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世界航空巨頭積極合作中國航空裝備,日本憂心還被被甩開

世界航空巨頭積極合作中國航空裝備,日本憂心還被被甩開

中國航空裝備不斷發力,系列成就舉世矚目,大運即將量產、殲20量產、運20即將亮相,轟20定案開始研製,C919成功試飛。看到中國航空裝備的巨大進步,世界主要航空強國都坐不住了,把合作中國當作了最為重要的機遇。

烏克蘭率先來了,其拿來了所有的航空裝備家底,大型加油機、運輸機、轟炸機和航空發動機,凡是能夠合作變現的都拿來了。烏克蘭已經與中國達成了聯合建廠的協議,主要生產大推力航空發動機。俄羅斯也來了,在高調推銷戰機的同時主動聯合中國生產大型寬體客機C929。

歐洲也來了,歐洲希望能夠得到中國五代機相關技術,從而幫助歐洲生產自己的五代機。土耳其、巴基斯坦等等都來了希望能夠與中國聯合研發五代機。當然最為重要的是美國也來了,美國航空發動機公司希望能夠在中國設廠生產發動機。美國波音考慮在2020年左右研發下一代中型客機「MOM」,合作對象則從日本變成了中國。

據悉,日本三菱重工等飛機製造商目前承擔波音主力中型客機「B-787」機體35%的製造,以後合作對象變成了中國,日本則被邊緣化。為此日本感覺十分的不解,《讀賣新聞》和指出,盟友放棄合作日本選擇了中國,顯然是對日本航空技術的不滿,這對日本來說絕對不是個好消息,如果再不發力,日本很可能在未來航空裝備市場被淘汰。

無利不起早!西方國家感覺到中國航空裝備進步巨大,西方在戰機和客機領域已經沒有絕對的技術優勢,因此願意與中國進行航空裝備合作,當然賺取利潤才是他們最主要的目的。至於日本,雖然其以前在航空裝備製造上擁有與西方合作的優勢,並且最近宣布已經研製除了五代機發動機,但由於美歐等西方國家的限制,日本很難在航空裝備上有質的突破。因此中國並沒有把日本當作航空裝備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至於日本認為中國航空裝備可能超越日本的判斷,我們當然沒有必要太在意。

當然美歐等西方國家的主動合作,我們也要謹慎的看待,運十的教訓絕對不能重演。合作的過程可以培養自己科研工人,提升了航空工業生產管理和質量控制水平,為航空工業加速融入國際航空產業鏈進程,參與全球市場競爭打下了良好基礎,則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在衛星導航和大飛機製造上歐,美都坑害過中國!把與烏克蘭的合作必須做為主線項目!對美,歐合作中國要多留幾個心眼才好。

安裝羅羅公司出產發動機的空客,接連出了兩三次發動機大事故!目前都還沒調查出原因!當初對我們技術封鎖,現在不要把市場拱手讓給他們,就像當初一汽,上汽還有東風用市場換技術那樣,市場給了別人,技術什麼也沒學到!成了人家的裝配車間!把自己變成打工者!中國四川的「非常可東」賣得火爆就被「可口可樂活捉」了,現在市場已沒有非常可樂了。大寶SOD蜜賣得也不錯,現被歐萊雅「活捉」了,過幾年不知還能不能看到,中國好多知名品牌都是被外國品牌「活捉」後就消失了,希望盡量自力更生,合作中一定保持自己的獨立。

這幾十年中國過得不容易,外國人看不起中國人,國內無數鍵盤俠也以中國人為恥天天罵這不行那不行!唯有那些默默奉獻的民族精英逆流而上,衝破一切阻礙!唯有那些相信祖國會復興的人民默默的支持!他們才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裝備分析君 的精彩文章:

同時研發兩款五代發動機,推力超美20%,多國希望合作研發
高端裝備入役,覆蓋全球90%無死角,美日要求保護隱私
美日等承認失誤,承諾放開部分封鎖,主動在中國優勢領域深入合作
美智庫提示軍備創新風險大,告誡中國減慢軍備自主創新速度

TAG:裝備分析君 |

您可能感興趣

日本航空飛機餐、美國航空飛機餐,都被中國這家航空飛機餐瞬間秒殺
日本十分開心:國產五代機有著落了 美國兩大航空巨頭爭相幫忙
中國空軍武器裝備亮相空軍航空開放日
御用攝影師作品展—航空自衛隊鏡頭中的中國海空軍
GE航空:不止是航空發動機巨頭
進氣罩破碎,世界最大航空發動機祼奔一小時安全著陸
美國空軍布局下一代航空發動機:我們得更努力了
世界上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和航空母艦的戰略重要性
最後的信息孤島被攻克,航空公司爭搶「空中開機」
國產超聲切削裝備成功應用於我國航空航天領域
英國發展航空航天力量是未來安全的核心
油箱中游泳,美國空軍地勤最危險的工作,整日用航空煤油洗澡
國泰航空空乘工會呼籲26日在機場搞事,國泰航空回應
海南航空,打碎美好的航空公司
冰島航空客機頭部被閃電擊穿
航空航天「世界盃」上的中國力量
它是艦船發動機的核心裝置,連航空母艦都要用,已被我國專家攻克
為何日本在航空技術領域被中國越甩越遠
印度研究航空技術,卻被美國警告:嚴重威脅到了國際空間站的安全
媒體稱中國正在建造第三艘航空母艦,國防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