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陳曉卿:六月黃,一場蟹農、商家與老饕的合謀

陳曉卿:六月黃,一場蟹農、商家與老饕的合謀

文 |陳曉卿

與農曆六月一起到來的,不僅僅是相連的小暑大暑,還有六月黃。

長江中下游地區,一隻養殖的中華絨螯蟹,也就是大家說的大閘蟹,一生要脫五到七次殼,每一次脫殼它的體形都會大一圈。夏至前後,是它差不多第五次脫殼,這是它生命里的關鍵時刻。這次脫殼,在養殖意義上標誌著它童年時代的結束,從幼蟹逐漸變成黃蟹。隨著天氣轉熱,大閘蟹體型發育開始加速。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它們中的少數,會被蟹農挑出來,提前銷售到市場上去。這種黃蟹,便是六月黃了。

每年這時候,餐廳總會在顯著的位置上註明,有新到的「六月黃」供應,這是最早上市的河蟹。新鮮的六月黃,沒有成熟大閘蟹的「青背、白肚、金爪、黃毛」,個頭不大,蟹殼較薄,腳上的毛色也是淺淺的。料理完畢的蟹,蟹肉的肉質談不上飽滿,而所謂的「黃」卻還是流質的,棕黃色,鮮嫩、滑膩,味道有些鮮甜,但肯定不夠濃郁。

事實上,螃蟹最好吃的季節一定是農曆九月以後,為什麼呢?因為除了蟹肉,最打動好蟹之徒的是螃蟹體內的蟹黃和蟹膏。水產專家所說的蟹黃,是指蟹的肝胰臟,而蟹膏實際上是大閘蟹所有性腺和副性腺及組織液的總和。

與我們通常理解的不同,蟹膏並不都是乳白色的,雌蟹和雄蟹都有蟹膏,煮熟之後,雄蟹是白色粘稠的膠質膏體,而雌蟹的膏則是橙黃色的硬塊 (當然,我們不是專家,平時因為顏色也把它稱作蟹黃,與肝胰臟混為一談,算約定俗成吧)。有蟹膏的大閘蟹,才是它性成熟的標誌。

每年秋風起後,最後一次脫殼的螃蟹體重達到了極限,這時它的性發育才真正開始,大閘蟹從水產養殖學意義的「黃蟹」轉變為「綠蟹」,體內肝胰臟中的營養物質轉化為性腺,此時蟹黃逐步縮小,蟹膏逐步增大,真正變成了中國人最喜愛的食材。到年末時,蟹膏會充滿河蟹的胸腔,甚至可以把蟹殼漲出一個麥當勞的標誌。不過這時的蟹子,已經過於成熟而喪失了口感。

原則上說,類似螃蟹這種水生節肢甲殼類動物,風味最飽滿的時候肯定是它剛剛性成熟的階段。比如像南方海灘蘆葦叢中的蟛蜞,最美味的時候也是春暖花開,它吐凈泥沙、懷上寶寶,漁民們夜晚藉助燈光誘捕這些有向光性的小動物。其實,蟛蜞肉質甚少,最美味的是它未排出體外的卵。珠江口的廚師,會不厭其煩的把每隻蟛蜞體內的膏體取出,放在豆腐上蒸,並賦予它一個非常動聽的名字,叫「禮雲子」,是可遇不可求的美食。

不過海蟹與河蟹不一樣。像生長在東南沿海的鋸緣青蟹,生長期的不同階段都可以食用,成年的肉蟹、膏蟹、重皮蟹、奄仔蟹……風味各自不同。尤其是和六月黃差不多前後出現的黃油蟹,價格非常昂貴。這種「病變」的螃蟹,實際上是青蟹發育過程中,收到升溫的海水刺激,生理異常所致:性腺軟化成橙紅色的油脂一樣美味的液體,充盈在蟹螯里,鮮美無比。

那麼淡水裡生長的大閘蟹什麼時候食用最佳?通常中國人認為當是農曆九月到十月,「雌九雄十」。這時候的大閘蟹肝胰臟和性腺比例大致相等,色、香、味、鮮、嫩,一應俱全。蟹黃和蟹膏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磷脂,營養豐富,此時食用,鮮美之外,更多了一種甘香,這是六月黃無法企及的。

既然如此,為什麼六月黃還會大行其道呢?

