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丨為什麼酒桌上敬酒和罰酒都需要三杯呢?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是很多文學作品中常常用來形容宴席進行到一半或者接近尾聲的時候。
在酒桌上有很多和數字「三」有關的禮節:很多地區酒桌上「頭三杯」的講究;敬酒的時候為了表達敬意常常連敬三杯;罰酒的時候也常常被要求連罰三杯,今天我們的話題就是分享關於連喝三杯的禮儀。
連敬三杯
首先我們講講連敬三杯的來源:古人飲酒常常以「三爵酒」為禮,喝酒時,主人一定要先於客人飲酒,被稱為「獻」。這個禮俗很悠久,主人先飲,包含了向客人暗示「酒里無毒」,可以放心飲用之意。主人喝完之後,客人也需要飲酒來回敬主人,乘坐「酢」,亦稱「報」。最後,主人為了勸客人多飲,自已必先飲以倡之,是為「酬」。客人在主人飲過之後也舉起酒杯暢飲,是為「應酬」,即以此回應主人的厚意。現在我們很多地區的「頭三杯」大概也是這個禮儀演變而來的吧。
《禮記·玉藻》記載:「君子之飲酒也,受一爵而色灑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禮已三爵而油油,以退。」就是古代飲酒禮節的佐證,所以普通的敬酒,即以這三爵為度。演變到了今天在很多地區為了表達敬意,往往就需要連敬三杯了。
連罰三杯
自古以來,人們對「三」就有一種特殊的理解。我們常說「再一再二不再三就足以說明這個數字的特殊性,一般從「一」到「二」比較容易,到了「三」就會略感困難,「三」也許是古人使用的最高數字,在他們眼中是最圓滿的。借鑒上面連敬三杯的事例,也許罰酒三杯,就是是由「圓滿」之意引申而來的:被罰者沒喝一杯酒,對自己的」錯誤「認識就加深一層,當被罰者喝了三杯酒,說明他已有了完全認錯之意了。所以連罰三杯是用來測試被罰者有沒有認識自己的錯誤的禮節。
在現代社會中連喝三杯往往成了酒友們用來調節氣氛或者勸酒的說辭了,和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拒酒詞,以備不時之需。
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
感情到了位,不喝也陶醉;
感情有,喝啥都是酒;
感情淺,哪怕喝大碗;感情深,哪怕舔一舔;
為了不傷感情,我喝;為了不傷身體,我喝一點。(僅供參考。)
適度飲酒,健康飲酒。祝大家周末愉快?
紐西蘭OTU酒庄
新浪微博:紐西蘭OTU酒庄
官方網站:www.otuwine.cn.
微信公眾號:紐西蘭OTU酒庄


TAG:紐西蘭OTU酒庄 |
※酒桌上給領導敬酒,這些敬酒詞你必須懂——建議收藏!
※酒桌上不知道怎麼敬酒?記住這幾個「萬能話術」就行了!
※酒桌上喝酒臉紅的人不要勸酒,是因為喝醉了嗎?醫生告訴你答案!
※在酒桌上給領導敬酒,這幾件酒場注意事項一定要知道
※喝酒見人品,別把命丟在酒桌上。
※酒桌上女人喝酒禮儀有哪些?
※酒桌上不喝酒,千萬不要說的這三句話,說完必喝酒!
※喝酒前喝幾口這個,保證你在酒桌上「千杯不醉」!
※酒桌上不知道聊些什麼?不如聊聊酒
※酒精的「天敵」,喝酒前吃仨粒,酒桌上成「酒神」,千杯不醉!
※酒桌上的神話!跟這些藝人比酒量的話,還是先喝杯解酒藥吧~
※應酬喝酒太難受?分享一個快速解酒的小竅門,讓你酒桌上千杯不倒
※酒桌上被質疑:「酒都不喝,算什麼男人?」老油條教你這樣應對!
※春節應酬,酒桌上被懟「不喝酒算什麼男人!」該怎麼應對?看看老油條的做法!
※白酒的死對頭!吃一口,酒桌上怎麼喝都不醉!眾人皆醉你獨醒
※社交飲酒文化還是喝酒陋習?這才是酒桌上的禮儀、規矩
※酒桌上勸酒的五大忌諱,犯了哪一條都會讓領導小瞧你
※白酒的死敵,喝酒前來一勺,酒桌上越喝越清醒,酒後還不頭疼!
※四道喝酒下飯菜,酒桌上一定不能少了這幾樣!
※不想死在酒桌上,你必須知道這些喝酒的傷害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