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清華大學發表最新Nature,報道哺乳動物著床前胚胎染色體三維結構重編程

清華大學發表最新Nature,報道哺乳動物著床前胚胎染色體三維結構重編程

清華大學發表最新Nature,報道哺乳動物著床前胚胎染色體三維結構重編程

本文轉載自「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原標題:生命中心頡偉研究組在《自然》雜誌發表論文報道哺乳動物著床前胚胎染色體三維結構重編程。

2017年7月13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頡偉研究組在《自然》雜誌(Nature)上發表了題為《哺乳動物早期胚胎髮育過程中染色體三維結構的親本特異重編程》(Allelic reprogramming of 3D chromatin architecture during early mammalian development)的研究論文,系統報道了哺乳動物染色體三維結構在著床前胚胎髮育過程中的動態重編程過程。

在真核生物中,線性DNA通過多層級地摺疊以特定的三維結構存在於細胞核中。染色質的三維結構對於基因表達調控、DNA複製和重組等過程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基因組上的增強子(enhancer)可以通過形成染色質環結構與線性距離可能很遠的啟動子(promoter)相互作用以促進基因表達。近些年來,藉助Hi-C(whole genome 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等染色質三維結構研究技術,科研人員獲得了不同物種多種類型細胞的全基因組染色體三維結構信息。研究過程中,人們發現了拓撲結構域(TADs, topologically associated domain)作為染色體三維結構的基本單位普遍存在於多個物種,而且這種結構在不同細胞類型甚至不同物種中非常保守。此外,染色質可被分為兩類大的區室結構(Compartment A/B)。其中compartment A與染色質開放區域、高基因密度區域以及轉錄活躍區域有很好的相關性。而compartment B則經常出現在異染色質、基因荒漠(gene desert)和低轉錄區域。然而,由於細胞數量和實驗手段的限制,染色體三維結構在哺乳動物早期胚胎髮育過程中的動態變化卻鮮為人知。清華大學頡偉研究組通過優化Hi-C技術,開發出了一套適用於極少量細胞的Hi-C技術(sisHi-C, small scale in situ Hi-C),並成功將其應用於小鼠早期胚胎髮育過程中染色體三維結構的研究中,揭示了哺乳動物受精前後染色體三維結構的親本特異重編程過程。

在這一工作中,研究者發現,精子保留了經典的染色體高級結構包括拓撲結構域(TADs)和區室結構。相反,卵子(MII oocyte)染色體呈現出一種均一性結構,並且缺乏拓撲結構域(TADs)和區室結構(compartment)。令人驚奇的是,在受精後,染色體的三維結構迅速呈現為一種極其鬆散的狀態。研究人員同時發現,不同於普通細胞,在早期胚胎髮育過程中染色體三維結構的建立非常緩慢。這一過程表現為整個著床前發育過程拓撲結構域(TADs)的逐漸鞏固以及染色體區室(compartment A/B)的逐漸隔離。此外,研究人員通過分別對來源於父本和母本的兩套基因組進行研究發現,在胚胎髮育早期儘管原核已經融合,兩套親本基因組在空間上仍然是保持部分分離狀態。另外,在受精卵中二者的染色體區室結構(compartment)顯著不同。這種親本基因組在空間上的分離和染色體區室結構(compartment)的差異直到8細胞階段仍然存在。最後,研究者發現在抑制合子基因組激活(ZGA,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的情況下,染色體三維結構仍然能夠部分建立。綜上所述,這一工作發現染色體的三維結構在受精後首先呈現出一種極其鬆散的狀態,並在隨後的胚胎早期發育過程中逐步地以親本特異的方式建立和成熟。

清華大學發表最新Nature,報道哺乳動物著床前胚胎染色體三維結構重編程

圖1. 染色體三維結構在小鼠早期胚胎髮育過程中的重編程模型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Nature:首次!「小電影」被科學家刻進了活細菌的DNA
「女神」最新成果!魔剪CRISPR「脫靶效應」有了「剋星」
NEJM:飲食質量對死亡風險的影響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更持久更強烈
分子診斷助力精準醫療——第一屆東方分子診斷學術會議盛大開幕
華大基因敲鐘上市,首日頂格漲停

TAG:生物探索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科學家發表Nature主刊文章!SMRT測序技術助力單染色體酵母研究
中國科學家又1篇Nature!揭示人類早期胚胎髮育染色質重編程變化規律
Nat Genet:染色體結構的重排真會影響其功能嗎?
Nature子刊:牛仔褲染色大改進,化學家讓時尚更環保
世界首例!「單條染色體酵母」made in China
Nat Genet:科學家在Y染色體上鑒別出能抵禦白血病的保護性基因
人類「染色體」潮流關注的焦點Pharrell x Adidas HU NMD扎染配色
汪方煒實驗室在EMBO Reports等雜誌連續發文系統闡述調控染色體穩定性的新機制
Nature:我國科學家揭示Snf2介導染色質重組的DNA滑動機制
與染色體微陣列相比,測序更應該作為兒童遺傳疾病的一線診斷工具|Nature子刊
Nat Cell Biol:鑒別出幫助機體抵禦癌症的特殊「染色體掃描儀」蛋白
不規則染色鞋面!兩雙菲董聯名 Tennis Hu 三月正式發售
與染色體有關的易混淆內容,Get it
《Nature》發布單細胞研究又一重大成果:如何通過染色質追溯胚胎髮育
Science:人類迎來目前最為全面的癌症染色質可及性圖譜
Science:重大突破!新CRISPR工具可切割、拼接整個染色體
《Nature》封面文章:確認染色體不穩定性推動癌症轉移!
全新全新染色技術!C.P.Company 推出 「The Eclipse」系列單品
Mol Cell:精確且可預測的CRISPR染色體重排揭示Cas9介導的核苷酸插入原理
甜菜根染色diy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