其實,儘管蘇杭一帶早有食用六月黃的區域習俗,但這東西成為全國餐桌上的新寵,不過二、三十年的時間,而爆得大名甚至只有五、六年。因為最早,蟹農都不願意把幼蟹售出。六月黃一般只有1兩半到2兩,而這之後,只需要再一次脫殼,它的體重就可以翻倍,價格則有六、七倍的差異。

六月黃最初亮相,是為了滿足食客「嘗鮮」的願望,這是一個心理學範疇的話題。在市場上永遠是物以稀為貴,能夠在六、七月份就吃到農曆九月才能普遍上市的高檔食材,確實可以滿足某種炫耀式的提前佔有心態。

這有些像明前的龍井,幾乎每一天都有很大的價格差異,越早越昂貴。但頭刀韭菜、明前茶,畢竟都有了一個冬天的風味物質積澱,而黃蟹也就是六月黃,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完全發育,我們吃到的「蟹黃」,恰好是專家所說的真正的蟹黃,也就是它的肝胰臟,鮮是鮮了,美則不足,更多是滿足食客耐不住的口舌之欲而已。

老饕的心理只是體現了市場的需求,而在供給側,蟹農們在六月份也有同樣的需求。

養蟹是看天吃飯,為了確保成蟹的產量,蟹農在投放蟹苗時都會有一定數量機動的富餘。所以,最早的六月黃本來是蟹農要淘汰一些沒有發展前途蟹,尤其是性早熟蟹,在這個階段開始性發育,勢必影響體型生長。

經驗的蟹農伯伯就像嚴格的校長,把「早戀」的未成年蟹踢出校園。因為這些蟹不僅沒有錢途,還會佔用水體空間和餌料,把它們吃掉並不可惜。從前,每到夏至前後,總會有一批半大的毛蟹出現在市場,長三角的主婦們用它來炒年糕、做面拖蟹或者一鍋鮮。價格不貴,因為出發點本來就是給蟹農排憂解難嘛。

但前些年,聰明的商家出現了,他們不僅看到了市場的需求,蟹農的煩惱,還看到了其中可觀的利潤空間。家常的做法顯然要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充滿儀式感的烹飪,或清蒸、或糟醉,價格不菲。所以我說,六月黃實際上是一場合謀,老饕和養殖戶各得其所,商家也可以掙得盆滿缽滿。

不過我也見過比較離譜的商家,有個在網上賣六月黃的供應商,宣傳借鑒了台灣處女蟳的銷售文案,說六月黃是「大閘蟹里的小蘿莉」……這顯然是不了解河蟹的習性。因為六月黃絕大多數是雄蟹,雌蟹發育遲,六月還只有1兩左右,不能上市。小蘿莉的說法是不準確的,如果必須打這麼變態的比喻,最多也只能是大閘蟹里的小鮮肉吧。

【作者簡介】

陳曉卿|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紀錄片製作者。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止庵:他們用彩色的建築,展現出了獨有的世界
閆紅:你是否嫌棄過自己不努力的人生
萬景路:這樣做,你才算是會吃日本料理
為什麼大媽大叔們變得越來越討人嫌
李長聲:講滿一百個鬼故事,鬼就出現了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魔都粵菜老饕的私藏好店,一次爆料十五家!
溫哥華——海鮮老饕的天堂
神戶必吃美食8選,神戶牛排、美味甜點征服老饕的味蕾!
一位Steam老饕的自白:一入steam深似海,不到十年不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