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對比中美基礎教育,兩位教育家談了這幾點

對比中美基礎教育,兩位教育家談了這幾點


我國的基礎教育以紮實著稱,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和歐美特別是美國的中小學相比,有哪些特點?


作者:王曉鵬


來源:

教育思想網

(ID: eduthought)


全文4148字,讀完大約6分鐘






在近日舉辦的「中美教育比較沙龍」上,旅美教育學家黃全愈與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就此話題展開了一次對談,在他們看來,中國的中小學更重答案而非知識建構的過程,而且習慣於用終結性的評價標準去衡量發展性的教育階段。




在初中1000米體能測試上,一名男生表現得異常緊張,在起跑線上他儘力探著身子,發令槍響後第一個沖了出去,拼盡全力地跑完前300米,卻在最後幾名到達終點。當被問到,1000米的體測,你幹嘛前300米跑那麼快,他說:至少在前300米,我是第一。







美國教育一直是我們的重要參照與學習對象,今天「關於中美基礎教育的事實是什麼」這個問題好像出現了不同的答案,我們經驗中一直是學習對象的美國教育彷彿一夜之間成了反面教材。




有人說,美國的教育對富人子弟實行的是批判性思維、領導力的教育,主要上私立學校;對中產階級的孩子實行的是素質教育、快樂教育、培養才藝等等;對底層子弟實行的是應試教育、嚴格訓練。那麼,事實到底是什麼樣的?



在 「中美教育比較沙龍」上,旅美教育學家黃全愈與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就此話題展開了一次對談。







美國基礎教育真的比中國差么?


黃全愈教授說,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基礎教育比美國好,比美國的紮實,經過20多年的比較研究,可能事實並不是這樣。




美國基礎教育真正推崇的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中國的基礎教育不去解釋為什麼,我們是證實不是證偽,只要學生答出了,老師並不解釋為什麼。




楊東平院長提出中美基礎教育在課堂教學目標上存在巨大差異。




例如在中國,數學老師直接教你計算答案的過程;但是在美國,老師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也就是從加法到乘法,這個過程到底怎麼實現。美國的小學教育,在美國的教育學界被研究得非常充分,很多博士的課題就是研究小學生的數學認知過程,尤其是從加減到乘除的過程到底怎麼建構。美國更關注數學思維的建立,而不是只追求一個標準答案。







中國基礎教育更多是追求答案和結果,而歐洲美國的中小學校,卻更注重知識建構的過程,從閱讀、分析材料、收集資料、提出問題、小組討論、分工,最後形成一個小報告。




歐洲從小學開始用這樣的方法不斷地重複,教學生怎麼做一種所謂探究性、研究性的學習,所以到大學做作文的時候駕輕就熟。中國的學生從小被要求背標準答案,被操練解題技巧,訓練得越快越好,越準確越好,但到了做論文的時候卻開始犯難,這就是教學目標不一樣。



中國是靠什麼「趕英超美」的?



PISA測試是測試15歲青少年的學業成績,上海學生在經合組織舉行的兩次PISA測試中獨佔鰲頭,對西方國家有很大的刺激。英國隨後派學生來上海交流,上海輸出了一批數學老師和數學教材。這不禁也讓我們思考,我們在PISA上的「大獲全勝」是如何取得的?




楊東平教授講到,一些研究表明,通過PISA測試數學卷的分析,15歲相當於中國初三的年齡,而PISA數學卷的內容是中國小學階段的內容,也就是說這份考卷對於中國初三的學生來說實在是太簡單了,我們學科教育的難度提前量遠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這就是中國學生學習成績比較高的原因之一。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學生學習時間特別長,所以上海其實獲得了兩個世界第一,第一是學習成績第一,第二是學業負擔第一,學習時間之長是世界之最。PISA成績同樣列為第一梯隊的日本、韓國、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我們的學習時間比他們長一倍,日本的學習時間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







黃全愈教授補充到,中國和美國教育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培養「考生」還是「學生」,Exam pick or learning explore。




知識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人類已知的,一類是人類未知的。我們培養這些考生都是在已知世界裡徘徊,不管是奧林匹克還是知識競賽獎也好,這些都是已知的事情。為什麼我們的人口佔世界的四分之一,諾貝爾獎2015年年底才出了一個? 114年以後才一個。我的反思是,我們沒有培養學生去探索未知世界,而是在已知世界裡面徘徊。



「取勝」付出了什麼代價?



?

