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何巧平:《識墨見性》 附:本人書法作品

何巧平:《識墨見性》 附:本人書法作品

識墨見性

文/和平

丙申處暑,莊園有約,29位書友集訓弄墨,於草書之中,找尋般若,顛張醉素,高不可攀。然,弘開吾師(馬玉寶老師),幽默詼諧,相機點化,墨香之中,一潭秋水,微波蕩漾,煞是喜人。

諸上座、自敘帖所練者居多,忽見先賢徐渭之帖,大喜,亦書亦畫、亦詩亦曲,余具歡心。而今,恰天公有意,令吾有幸與此帖相逢。頂禮膜拜,心潮澎湃。目隨字走,跌宕起伏。提筆臨摹,筆筆精心。當是時,眾書友皆如松而立,屏氣凝神筆走龍蛇。馬老師亦緩緩步於室內,依次示範,強調筆法結體,梳理個性問題。及至余旁,一語道破此帖書法秉異——亂石鋪街。好個亂石鋪街!平時光滑潔凈之步行街上,大小不一之石塊,瞬間布滿余之腦海。馬老師捉管落墨,白紙黑字、粗細短長、濃淡乾濕、穿插避讓、俯仰呼應呈現與眾。轉而移步,繼續輔導其餘書友。

余心生好奇,欲探明代才子徐文長(徐渭字文長)之生平。遂于山庄歸來後,長久直視方屏,與前賢對話。

徐渭,正德十六年(1521年)出生於浙江紹興府山陰城大雲坊之官僚世家,父徐鏓,母為侍女小妾,徐渭年少時,天才超逸,入徐氏私塾讀書,「六歲受《大學》,日誦千餘言」「書一授數百字,不再目,立誦師聽。」十歲仿揚雄《解嘲》作了一篇《釋毀》,性格豪放,「指掌之間,萬言可就。」可見,徐渭確屬神童一類。二十歲時成為生員,嘉靖二十年(1541年)娶同縣潘克敬女為妻,接下來八次應試不中,英才多磨難,「再試有司,皆以不合規寸,擯斥於時。」天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言之不虛。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在山陰城東賃房設館授徒,40歲中舉人。與蕭勉、陳鶴、楊珂、朱公節、沈煉、錢鞭、姚林、諸大綬、呂光升號「越中十子」。後來為浙閩總督作幕僚,曾入胡宗憲幕府,一切疏計,皆出其手,又出奇計大破徐海等倭寇。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胡宗憲以「黨嚴嵩及奸欺貪淫十大罪」被捕,獄中自殺,徐渭作《十白賦》哀之。胡有恩與徐渭,徐渭知恩圖報,肝膽相照。李春芳嚴查胡宗憲案,徐渭一度因此發狂,作《自為墓志銘》,以至三次自殺,「引巨錐刺耳,深數寸;又以椎碎腎囊,皆不死。精神幾近失常,幾近癲狂。就此點看來,徐渭屬感性強烈之士,為恩情仗義到兩肋插刀、捨身相許之境界,此種人歷史上少之又少。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發病時殺死繼妻張氏,下獄七年。理性沒有調和感性,以致身陷泥淖。獄中完成《周易參同契》注釋,揣摩書畫藝術。萬曆元年(1573年)大赦天下,為狀元張元汴等所救出獄,出獄後已53歲。從此潦倒,痛恨達官貴人,浪遊金陵、宣遼、北京,又過居庸關赴塞外宣化府等地,教授李如松兵法,結識蒙古首領俺答夫人三娘子。萬曆五年(1577年)回紹興,注釋郭璞《葬書》。徐渭晚年以賣畫為生,但從不為當政官僚作畫,「有書數千卷,後斥賣殆盡。疇莞破弊,不能再易,至借稿寢」,常「忍飢月下獨徘徊」,杜門謝客,其中只在張元汴去世時,去張家弔唁以外,幾乎閉門不出, 最後在「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的境遇中,以73歲高齡結束了一生。死前身邊唯有一狗與之相伴,床上連一鋪席子都沒有,凄凄慘慘。

