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後起之秀:南京運動康復的掘金年

後起之秀:南京運動康復的掘金年



運動康復的興起正遵循著某種地域規律在蔓延,一線城市短暫喧囂後,南京正在以二線城市代表姿態進入市場。







趙博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除了經營自己的公司,越野跑從兩年前開始佔據他生活中大部分時間。




「開始是一跑越野就受傷,後來知道要去做體能訓練」,趙博此前從未接受專業訓練,直到開始體能訓練才進一步知道,自己需要運動康復了。



也是在這兩年,不止越野跑,越來越多的馬拉松和路跑活動瘋狂湧現,跑步這項門檻甚低的運動聚集了越來越多的運動愛好者,隨即而來的還有運動損傷——相對應的,以趙博這樣的運動人群為主要目標用戶的運動康復此時在市場上聲音漸漲。



在這其中,以北上廣深為代表的一線城市逐步將運動康復的概念打向市場

(相關閱讀:

運動康復是座未來大金礦,這裡有一份它在中國最真實的現狀觀察)

,現在,以南京為代表的二線城市也介入進來。從多方面的條件來看,醫療和體育都位屬全國前列的江蘇有著極好的康復創業土壤,加上綠化、地理環境、消費水平等方面,在南京,願意為運動康復買單的受眾並不少。


以體創動力、重啟心動力、寧創體育、唯寶為代表的運動康復創業公司是南京的先發部隊,針對市場特性他們各自採用了適合自身的生存方式,使得南京運動康復市場頗具參考價值。




5月8號宣布開店以來,李翔幾乎每天都要接待一些過來參觀的人。這個醫療產業投行背景出生的「老炮兒」已然對自己嶄新的創業者身份樂此不彼。體創動力起家是有光環加持的——單店投資超過1500萬元,目前為止運動康復領域獲得投資金額最大的創業公司,立足體育大省江蘇,並拿到省內第一張醫療資質證明。



種種因素算不上巧合,正式開店前,作為總裁的李翔做了將近一年的市場調研,摸遍了國內外運動康復的模式。拿著2000萬天使輪投資,砸出了一所專家團隊豪華的運動醫學診所。

(相關閱讀:

體創動力獲2000萬天使融資,資本終於開始啃運動康復這塊「硬骨頭」了?| 創業熊)






▲ 李翔花了很多時間組成的團隊。



對於李翔來說,南京是個好地方。不僅僅因為他是南京人,更大的原因在於這座城市的人均消費並不遜色於一線城市,大量的運動人群開始為運動的上下游買單,更為重要的是,江蘇整體的醫療綜合實力長期排到全國前四。



另一個關鍵原因是手頭的「資源」——和醫療緊密相連的運動康復在資源層面上的要求要比許多新興行業更「難以捉摸」,從院校到體育局到醫療機構和部門,甚至是有運動基因的好地段,都是「資源」的含義。




這些要素對想投身運動康復的創業者來說都相當重要。




在前期準備中,除了大部分金錢投入在器械和場地上以後,李翔把大把的時間花在組合「強大」的團隊、理論、技術研發上。



體創動力的特點在於它選擇早期從運動健康管理切入,再把業務分為五個板塊:實時體質監測、慢病管控、企業健康管理服務、賽事保障整體解決方案、運動損傷康復。




李翔認為這是目前最好的切入點,轉化這個角度進來的人群也是成本最低的。「中國需要普及,是硬生生去砸市場還是說找一個切入點,這個很重要」,在他看來,這是站在資本角度去撬動市場必須考慮的事情。




目前,體創正嘗試結合國外先進的康復技術搭建自己的運動健康管理和運動康復體系,以運動康復指導和管理為主的App也將免費開放,「核心還是要在保障企業營收的基礎上做相應擴展」,李翔告訴懶熊體育,App的板塊將來也不會收費。




業務里還值得注意的是賽事保障。這也是運動康復常見的擴展方向,一方面可以作為企業應收一部分,另一方面也能帶來一部分精準用戶轉化。體創動力為此已組建了一支專業賽事保障團隊。



