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風華 閑說兩宋扇畫
兩宋以前,團扇大多仍屬日用性的裝飾扇,進入兩宋,團扇扇面正式轉為書畫藝術的載體,這些扇面題材廣泛,意境深遠,又與詩詞佳作互為映證,開創了將書畫藝術融於方寸的新局面,盛況空前,登峰造極。
五代後蜀 黃筌《蘋婆山鳥圖》
北宋初年,翰林圖畫院羅致四方名手,後蜀和南唐的相繼滅亡,使得黃荃父子、趙長元、高文進等隨蜀主孟昶入汴梁,周文矩、董羽、董源和徐崇嗣等隨後主李煜而來,宋初的帝王對這些畫家頗加禮遇。山水畫風格形態更趨多樣化,花鳥畫題材則確立了意蘊富貴的宮廷藝術審美形式,至宣和時高度成熟,稱為「院體」,其輝煌的成果可以說與宋徽宗個人的「好畫」息息相關,他將繪畫納入科舉,招攬天下畫手,設立「畫學」,分為六科:佛道、人物、山水、鳥獸、花竹、屋木,教授《說文》《爾雅》《方言》《釋名》,儼然培養畫家的最高學府,經由訓練和考核,選送入畫院,各授官職。宣和一朝畫家人數之多,畫藝水平之高,邁絕前代。
北宋 趙佶《掠水燕翎詩》
宋徽宗趙佶藝術造詣極高,書法自成一體,史稱「瘦金體」,山水、花鳥、人物無不精通。他尤愛在扇面上題詩作畫。草書團扇《掠水燕翎詩》:「掠水燕翎寒自轉,墮泥花片濕相重。」碩果僅存,彌足珍貴。他的《枇杷山鳥圖》,枇杷枝葉繁盛,圓果累累。枝上山雀引頸回望一風蝶,靜中有動,妙趣橫生。趙佶的花鳥畫多用設色法,此圖則純以水墨勾染而成,略近沒骨效果,蒼勁中不乏細膩。「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宋徽宗的影響下,扇畫盛極一時,蔚為壯觀。《畫繼》載:「政和間,每御畫扇,則六宮諸邸竟皆臨仿一樣,或至數百本。其間貴近,往往有求御寶者。」當時著名的周文矩、黃居寀、徐崇矩、劉寀、易元吉等都有團扇畫傳世。
北宋 趙佶《枇杷山鳥圖》
宋徽宗「每召畫工,必摘唐人詩句試之」,曾以「竹鎖橋邊賣酒家」為題,大多人皆突出酒家,只有李唐於橋頭竹外掛一酒帘,宋徽宗贊他得「鎖」字意。又有試「踏花歸去馬蹄香」,眾皆畫馬畫花,有一人畫數蝴蝶飛逐馬後,得宋徽宗青睞。考題中還有如「野水無人渡,孤舟盡自橫」「亂山藏古寺」「午陰多處聽潺湲」等。總之,宣和畫院體制確立了「以詩入畫」的審美原則,然而,過於追求嚴謹的寫實,也是其消極之處。
南宋 李唐 《牧牛圖》
宣和畫院隨著北宋滅亡而潰散,輾轉南渡的,仍有不少宣和舊人,李唐便是其中之一,早在宣和畫院時,因宋徽宗偏愛花鳥,他的山水並未受到推重,他曾作詩感嘆:「雲里煙村雨里灘,看之容易作之難。早知不入時人眼,多買胭脂畫牡丹。」而南宋高宗趙構對山水畫抱有更大的興趣,於是山水畫與花鳥畫並列成為畫院的兩大主角。趙構還命人搜訪靖康變亂中散佚的書畫,充實秘閣,也足以媲美前朝。
南宋 李唐 《松湖釣隱圖》
南宋 劉松年 《松湖釣隱圖》
李唐保留了范寬的「雄強」之風,劉松年繼承了李唐並加以發展。馬遠則更具「院體」秀潤、典麗的風範,又有奇特之處,其山水多峻峭奇突,樹枝多斜科偃蹇,綽號「拖枝」,以他的《月下賞梅圖》為例。據南宋范成大《梅譜》提出的「宮梅」和「野梅」之分,可知馬遠梅花的奇特姿貌來自宮苑人工栽培而成的「宮梅」,極富雕琢意味的美感,這一點在其他樹枝的形象上也類似。相比馬遠,夏圭顯然更為簡潔洗鍊,他初學范寬、李唐,融化吸收,獨創了一種「拖泥帶水皴」。後人稱馬遠的畫是「邊角之景」,甚而呼為「馬一角」,與之並駕齊驅的夏圭自然成了「夏半邊」。
南宋 馬遠 《月下賞梅圖》
正值宮廷畫院中競芳爭艷,同時一種嶄新的畫風悄然而生,倡導者是赫赫聞名的蘇軾、米芾、文同等,名為「文人畫」。文人畫並非指文人所作之畫,而是一種風格流派,他們以「墨戲」自榜,貶議「形似」(寫實),崇尚「意似」。宮廷繪畫對寫實形式的完美追求已至歷史巔峰,一些文人藝術家卻恍然頓悟——逼真的摹擬並非唯一的正道,於是他們毅然改弦易轍。