悲呼!東逝之水迢迢,眾人皆知將相乃國家機器之巨擘,古來鮮有。即便一個蘿蔔一個坑,整個大明,為何單單就缺徐文長之一足?「忍飢月下」、「死前僅有一狗相伴」、「床上連一鋪席子也沒有」。難怪朱門酒肉臭,酒囊飯袋之眾,原本俗物耳!大明沒有泛泛之背景,又怎能托舉出璀璨歷史之星辰。遠去刀光劍影,暗淡鼓角爭鳴。徐渭詩詞,袁中郎尊之為明代第一,徐渭戲劇,湯顯祖極力推崇,至於繪畫,其更是華夏藝術史上成就最為突出之人物之一。鄭板橋對徐渭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稱「青藤門下走狗」;近代畫家齊白石曾說:「青藤、雪個、大滌子之畫,能橫塗縱抹,余心極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為諸君磨墨理紙。諸君不納,余於門之外,餓而不去,亦快事故。」吳昌碩言:「青藤畫中聖,書法逾魯公。」張岱有言:「今見青藤諸畫,離奇超脫,蒼勁中姿媚躍出,與其書法奇絕略同。昔人謂摩詰之詩,詩中有畫,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余謂青藤之書,書中有畫,青藤之畫,畫中有書」。更知前賢徐渭,狂放不羈,唯不媚權勢,徐渭之寂寞可用其一首《題墨葡萄詩》來概括: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書謝時臣淵明卷為葛公旦》中徐渭指出:「畫病,不病在墨輕與重,在生動與不生動耳。」梅客生曾經寫信說過:「徐文長是我的老朋友,他的怪病比他這個怪人更要怪,而他作為一個奇人又比他的奇詩更要奇。我則認為徐文長沒有一處地方不怪異奇特。正因為沒有一處不怪異奇特,這就是註定他一生命運沒有一處不艱難的原因。」

好在,百姓喜愛徐渭,至今浙江還流傳其諸多故事。其紹興故居——青藤書屋,歷盡四百餘年人世滄桑,依然保存,維繫著後人對這位富有平民氣息文學藝術家之長久懷念。

鼓聲崩雲中,體驗生命倔強悲歡,與詩書畫曲交心。與先賢同道,念遠傳承,吾之使命耳。

深夜,余毫無睡意,七弦相伴,執筆作字。點畫似寒梅傲骨,又似松樹翠竹,時而流水清韻,時而鼓浪聲聲,時而婉轉流離,時而艱澀沉鬱,縱橫交錯,百轉千回。大小搭配、濃淡相襯、虛實成趣,仿若前賢站立案前,絲毫不敢懈怠。

翌日,8月28日,繼續于山庄書法室訓練,馬老師依慣例挨個指導。「用線沒問題,你要一組一組訓練。」、「學書法,要有矛盾,沒有矛盾製造矛盾。沒有困難,製造困難也要上」、「調鋒是在書寫過程中完成的,切不可有意蘸墨刻意為之」馬老師給前排做樣子。簡單之要領,領會並掌握需一個上午。思維灌注筆端,強令筆站起來,讓指頭鬆弛下來,一而再,再而三提醒自己。「試著用腰部寫字」小有收穫。下午練習兩時辰之後,老師要求每人掛一幅作品於外壁大窗。首次講評開始,八尺、六尺作品各佔東西。一支長棍直指作品,書友所練優劣光天化日。「請大家避免左右對稱」、「注意一個字、一組字、一幅字的節奏。是上寬下窄還是偏左偏右,要講究形式美」、「渴筆使用不可太多,燥氣,壓不住紙」、「確定字體大小後一定要保持訓練一段時間」、「所謂加快,是在原帖基礎上加速,不可形成隨意記憶」、「單字、字組、整幅作品粗細、濃淡、乾濕對比要有所體現」、「先準確臨再意臨,不可操之過急」、「字眼,每幅作品都有字眼,抓眼球的字」筆法、墨法、章法老師一一指正。

一次講評,一次飛躍。8月29日,通臨全篇,要質量,量變方可質變。「墨色很好,握筆太緊,鬆些,就這麼練」、「要提起筆來寫,提多高呢?自己感覺,不可能把筆離開紙面啊」,老師邊走邊說。「要注意一筆與另一筆銜接處的力量——頂,不要太快划走。」身後傳來新信息。試驗、再試驗。書友們默默調節著筆端。一道命令,忙碌之筆尤加忙碌,室內之靜,能聽到書友肚子里飢腸轆轆之聲。一棵松一朵梅,一座山一汪水,情態各異,心有所系。

