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話快牛金科CEO倪抒音:科技金融的數據比場景更加重要

對話快牛金科CEO倪抒音:科技金融的數據比場景更加重要

作者喬丹

編輯酸姐

本文系羽化財經原創,感謝支持

人工智慧在金融領域如何得到更好應用?在2017中國互聯網大會分論壇上,快牛金科CEO倪抒音發表了《人工智慧讓年輕人的信用不再隱形》的主題演講,「人工智慧讓年輕人的信用價值得以實現,利用人工智慧進行數據建模,將極大提高『白戶』人群徵信效率」。會後,快牛金科CEO倪抒音接受了速途網獨家採訪。

快牛金科CEO倪抒音接受速途網採訪

傳統徵信主要採用薪資流水、歷史資信、社保記錄、資產結構等具有強因果解釋的數據進行個人信用評估,而對於剛進入社會的白領、部分藍領、農民群體、大學生等,他們沒有優質的歷史資信和雄厚的資金實力,傳統徵信技術下難以進行信用評估,無法取得個人授信,所以稱之為「白戶」。

在我國,90後群體大多是沒有被傳統徵信覆蓋的白戶人群,他們往往未達到傳統金融機構門檻,卻有著多樣化金融信貸服務需求

基於「金融服務人」這一出發點,快牛金科將目標瞄準這些90後「白戶」人群,以大數據建模和金融科技產品研發為核心,為其進行信用畫像,滿足年輕人小額信貸需求。

人工智慧讓年輕人的信用價值得以實現

互聯網金融新形態下,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科技成為推動金融發展的巨大力量,科技金融顯示出許多傳統金融所不具備的優勢。

快牛金科CEO倪抒音

在2017中國互聯網大會演講中,快牛金科CEO倪抒音提到:人工智慧讓年輕人的信用價值得以實現。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搜集互聯網弱特徵數據

2.大數據建模,進行信用畫像

3.貸前風控、貸中監測及貸後管理

90後除了徵信記錄空白之外,另一個特徵是「互聯網深度用戶」,對社交軟體有著較高的使用頻率,偏好移動購物,所以在網路上遺留了大量弱特徵數據信息,像社交工具使用信息、網路瀏覽偏好、電商購物記錄、網路新聞閱讀習慣以及搜索習慣等,而這些數據信息很大程度上能夠反映一個人的特徵以及信用狀況和欺詐可能。

目前,快牛科技已與BATJ等百餘家數據源進行合作,擁有手機運營商信息、學歷信息、網路行為信息、電商行為信息、社交行為信息等在內的200多個維度、500多個人群標籤的海量數據。

根據其在互聯網遺留的大量數據信息的特徵,引入人工智慧技術,對海量網路弱特徵數據進行收集、分類、清洗、建模及畫像,分析個人消費數據和行為數據,衡量他們是否有穩定的消費行為習慣和穩定的搜索行為習慣,以此評估個人信用。

與此同時,快牛金科形成了貸前風控、貸中監測及貸後管理風控體系,催收環節可通過風控數據結合自建的電催系統,配合語音、簡訊、線上催收工具等和談判技巧,指導催收任務完成,縮減成本。

快牛金科跨越場景,以布局數據為戰略核心

金融的本質並不是完全基於某個場景來劃分金融服務,更多的是基於「人」來進行授信。倪抒音認為,數據比場景重要,跨越場景,以布局數據為戰略中心。「你是誰遠比你要幹什麼重要。」在科技金融紛紛布局場景的浪潮中,這一點恰恰是快牛科技區別於其他科技金融機構的觀點。

據了解,快牛金科的科技人員佔比達60%以上,團隊自主研發的元方智能雲大數據風控系統,利用人工神經網路進行特徵工程的提取,進而獲得有效數據信息,在深度網路安全演算法支持下,再用機器學習進行建模分析,對人的欺詐概率和信用狀況進行綜合判斷,最後不斷升級迭代檢驗模型效果,以確保模型的精確度和有效性。系統平均授信時間為三分鐘,成立至今註冊用戶已有800多萬,真正實現授信的有300多萬。

面對科技在金融領域存在的問題,倪抒音表示:「數據信息泄露是一個弊端,我們絕對不會採購這類信息,未經驗證的灰色數據會打亂模型,數據的安全穩定合規性無法考證,時間是風控的敵人,所建的模型隨時會被攻破,只有不斷調整、驗證和完善,才能避免問題出現。」

寫在最後:

未來十年,屬於「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這五大領域。

共享經濟時代的到來,讓信用成為變現的一種方式,消費信貸站在風口浪尖,必須依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讓金融真正服務更多人群。

快牛金科CEO曾在公開採訪中說過:信用即財富的時代大門已打開,未來世界將是信用世界!在快牛金科的技術助力之下,當前已有數百萬人群實現信用變現。

「我們的願景很簡單,就是服務更多沒有被傳統徵信覆蓋的白戶人群。」倪抒音所說的願景正是科技金融對傳統金融的有益補充,更是中國金融行業構建完整版圖的必要動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羽化財經 的精彩文章:

TAG:羽化財經 |

您可能感興趣

快牛金科對話美國LendIt峰會 論道金融科技創新發力點
點牛金融:擁抱大數據 大力發展核心金融科技
AI 助力金融後,中美金融科技領域最大的差距是什麼?
科技金融大廈:科技金融與成果轉化的「助推器」
數據是金融科技的核心 看金融大數據在信貸領域的應用
中英金融科技論壇:金融科技的發展前景是監管科技
掌眾集團惠天舒:AI和大數據為金融科技插上騰飛的翅膀
金融與科技的交互——科技金融與金融科技之辨
眾安科技CEO陳瑋:人才是金融科技發展面臨的最大難題,複合型人才最難得
信和大金融:大數據風控 打造科技場景應用
姚前:SDN增添金融科技新動力
金融科技要趨利避害 專家:發揮數字技術在金融領域四大價值
科技「重構」金融 銀行擁抱金融科技「痛並快樂著」
三「位」一體:新加坡的金融科技監管藝術
費方域談金融科技:技術和金融是高度統一的
IDC研究:區塊鏈技術落地的5大金融場景
任買科技張帆:如何在大數據背景下的科技賦能金融產業
PINTEC鄭毓棟金融城開講:創新的「企業級金融科技」出海
消費金融「競技場」:場景技術是兩大利器
深化金融+科技的新模式 平安攜手IBM破解數據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