沒。探春最喜芭蕉,因自號「蕉下客」。芭蕉直立高大,體態粗獷瀟洒,但蕉葉卻碧翠玲瓏,最符合探春之形象:有秋風之颯爽,兼詩情之雅緻。

入住大觀園後,探春居於秋爽齋,第四十回有探春閨房的布置描寫:「探春素喜闊朗,這三間屋子並不曾隔斷。當地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那一邊設著斗大的一個汝窯花囊,插著滿滿的一囊水晶球兒的白菊。西牆上當中掛著一大幅米襄陽《煙雨圖》,左右掛著一副對聯,乃是顏魯公墨跡,其詞云:煙霞閑骨格,泉石野生涯。」探春乃大家閨秀,閨房卻沒有高貴、華麗的氣派,反而顯現出男子的氣魄;這些筆墨紙硯字畫也是完全與探春的性格相一致的;所掛之畫與對聯又體現了探春似乎有隱士的情趣,體現了與眾姊妹不同的志趣。

二、賈氏家族第四代的唯一能治家之人

在「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一回中,通過一個外人的角度來介紹賈氏家族:賈敬「一味好道,只愛燒丹鍊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賈珍襲了官,「如今敬老爹一概不管,這珍爺那裡肯念書,只一味高樂不了,把寧國府竟翻了過來,也沒有人敢來管他」。賈璉「也是不肯讀書,於世路上好機變言談去的」,其妻王熙鳳「說模樣又極標緻,言談又爽利,心機又極深細,竟是個男人萬不及一的」;賈寶玉和賈環就更不必提及;迎春為人怯懦,惜春性格孤介。惟有探春一人了。

第五十五回,王熙鳳因身體虛弱,探春、寶釵協助李紈管理家務。眾人心中不服,有意試探,結果被探春訓斥。後平兒勸誡眾人:「那三姑娘雖是個姑娘,你們都橫看了他。二奶奶在這些大姑子小姑子裡頭,也就只單畏他五分。」王熙鳳聽平兒講述探春處理家務的決斷,笑道:「好!好!好!好個三姑娘!我說他不錯,只可惜他命薄,沒托生在太太肚裡。」以為探春之能堪為自己的臂膀,又跟平兒講:「他雖是姑娘家,心裡卻事事明白,不過是言語謹慎;他又比我知書識字,更厲害一層了。」王熙鳳很少佩服過誰,即便是男子,也很少有入她的法眼的,而探春只是一個姑娘家,且是庶出,探春之才能由此可見。探春治家的措施即所謂「開源節流」,實施新方案以增加收入,減少不必要及重複的支出,而且還使多出之人有所份等,探春的治家之才就體現在這些方面。

第六十五回,又借一個下人興兒之口評價諸女子,對探春作如是評價:「三姑娘的渾名是『玫瑰花』,玫瑰花又紅又香,無人不愛的,只是刺戳手,也是一位神道……」神道,意為了不起、有能耐的人。

賈氏家族已經走向衰敗,而局中之人尚未察覺。第二回中冷子興這樣說:「主僕上下,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劃者無一;其日用排場費用,又不能將就省儉,如今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這還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誰知這樣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冷子興的分析總結起來就是三點:只知享樂;揮霍無度;後繼無人。

這些探春都已看到,然而,她身為局中之人,只能盡己之力減緩這座大廈傾塌的速度,卻不能治其本。除此三點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冷子興作為外人可能不清楚內情,而探春則深知其害,那就是自相殘殺。探春的高明之處也就在此。第七十四回抄檢大觀園,搜至探春的房間,探春甚為憤怒和傷心:「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也有呢!你們今日早起不曾議論甄家,自己家裡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真乃金石良言,尤其有遠見。