午後,要求每人懸兩幅最佳作品,再次講評。高大敞亮之玻璃窗兩側布滿書法作業。「一幅作品中,幾組灰或幾組黑體現變化,不可灰太多,或者黑太多」、「作品行氣要貫通」、「大家要把作品當做一幅畫來寫」、「尺牘放大切忌寫散,要尊重原帖」、「不要把字寫得像打仗,要注意主線搖擺的幅度」、「作品字體切忌太平,要有緊有松」、「大作品中要有大字壓著篇幅」、「臨帖臨像只是基礎,記憶應用變化才是能力」、「字體間黑色要過度好次」······肯定成果,指出方向。8月30日,大早有新指令,下午每人需交五幅作品。書寫、調整、過濾、加速、比較、成稿,兩面巨幅玻璃牆已然全被第三次書法作業遮蔽。地面上也布滿作業。很顯然,大傢具為理性引領感性之大作,較前兩次突飛猛進。馬老師讚許多,要求尤多。各位書友一一銘記在心。8月31日5時50分出發,6時30分抵達山莊。吾心情沉鬱,無法進入狀態,不是因換帖一事,而是凌晨看到馬老師「同根五朵,已折雙枝」之信息。步入書法室中,見老師正書傅山一帖,眼睛紅紅,分明落淚。但見著吾等卻泰然自若,邊談自己經歷邊繼續落墨紙間。不堪忍受,余悄然拭淚,眾友皆沉默不語。老師沒吃飯,撐著自己,也撐著大家。書法室異常寧靜,不聞一絲雜音,書友注意力全在關注一人,一個比往常更顯鎮定沉著,不再說笑逗樂之人。第四次講評,依次高舉作品,上台展示。說是展示,實則成果彙報矣,眾書友理念更新,下筆有神,作品自然比前四天更有改觀,馬老師講話多,心在此,痛在彼。師生厚誼,在學問交流中沉澱。講評畢,結合共性問題,馬老師重點講解了兩帖如何變換並套用章法之捷徑,從單字、字組到整篇創作,皆用不同簡單圖形給予點撥,眾友豁然開朗,尤驚嘆中國書法之魅力堂奧。繼續研究徐渭《千字文》,十遍以後給老師彙報,此乃余之要務。

墨香,花香;墨色,人色;筆法,筆性;筆格,人格。書法,人法;書心,人魄。

(謹以此文,記載首次高水準之草書集訓,在此感謝馬老師辛苦付出,感謝李三峰老師聯繫學習環境,感謝蘆小玲老師組織活動。感謝所有書友心心相惜,取長補短相互促進,期待下次再度相逢,再探墨海。)

2016年9月2日作於雙藤書屋

作者:靈石二中教師何巧平 筆名:和平

靈石教科

服務教育、推送作品、鼓勵原創、傳播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純簡家紡 的精彩文章:

李虹老師:《與狼共舞》

TAG:純簡家紡 |

您可能感興趣

書法家王繼興書法作品欣賞:自作組詩《白樺之約》
《石灰吟》作者于謙的書法,罕見!
王涌淏:細品書法
寶生齋:三金隸書作品軟筆書法作品孤品:「黃公望詩」室內文雅書法作品欣賞
《中國書法》:古代繪畫款識書法
書法家江俊作品賞析:筆耕書法,翰墨情深
【鑒賞】書法作品
當代著名書法家:楊明臣書法作品欣賞
周和平書法作品欣賞
《書法鑒賞》——趙孟頫書法作品《前赤壁賦》
馮世平書法作品欣賞
漢代書法:隸書《肥致碑》欣賞
啟功書法繪畫作品:自作詩-竹石圖
何厚鏵書法欣賞:善寫隸書,筆墨有智慧,書法顯人品
啟功國畫作品和書法《自作詩》鑒賞
九霄道人書法作品欣賞
書法:書寫人生之法道
硬筆書法作品:古詩詞《回鄉偶書》及賞析
隸書書法作品欣賞圖片
書法與「情性」 姜夔《續書譜》「情性」篇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