南宋 夏圭 《煙岫林居圖》
作為文學藝術全才的蘇軾,他的繪畫聲名或許不及他的散文、詩詞和書法,然而他提出的一些繪畫美學觀點,其深刻性放眼古今幾乎無人能與之頡頏。「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賦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而蘇軾也非反對一切寫實的繪畫,只是反對缺乏詩意、「只取皮毛」的寫實,即所謂「謹毛而失貌,舍本而逐末」,強調象外之意。他稱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稱杜甫詩是「無形畫」。又說,「古來畫師非俗士,摹寫物象略與詩人同。」
文人畫純粹的水墨,疏野的雲煙山景、梅蘭竹石,粗放率性的書法筆法,反過來又逐漸影響了「院體畫」,一些崇尚藝事的皇室貴戚,嘗試把文人意趣和院體風格融合起來,如北宋的王詵、趙令穰,南宋的趙伯駒、趙伯嘯。文人畫和院體畫的雙向滲透,又催生出一種介於「文人」和「院體」之間的畫作,最突出的是被稱為「禪畫」的梁楷和法常的作品。
南宋 梁楷 《秋柳雙鴉圖》
梁楷雖為畫院待詔,卻狂放不羈,對御賜的金帶都不屑一顧,號「梁風子」,他不同於文人的「野逸」,更為叛逆。他的畫被稱為「減筆」,奔放奇譎。如《秋柳雙鴉圖》,一截斷裂的枯柳,將扇面中分為二,突兀卻又出奇致勝,純以渴筆焦墨,三兩根枝條昂揚向上,又飄拂而下,細勁堅韌,空寂神秘。又如《 澤畔行吟圖》,語本《史記·屈原列傳》:「屈原即放,披髮行吟澤畔。」危崖矗立,雲涌江河,策杖高士,特立獨行的氣魄充溢其間。梁楷的「減筆」畫對物象高度概括而傳神無比,這在兩宋花鳥畫中是絕無僅有的。這種高妙奇思在後世徐渭、八大山人、金農等人身上也得以流露,他們無一不是倔強而磊落的。
南宋 梁楷 《澤畔行吟圖》
南宋還有個頹放行吟、自歌自道的放翁,「放翁胸次誰能識」「一樹梅前一放翁」「衰翁不減少年狂」「放翁痴腹常便便」,每每使人捧腹。雖然陸遊說自己「欲畫衣冠無妙手」,卻樂於題詩,南宋周密《浩然齋雅談》記陸遊一次受邀飲宴,酒足飯飽,主人遞來手中的團扇,他欣然題下:寒食清明數日中,西園春事又匆匆。梅花自避新桃李,不為高樓一笛風。陸遊還特別喜歡做夢,紀夢。有一天,他夢見了蘇州的幾位老友,范成大、尤袤,夢到他們一起漂舟煙波,菡萏過雨,蘋洲放釣,「吳中近事君知否,團扇家家畫放翁。」他對老友們說:「你們想我啦?家家戶戶團扇上就畫著我哪……」
點擊展開全文


※國畫巨匠李可染,用黑來創造意境,他是20世紀最懂得用墨的藝術大師之一
※啟功先生:就差公廁沒找我題字了!
※國畫巨匠張大千的青綠山水繪畫口訣,勝讀十年書
※俄羅斯風景大師 米哈伊爾.費多羅夫 油畫風景欣賞
※西方繪畫大師 英國畫家約翰·佐法尼油畫作品
TAG:書畫文玩古玩國畫字畫 |
※吐蕃帝國的一抹餘暉,北宋時青唐唃廝啰王國的百年興亡
※看唐宋時人飲茶拉花絕技!
※古風漫畫,南宋時期的俠盜我來也
※汝瓷博物館:帶你穿越歷史,觀看北宋時期輝煌瓷器時刻
※孟暉:宋代香水 宋時「花露蒸沉」而成「液」
※北宋時期中國版的王子與灰姑娘的故事
※龍泉窯胎釉在五代、北宋、南宋時期的變化
※灕江古鎮:大圩古稱龍溪鎮,唐宋時稱長安鎮
※北宋時期中國版的「王子與灰姑娘」的愛情故事
※梅花詩第一篇,千古預言北宋時期靖康事變,離奇無解
※北宋時期慢詞的創始人柳永
※南宋時期的「狗仔隊」讓朝廷頭疼
※揚之水:唐宋時代的床和桌
※北宋時的花石綱怎會遺落在安徽靈璧
※蹴鞠在唐宋時期最為繁榮
※說說宋朝的那些錢幣,我們手上熟悉的兩宋時期錢幣有哪些
※邢台南和一村田間,發現千斤北宋時期古錢幣
※兩宋時期一漢奸瘋狂盜墓,洛陽邙山帝陵也遭毒手
※北宋時期隨性豪放的大文豪蘇東坡
※北宋時期的「女中堯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