三、從判詞及文中線索推斷探春的結局

探春的冊頁畫著「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判詞為:「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紅樓夢》曲詞為:「[分骨肉]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有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兩次提到清明,可以推測在作者的計劃中,探春婚期在清明節,從此離家而去,並且這也是訣別,此後再沒有重聚之日。清明節,是祭奠逝者的節日,絕對不會是結婚的好日子,可能那時賈府已經衰敗,權勢皆失,連女兒的婚期都不能做主;或是迫於壓力,不得不如此。因八十回之後作者的手稿已佚,只能通過前文作者留下的線索進行推測,但探春遠嫁應該無疑。

又書中凡涉及探春命運的鋪墊,總用風箏的象徵。畫冊之中有「兩人放風箏」的場景;第二十二回有探春所制燈謎:「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遊絲一斷揮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賈政猜出為風箏,亦猜出其他幾個燈謎,內心沉思:「探春所作風箏,乃飄飄浮蕩之物。……今乃上元佳節,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為戲耶?」第七十回中有眾人放風箏放晦氣的情節,探春的風箏為鳳凰,卻與別家的另一個鳳凰式樣的風箏絞在一起,後又被一個喜字風箏同這兩個絞在一處,三人同扯,於是線斷,「那三個風箏飄飄搖搖都去了」。這與前文探春的燈謎相照應。

風箏用「鳳凰」的樣式也是一種象徵,除了是與王熙鳳相比較,還有另一用處。書第六十五回中有一奴才名興兒,與尤氏姐妹談及榮府人物,興兒這樣評價探春:「三姑娘的渾名是『玫瑰花』,……玫瑰花又紅又香,無人不愛的,只是刺戳手。也是一位神道,可惜不是太太養的——『老鴰窩裡出鳳凰』。」兩次「鳳凰」,鳳凰乃百鳥之王,最為尊貴,如若與探春命運相關,可知探春將來之身份非同一般;書中另一處證據,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探春掣籤,簽上寫道:「得此簽者,必得貴婿,大家恭賀一杯,共同飲一杯。」眾人笑道:「……我們家已有了個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這些看似是戲言,但很可能是伏筆。

探春如果貴為王妃的級別,又怎麼能入「薄命司」之列?注意到探春的判詞有「千里東風一夢遙」,而歌詞中首句便是「一帆風雨路三千」,探春遠嫁千里之外,據賈府的勢力和地位,必要是門當戶對,「王妃」是可以當得起的,問題在於距離,如若「千里」,就只能是和親了。「和親」,表面上是很風光體面的事情,但想歷史上的王昭君和親的性質,就可以猜測出探春的命運了。元春為王妃,至少還有省親的機會與家人見面,而探春則再無與親人見面的可能了,惟能「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

四、判詞中「三春」分析

《金陵十二釵正冊》第二首判詞:「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第七首判詞:「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繡戶侯門女,獨卧青燈古佛旁。」前為元春判詞,後為惜春判詞。兩首都提及「三春」,學者多認為前者「三春」指迎春、探春、惜春;後者「三春」指惜春的三個姐姐。惜春的《紅樓夢》曲詞首句「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的「三春」也作如上解釋。這樣分析表面似乎沒有問題,但第十三回秦可卿託夢於王熙鳳,留下的最後一句話:「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這裡的「三春」又該如何解釋?無論指哪三個人都顯得不合適。儘管八十回後文已經散佚,已無法得知探春遠嫁與惜春出家的確切時間,卻可以據前文推測,惜春出家應在探春遠嫁之後。那麼,「三春」應均指一個人,即三姑娘探春。

前文已有分析,探春遠嫁可能身為王妃,因此,判詞中才有探春與迎春的比較。「爭及」,意為怎及,是說即便探春為王妃,也不及元春,因此,探春的遠嫁性質和後來命運便可想而知了;而探春如果沒有離家遠嫁,依著探春的治家才能,榮寧二府可能也不會那麼快就「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境地,惜春可能明白這一點,探春之後再無挽回之勢,自己又平素最「孤介」,探春在時對迎春和惜春多有回護,而探春去後再無依靠,出家皈依佛門也就不難理解了;秦可卿的夢中之語是同樣的意思,晴雯被逼而死和迎春出嫁算是前兆,探春離後,大觀園眾芳很快相繼凋謝,死的死,散的散,去的去,嫁的嫁,真正是「各自須尋各自門」了。