不斷被突破的底線




「不要輸在起跑線」成了我們基礎教育的一句口號,這句口號在家長群體中特別有感染力,激勵著家長們排除萬難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




在這一場沒有制定規則,或者制定了規則但沒有嚴格執行的比賽中,為了贏在起跑線,中國的家長陷入了一個巨大的集體焦慮旋渦中,家長或自願或被迫地進行「偷跑」、「搶跑」,搶跑的底線也被不斷突破。升學壓力透過高中、初中、小學直抵幼兒園,上海的一些地區,小朋友為了升入理想中的小學從幼兒園開始就要進行應試訓練,「無憂無慮」的日子只剩下了四歲之前。







我們為了贏在起跑線,丟掉了什麼?我們丟掉了起碼的底線。我們知道體育競賽中不能使用興奮劑,體操動作不能戕害運動員身體;我們知道,哪怕世界大戰期間,我們也有「不射殺戰俘」、「不徵用童兵」的基本戰爭底線。




但是在今天,我們為了升學,可以接受孩子睡眠不足,可以接受孩子的雙眼或者脊柱得到不可逆的損傷,可以接受孩子心理長期焦慮、壓抑,甚至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可以接受孩子喪失對學習的興趣,甚至,我們可以接受孩子喪失作為一個孩子的權利。




可以說,我們在基礎教育中的底線不斷被突破,或者說正在變得沒有底線,只講成敗,而且這種成敗是極其短視的成敗。




?

被抹殺的可能性




我們付出的另一個代價就是抹殺了孩子未來的潛力與可能性。




黃全愈教授用親身經歷說明了這個問題:「我兒子從小數學很好,數學給他帶來了無數榮耀。但是一到大學,他離開我們,可以自己做決定的時候,談數色變,絕不選數學。這就是我後來講的這段話。我們所謂的贏在起跑線就是在人生的馬拉松長跑搶跑偷跑。」







楊東平教授補充到,這在中國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很多參加過奧數,中學時候在數學方面取得很高成績,拿這個做敲門磚的學生,最後再也不碰數學了。尤其是到美國以後,都學金融、會計之類的專業。這個現象也不單是在數學、化學領域,自然科學、藝術領域也如此。




中央音樂學院的一個院長提到很多中國琴童從80年代開始在各類國際比賽上獲獎非常多,但是過20年以後會發現這些人全部消失了。當年跟他們同台競技的波蘭等國家的學生很多都已經成為大師了,中國的琴童卻消失了,他們到了美國以後去學金融、會計、股票、證券。也就是說,他們對自己的學科並不是發自內心的愛好,而是家長的愛好或者是一些功利的追求,當作敲門磚,可以上大學、加分,可以到美國,然後就扔掉了。這是非常可惜的,浪費了很多人才。







中央電視台英語頻道的一個主持人,當時是中科院少年班的優秀學生,從小一路名牌學校,最後到美國讀了個生物化學博士。他拿到博士文憑以後,把文憑寄給中國的家長,他說你們要求我做的我已經完成了,現在我要去做我自己喜歡的事,到電視台當主持人去了。從小到大那麼長的學習路程,從小學到博士畢業都在做完全不是他喜歡的事情。當然他總算是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個性,做回了自己,但是生命中最好的年華都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也無不令人惋惜。




?

失去自我




楊東平教授總結了應試教育最大的問題:應試教育的核心概念,是以考試和分數為目標,而不是以人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為目標。




在中國應試教育特別嚴重,去年有個很流行的詞——「空心人」,是北京大學專門做心理諮詢的一個副教授在他的一次報告中提出的。他說他們對入學新生做心理測評的時候,發現有40%的學生對自己的人生沒有任何的目標,覺得生活沒有意義,從小到大都是按照家長的意思去生活、去考試、去追求分數。




現在進入大學了,生活毫無方向,毫無意義。這個沒有意義的危險性在於他很容易放棄生命,他沒有自己的目標,活到十八九歲的時候,沒有人生的樂趣、價值,自我發現,這個自我沒有建立,所以叫「空心人」。可以想像,如此下去即便他上了名牌大學也很難在所謂為人類文化、進步做貢獻,他自我還沒有確立,這個很可怕。







我們的學生青少年時代就是考試,所以他走上社會的時候,內心是空白的,對社會沒有了解,對自我也沒有了解。所以他只有一個選擇,繼續上學,本科畢業了再讀研究生,碩士畢業了再讀博士生,這個選擇能做,其他的選擇做不出來。




