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譯文】

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裡一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

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賞析】

桂樹枝葉繁茂,而花瓣細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間,並不容易覺察。因此,開頭「人閑」二字不能輕易看過。「人閑」說明周圍沒有人事的煩擾,說明詩人內心的閑靜。有此作為前提,細微的桂花從枝上落下,才被覺察到了。詩人能發現這種「落」,或僅憑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觸覺,或憑聲響,或憑花瓣飄墜時所發出的一絲絲芬芳。總之,「落」所能影響於人的因素是很細微的。而當這種細微的因素,竟能被從周圍世界中明顯地感覺出來的時候,詩人則又不禁要為這夜晚的靜謐和由靜謐格外顯示出來的空寂而驚嘆了。這裡,詩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環境氣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這春山中,萬籟都陶醉在那種夜的色調、夜的寧靜里了。因此,當月亮升起,給這夜幕籠罩的空谷,帶來皎潔銀輝的時候,竟使山鳥驚覺起來。鳥驚,當然是由於它們已習慣于山谷的靜默,似乎連月出也帶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後景象頓時發生變化,亦可想見。所謂「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讀者聯想的。但王維所處的是盛唐時期,不同於建安時代的兵荒馬亂,連鳥獸也不免惶惶之感。

王維的「月出驚山鳥」,大背景是安定統一的盛唐社會,鳥雖驚,但決不是「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它們並不飛離春澗,甚至根本沒有起飛,只是在林木間偶而發出叫聲。「時鳴春澗中」,它們與其說是「驚」,不如說是對月出感到新鮮。因而,如果對照曹操的《短歌行》,在王維這首詩中,倒不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鳥鳴所點綴的那樣一種迷人的環境,而且還能感受到盛唐時代和平安定的社會氣氛。

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作者簡介】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

【版權聲明】本文由「詩詞世界」整理髮布,圖片來源網路,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世界 的精彩文章:

良宵誰與共,賴有窗間夢
風,滿座涼,蓮,入夢香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愛在深秋:最是清風明月夜,暗香無限水無痕
傷心詞人晏幾道: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TAG:詩詞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鑒賞
山居秋暝唐王維
王維名句: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王維和孟浩然,到底誰才是山水田園詩派第一人
白居易,杜甫,王維,黃庭堅,八大山人,秋瑾,魯迅……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鑒賞
杜甫和鄭虔、王維等人的至德二載:春天的逃亡和秋天的北征
王維山水田園詩十二首,心累的時候,歸隱在山水裡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王維《田園樂(其六)》鑒賞
城上青山如屋裡,東家流水入西鄰。王維《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鑒賞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鑒賞
王維《著色山水》亮相匡時春拍
「佛」系王維:嚮往寧靜,願沉醉於終南山~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去感受詩佛王維的佛系人生
「佛」系王維:嚮往寧靜,願沉醉於終南山
杜甫痴戀李白,李白愛上孟浩然,孟浩然眼中只有王維……太虐了!
蔣寅:說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山中送別》鑒賞
山水田園詩派開創者之一:「佛系詩人」王維
詩詞之美,一人一首:毛澤東、杜牧、杜甫、王維、陸遊、張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