從體創目前的配置和投入來看,這是一支「裝備」精良的隊伍,路徑走得相對高舉高打,收費和北京市場更加接近,每小時698元,體質監測298元一次。「未來在不同的城市價格也會有上下浮動」,李翔表示。




相比來說,越野跑者出身的蔣沛走得則更接地氣。距離體創動力3公里不到的五台山體育場里,蔣沛創立的重啟心動力運動康復緊接著就開業了。


和投行出身的李翔相反,蔣沛和運動康復的關聯更多是以跑者用戶的身份進來的。在國內大大小小的馬拉松、越野賽事里,經常能看到他的影子。這給初創立的重啟心動力帶來一些穩固流量,像趙博最初知道運動康復就是從蔣沛這裡得知的。



這是國內跑者的現狀之一,往往是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專項運動資深愛好者,才對運動損傷有一定了解。



各類跑步賽事的興起提升了運動損傷人群的基數,相比於體能訓練,運動康復要更難一個層級。身處跑者人群中的蔣沛深有體會,也因此懂得這些人中哪些人是自己的付費用戶,哪些是需要做普及的二梯隊用戶。


5月14號,還未正式對外營業的重啟心動力看起來十分熱鬧,來自北京的賽事承辦團隊匯跑在前一夜裡精心挑選了啤酒,工作人員為了凸顯這類口感更好的啤酒下了一番心思,他們來回擺弄標籤,最終擺出令自己滿意的形狀。



這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頗有益處的活動,重啟心動力免費租借了場地,匯跑的宣傳和賽事宣講帶來了一波精準的流量。線上雙方都送出了讓跑者興奮的禮物——一些越野跑的參賽名額,康複診療名額,以及外部廠商提供的醫療矯正鞋墊等。



從台灣某運動康復機構來重啟心動力「駐場」的林傑凱很會調動氣氛,這和他長期在大陸各大康複診所教學所積累的經驗有關。



在這類合作里,一些有經驗的物理治療師會到重啟心動力駐場,一方面給店內物理治療師提供培訓業務,另一方面也治理部分病人。



今年從北體大運動康復專業研究生畢業的萬娉婷就是沖著這些台灣專家過來的。在全國範圍內,開設運動康復碩士學科的屈指可數,即便如此,就業情況也不樂觀,「過來之前並不知道南京如何,但是運動康復專業研究生整體收入差異並不大」,萬娉婷告訴懶熊體育,能有專業的老師實踐教學是目前擇業的重要因素。



重啟心動力整體面積460平方米,設備投入200萬元,目前有兩個物理治療師,評估、康復治療、運動治療各個板塊收費均為500元每小時,「不到一個月,試營業運動康復板塊接近20萬營收」,蔣沛介紹,為了保證前期穩定的發展,還設有可做針灸等中醫治療的養生室兩間,其聯合創始人陳啟早前就在這塊業務上紮根,保留這部分業務一部分是滿足此前「老用戶」的需求。「業績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也讓我們對江浙滬的市場充滿了信心」,蔣沛說。



另一方面,和體創的想法一致,換一個角度切入的方式既穩妥又能帶來一部分流量轉化。



類似的做法在北京市場卻並不常見。更多時候,在康復認知偏高的北京機構選擇的方式更為直接,多通過賽事保障或宣講等方式打開出口。



比較起來,二者利弊明顯。被相關概念引流進來的人群是否能達到預期中的認知留有問號,而主體的運動康復板塊在品牌信譽度上也存在一定風險。未來,連鎖化經營和拓展也存在品牌認知的隱患。



聰明的是,體創和重啟心動力都選擇了自己最熟悉和擅長的打法往裡頭扎,體創對各方資源的把控,跑者對重啟心動力先天的信任度,都為這種風險有所加碼。



不過需要再次強調的是,從二線城市起家,始終繞不開「資源」。這也是地方城市做體醫結合項目的靈活之處。




由南京體育學院在校生張磊創立的寧創體育可以說是南京最早雛形初現的運動康復工作室。從南京體育學院正門出來不到一公里,早期的寧創體育藏在一間不超過200平的辦公區里,這裡不太好找,多由口碑相傳獲取客源,和北京由北體大畢業生李明威創立的運動康復工作室類似,這間工作室早期多是同專業學生參與。