另有一個細節也值得注意,在七十回中,大觀園眾女子曾一起填寫柳絮詞,探春的詞牌為《南柯子》,卻僅寫了半闕:「空掛纖纖縷,徒垂絡絡絲,也難綰系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柳絮本就為「輕薄無根無絆的東西」(寶釵語),這是眾兄弟姐妹各自分離的讖言;而薛寶琴的《西江月》一首似乎是在註解:「漢苑零星有限,隋堤點綴無窮。三春事業付東風,明月梅花一夢。 幾處落紅庭院,誰家香雪簾櫳?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離人恨重。」「三春事業」盡「付東風」,嘆惋之情溢於言表。應是對探春事業未竟便被迫離去的無奈;「江南江北」,甄家在南,賈府在北,真真假假,有何不同?此後不久甄家被抄,賈府之厄運蓋亦不遠矣。

五、悲劇分析

悲劇之一:才高志明。這是探春的高人之處,卻也正是探春最大的悲劇。探春有能力維護賈府不會在短期內崩潰,卻不得不遠離,這是很痛苦的事情;另一方面,賈府之中,探春是少數幾個清醒的人,正如魯迅先生所提出的著名的「鐵屋子理論」,醒著的人該怎麼做,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探春就面臨著這樣的境況。

悲劇之二:身為女子。五十五回中因趙姨娘不滿探春的決定前來鬧事,探春惱怒加上委屈,說道:「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一個女孩,一句多話也沒有我亂說的。」這種想法必定不是在短時間內形成的。賈府至「文」字輩一代已如一潭死水,必須要有外流以衝擊,論才能,探春是唯一有希望的。而探春又偏是一個女孩。

悲劇之三:身為庶出。探春本人也極為忌諱這個身份,在家裡賈母和王夫人很是寵愛,不分嫡庶;而在出嫁的問題上則很有問題。第五十五回王熙鳳曾談到這個問題,平兒不以為然,而王熙鳳則說:「你那裡知道,雖然庶出一樣,女兒卻比不得男人,將來攀親時,如今有一種輕狂人,先要打聽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為庶出不要的。……將來不知那個沒造化的,挑庶正誤了事呢;也不知那個有造化的,不挑庶正的得了去。」王熙鳳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庶出在封建時代的地位很低賤,這也是探春的悲劇之一。

悲劇之四:生不逢時。這個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中國有一句俗話「富不過三代」,很能說明問題。賈府至賈敬、賈赦、賈政一代是第三代,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後面更是一代不如一代。若探春生於前代,以其才能,必然有一番事業。這也正是探春判詞裡面所說的「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樓夢學刊 的精彩文章:

獨卧青燈古佛旁的「狠心人」
十二枝宮花的光彩
以王國維美學思想透視《葬花吟》
說寶玉的「童心」
三問三答換你一生一世——再讀「林黛玉進賈府」

TAG:紅樓夢學刊 |

您可能感興趣

悲劇
狂歡式悲劇——分析《朱麗小姐》
喜劇·悲劇·鬧劇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蕭望之的悲劇
悲劇的喜劇之王——周星馳
周星弛:悲劇的喜劇之王
胡雪岩與黃光裕的悲劇
王莽的歷史悲劇
悲涼之霧 遍被華林——論《紅樓夢》的悲劇意蘊
再婚的悲劇
註定悲劇的武俠
女文人李清照的悲劇
《芳華》:「活雷鋒」的悲劇,抑或時代的悲劇
?郭襄的悲劇
《晝顏》影評——弱者的悲劇
悲劇跟喜劇的關係
《夏始末的悲劇》
師其故智之「伍氏悲劇」
解析林沖的四大悲劇和三點貢獻,梁山若無他,早就分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