很多人高中畢業的時候一片茫然,本科畢業還是一片茫然,研究生畢業還是茫然。茫然的話只有隨大流,大家都出國我也出國,大家都考公務員,我也考公務員,沒有自我,還是這個問題。在應試教育的制度過程當中,沒有培養建立起自我,更不用說其他所謂改造社會的理想、服務社會的動機等等,都談不上。




美國的「快樂教育」在中小學,


我們的「快樂教育」在大學



黃全愈教授提到,美國主流文化是認同在幼兒階段不進行知識傳授,美國是兒童的天堂,青年人的戰場,到了高中以後學業競爭會逐漸激烈。美國的素質教育不是說不要考試,強調考試是完全應該的,但要高分高能。




在美國,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沒有開學典禮,只有畢業典禮,到畢業典禮的時候非常隆重,幾代人都參加畢業典禮。我當時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沒有開學典禮?




實際上這是兩種體制,我們是在起跑線上判斷孩子輸贏,高考一過,過了這個煉獄就好了,就變成一個進去多少出來多少,就變成一個傳送帶。美國是大進小出,寬進嚴出,基本上什麼人都能進去,但是最後你能不能畢業就不一定了,就像一個鍊鋼爐,最後在終點線上才判斷你到底是不是一塊鋼。




楊東平教授也補充道,從一些數據來看,越是好大學淘汰率越高,美國大學本科階段的平均淘汰率在40%左右。中國基本上是零淘汰率,但裡面也有一些跳樓、自殺的、抑鬱的,基本上零淘汰。




中國的少年兒童生活得實在太沉重了,太不合理了,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是這樣,而且一切的教育就是為了考試、為了升學,而一旦進入大學,就變成一身輕,學習沒有壓力了。我們的教育好像弄反了,該快樂的時候不快樂,不該快樂的時候,反而在大學裡很快樂。







我們教育的今天與明天



我們的教育沒有輸在起跑線,但最終輸在了終點線。問題就在於我們用一個終結性的評價標準去衡量一個發展性的教育階段,我們評價一名六年級的小學生,不能終結性地考核他掌握了多少知識,而是應該看他為今後的學習與生活做好了哪些準備,如果是這樣,我們的基礎教育還領先么?我們還算不算「贏在起跑線」?




中國教育改革如何從應試教育突圍?黃教授與楊教授表示招考分離,進行多元評價是一個重要的抓手。正如黃全愈教授所說:等到北大清華不搶高考狀元,中國的教育就有希望了。




我們都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版權歸作者所有,華妹編輯



近期相關文章


【點擊藍字可以直接跳轉到文章】




  • 從全美熱議的紀錄片,看中國離真正成功的教育改革還有多遠?




  • 耶魯揭示19項孩子成長密碼(附:價值連城教育表)



  • 好的教育改變階層,更好的教育超越階層



  • 諾貝爾獎得主反思: 東亞教育浪費了太多生命


《世界華人周刊》長期面向海內外徵稿、徵集寫作線索


投稿郵箱:wcweekly@yeah.net
回復關鍵詞「

投稿

」查看詳細說明



長按二維碼 關注看更多



華哥精選了幾款商品,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華人周刊 的精彩文章:

知道你的命是空調給的,所以我們給你準備了這個……
《琵琶語》聽過很多遍,這個版本還是第一次聽!
加拿大向一名恐怖分子道歉,並賠償5000多萬!加拿大自己人都炸了……
內向孩子真正告別社交恐懼症,一位華人老師的忠告與秘訣

TAG:世界華人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對家庭教育的幾點看法
家庭教育關鍵八點,一文讀完多數家教育兒書
中國傳統教育下,易產生這3個教育誤區,你中了幾個?
對中式教育的一點反思
易中天:我的家教就是不教育|教子有方
這組家庭教育英文漫畫一定會戳中你的痛點
許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缺失這一點:雙向養育!
家庭教育「四進」項目之三——中外家庭比較
好家教是最好的教育
家教,才是教育的根本
中美教育有何不同
家庭育兒教育!在這幾種類型中,只有一類是最好的
家,是教育的根
家家樂學校談教育: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主要有這三點
「一杯水沷出一個世界首富」對家庭教育的啟示
補上家庭教育這一課
每一個媽媽都是教育家
在家這樣帶孩子,教育家務兩不誤
一線教師渴望這樣的教育前景
關於兒童教育的一點小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