不一樣的是,在南體繼續攻讀碩士學位的張磊獲得了校方更多的支持,除了專業上的執導,一些老師也會參與「站台」問診。




全國範圍內,開設運動康復專業的院校並不普遍,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仍是體育院校,南京體育學院的先天優勢在於,是全國唯一一所把省隊——江蘇省11支運動隊的日常訓練放在學校內的。這一特殊性一方面讓醫療資源有一定傾斜,另一方面也給了本校生實踐機會。



張磊在這種「優渥」的土壤里成長起來,運營小型工作室近兩年的時間裡,每天接收3-5個病人,診療一體收費200元左右。今年,張磊在運營過程中找到合伙人團隊——有事務所背景的連續創業者卓浩鋒,企事業機關資源的王飛,技術背景的郭柏龍。




▲ 寧創體育創始團隊相對年輕,左起張磊、卓浩鋒、王飛、郭柏龍。



這是一支背景相對齊全的初創團隊,張磊的想法是,這塊市場的巨大顯而易見,儘早切入越好,「我2015年開始醞釀,這麼久不落地就太虧了」,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張磊說,「而且現在在校,也能得到一些支持」。



5月初,寧創體育由工作室逐步走向市場化運營,租下蘇寧總部青創園內500平方米左右空間,前期投入超過200萬元,具體收費上將和重啟心動力持平。



目前來看,選擇這塊場地近乎等於選擇了第一批主要用戶,蘇寧青創園運營總監殷建告訴懶熊體育,蘇寧園區內目前對於體育活動的投入逐步加重,園區內也逐步入駐一些體育相關創業公司。



一個好的現象是,不同於北京激烈的競爭環境,南京這些先發部隊之間顯得相對和諧,在市場定價上有較為統一的標準,私下交流也不少。



有意思的是,除了張磊把開店地址選在了背靠蘇寧的玄武區,體創、重啟心動力以及8月即將開店的唯寶運動醫學中心都將地址選在了更為繁華的鼓樓區,三者相距都在3公里以內。



做對外進出口貿易起家的唯寶,是南京第二家拿到醫療牌照的運動醫學診所。和體創的考量一致,唯寶市場策劃經理李慧告訴懶熊體育,首家店面的選址考慮到這是片高端住宅區,人群消費能力較高,運動習慣也更好。



唯寶目前的核心業務板塊有四塊:運動康複診療、運動康復培訓、企業運動康復、體育賽事保障。店面整體600平方米左右,分為上下兩層,將作為樣板店呈現出來。




▲ 唯寶店面示意圖。



核心治療團隊包括高校和江蘇省運動隊等方面的骨科醫生、體能訓練師等,「我們希望把原汁原味的運動康復機構引進到國內來」,李慧介紹,其主要顧問最具代表的是Genesis Rehab Services(健瑞士)的康復諮詢總監Roger,在國外已發展30多年的GRS在中國已落地4家運動康復機構,未來,唯寶在規劃和擴展上也會作為參考。



目前看來,唯寶的業務板塊更偏向於「醫」,這和大多數體醫結合更偏「體」的做法有所違背,李慧介紹,很大一個原因是目前做運動康復板塊需要和剛需相結合。「之後才是運營、推廣,這是未來肯定會規划走的路線」。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拿到手的醫療資質。



目前,全國範圍內拿到醫療資質的運動醫學中心屈指可數,北京的弘道運動醫學診所、杭州的尤看、南京的體創和唯寶。



根據不同地區的差異性,醫療資質的申辦條件也不盡相同,而取得醫療資質一方面是增加了政府背書,從長遠考慮來看,未來醫療保險、商業保險的介入也需要這張「證明」的保障,對於工作室性質的康復機構來說,醫療資質成為規避風險的重要一環。



在這一點上,二線城市不同區域的開放性體現了出來,李慧告訴懶熊體育,在南京不同地區,政策和要求都有顯著差異。這給打算從二線城市做擴展的創業者們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明年年初體創將啟動第二輪融資,立足江蘇省做擴展,李翔的想法是在區域做足夠嘗試,「最後去北京插一根旗」,他說。這和大部分二線城市起家的連鎖機構想法類似,而對運動康復領域相對空白的南京來說,這種「曲線擴張」的方式則更穩妥。



和北京相比,南京並不是個富於創新的城市,「北京的創業氛圍很好,在商業模式上也能有更多的突破和創新」,李翔認為在政策、用戶認知、消費能力等方面,南京都有著很好的土壤,但在商業創新上有一定不足。



這種「美好」並不能避開大環境所帶來的困擾。



以林傑凱為例,這位台灣的年輕物理治療師診療經驗卻非常豐富。台灣地區康復相對成熟的發展讓他的成長速度遠高於大陸康復師。「在台北的核心區,一公里內可以找到6-7家相關的運動康復公司或工作室」,林傑凱舉起手比劃,「大概每步行15分鐘就能找到一家」。



一方面,在媒體宣傳,書籍引進上,「康復」這一概念就被大多數民眾熟知,「所以他們能知道去選擇什麼樣的內容來滿足自己身體的需求」,林傑凱說。而較為成熟的市場環境同時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了可選擇的實踐機會。



但即使是人才供給相對充裕的台灣,工作室仍面臨著人才流失的頭疼問題。這種情況在大陸地區顯得更為迫切。在人才培養周期較長,且多需要臨床經驗的積累運動康復領域,經驗豐富的物理治療師可選擇的方向並不少,除了被高薪「挖走」,也可繞開診所直接接觸病人。此類問題就十分考驗機構的內部培養和晉陞機制。




今年5月,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趙勇曾強調體醫融合的勢在必行,「要以關鍵環節突破帶動體醫深度融合,讓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趙勇指出,體育部門和衛生部門要緊緊扭住「四個共同」推進體醫融合。提出體育部分和衛生部門要從四個方面共同推進體醫融合。








從46號文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和運動醫學和康復醫學」以來,以體育總局、衛生部為代表的官方機構相繼提出落地政策,對運動康復創業者來說,這無疑是個利好消息,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除了要面對傳統的市場認知、人才瓶頸等問題,選擇合適的創業地區在早期同樣重要。




從選址、定價、切入目標人群各方面來看,南京這批運動康復創業者多少給其它土壤相似的二線城市帶來一些啟示。



(應採訪對象要求,萬娉婷為化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懶熊體育 的精彩文章:

公路暴走健身發生車禍,法律責任該如何判定 | 法律專欄
新動金鼎葉穎濤:體育行業還離資本很遠,現階段好的公司適合抱團 | 投資人說
巴黎洛杉磯同獲奧運主辦權是福是禍?聽IOC投票委員楊揚怎麼說
一個好創意如何殺死了這家著名風投背書的健身創業公司?
邱勝加盟騰提度任CEO,前高通全球副總裁將給體育產業帶來什麼?

TAG:懶熊體育 |

您可能感興趣

毛澤東:青年運動的方向
大年初二,你開始了狗年運動之旅了嗎?
金田起義:拉開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的偉大序幕
致敬奧運: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30個運動員,姚明劉翔要往後站
《天年》21:青年喜歡運動
堅持晨跑24年的快樂老頭雪天運動場里獨自美麗光鮮動人
最早的對美貿易戰:清朝末年的「抵制美貨」運動
在上海,他是青年運動的旗手
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運動
歷史上的今天:五四運動的開始!
韓國雪上運動的60年,致敬先驅
盤點:動漫里大火的運動少年
運動吧,海大的少年們!
太平天國運動中,哪些人影響了洪秀全和楊秀清之間的博弈
外媒:中國冬季運動進入「黃金時代」
幕後趙麗穎:香汗淋漓凸顯運動之美 網友:最酷的穎寶
古代中國人的冰雪運動
賓士、寶馬、奧迪將中國當後花園,再掀「圈地運動」
晉江沉浮30年:國產運動品牌們的危機與自救
「大躍進」運動前後的劉少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