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金融危機20年後:亞洲仍有5個教訓可以告訴西方國家

金融危機20年後:亞洲仍有5個教訓可以告訴西方國家

GIF/289K

本文系商業周刊App付費文章,禁止轉載。

撰文:Mohamed A. El-Erian

亞洲慘痛地的吸取了經驗,並進行了良好的適應調整

現在的亞洲變得更加強大、更加聰明、更加謙遜也更為靈活

20年前,我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工作,與幾乎所有人一樣,我要了解並應對可能會讓亞洲陷入深度衰退、引發了連鎖反應的金融危機。其中的重要教訓是,亞洲奇蹟發生了意想不到的逆轉,並帶來了可怕的系統性影響。

亞洲慘痛地的吸取了經驗,並進行了良好的適應調整,它留給我們的教訓如今仍然適用於其他國家,而不僅僅是新興經濟體。事實上,如果發達國家能更虛心地接受這些教訓,全球經濟很可能可以避開2008年那場更大範圍、影響延續至今的金融危機。

以下是5個經濟和金融方面最重要的教訓,其借鑒意義遠遠超出了亞洲:

1、自保雖然代價高昂,但卻是確保抗衝擊力的最佳手段。

危機爆發前,亞洲國家尤其容易受到衝擊,不僅僅是直接影響,還包括國內資本外逃和外資突然流出相關的風險敞口增大。危機發生後,亞洲國家別無選擇,只能建立並依賴巨額的外匯儲備。他們還啟動了更為審慎的債務管理,降低整體債務存量,延長償債期限並降低外匯風險敞口。危機發生後,亞洲國家別無選擇,只能建立並依賴巨額的外匯儲備。

雖然年深月久,但要讓一些亞洲經濟體放棄這種防禦性做法並非易事。因而,它們的國際儲備仍遠高於按傳統預防指標可以保證安全的程度。為了抵消所謂的「負收益」——即源自外匯儲備的收入低於與國內債務的相關成本——少數國家採取了進一步措施,將外匯儲備劃分成兩種不同的類別,即儲備資產和理財資產。這有助於亞洲國家在維持較高金融彈性的同時降低成本。

2、浮動匯率制並不完美,但比其他選擇要好。

正如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在危機期間認識到的,固定匯率使各國更容易遭受資本外流的破壞性影響。然而,靈活的匯率安排雖然重要,卻不是萬能的。匯率制度需要有良好的管理,並有支持性的政策,否則它們自己就會成為問題。

1997年11月,泰國曼谷金融公司員工在遊行集會中

在保持高水平外匯儲備並加強債務管理的情況下,亞洲經濟體源自匯率波動附帶損害的風險降低了。具體來說,就是貨幣貶值加劇了通貨膨脹,並提高了償還外幣計價債務的國內成本。因此,向靈活匯率機制的轉變,在幫助應對國內外經濟周期變化的過程中變得更為有效。與此同時,亞洲地區已經不那麼容易受到與國際資本市場形勢急劇逆轉(例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相關的貿易和商業活動突然中斷的影響。

3、在調整經濟和金融管理的同時,應謹慎地放鬆管制。

採取慎重的方式放鬆國際收支資本項目的管制,以及當時盛行的「華盛頓共識」給新興國家帶來沉重壓力的某些安排至關重要。對資本項目自由化的審慎和細緻的追求,已超出目標本身,成為重新定義該地區向中等收入過渡的管理方法的一部分,這也是經濟發展過程中最困難的階段之一。

亞洲地區已清醒地認識到,外國資本流動——尤其是與長期外國直接投資相對的短期資本流入——是一把雙刃劍。是的,它們有助於緩解國際收支甚至預算方面捉襟見肘的局面;是的,它們還可以與人力資本的轉移存在關聯。但它們也可能突然轉向,破壞金融體系,吸走經濟當中極其寶貴的氧氣。所有這些都可以說明,建立正確的組合和資本突然外流應急計劃的重要性。

4、要與其他國家互動,但也要建立區域性的後援機構。

向更強大的區域結構轉變已成為這種重新定義的另一個要素。但這一變化最初遭到了來自外部的強烈反對,花了很長時間才得以克服。

在危機期間,一些亞洲國家的政府感覺到,由西方主導的金融機構所提供的有條件融資,沒有充分考慮當地特有的環境。但他們曾試圖通過建立區域性機構來彌補這一缺憾,當時以一隻新的亞洲貨幣基金(Asian Monetary Fund)為主,但這種努力被西方國家否決。儘管亞洲確實獲得了更有效的央行貨幣互換安排,但在制度建設方面依然以西方為主導和導向。

時光荏苒,20年過去,情況發生了變化。對於那些由信心已然增強的中國帶頭髮起的亞洲地區性倡議,西方國家阻止的的能力和意願都不太強。我們見證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和「一帶一路」項目的創立。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這些地區性安排可以幫助亞洲在更具活力的全球經濟當中安然運行。但它並不能自動實現,需要精心設計和實施,要最大限度地減少政治干預,最大限度地提高運營自主權和技術能力。

5、你最強的優勢可能成為你最醒目的弱點。

然而,或許最重要的一個教訓是不要自己欺騙自己。

亞洲國家很容易就相信了自己是例外:他們不受某些金融和經濟規律的影響;沒有什麼東西能破壞他們令人印象深刻的經濟發展。

但當問題出現時,他們最初要麼忽視風險,要麼掩蓋問題,甚至採取了讓自己瀕臨險境的措施。(還記得泰國曾採用較短期限的遠期外匯掉期交易吧?)

同樣的封閉心態也使得許多發達國家對他們可以從別人身上學到的東西不屑一顧。還記得日本經濟停滯「不會在這裡發生」的說法嗎?還記得西方專家是如何忽視源自亞洲經驗的重要結構性洞見的嗎?

雖然在短期內亞洲金融危機有慘痛和極具破壞性的一面,但它以奇特的方式讓人們見證了該地區變得更加強大、更加聰明、更加謙遜也更為靈活的過程。讓我們一起期待,西方世界在繼續應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前因後果殘餘影響的同時,也能夠遵循亞洲的這一足跡。

編輯:林一丹、格根坦娜

翻譯:王忠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亞馬遜壟斷丨印度改革丨知識付費丨倫敦金融城

美國青少年丨專訪馮君藍丨teamLab丨瘋狂音樂節

......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求職面試時被問及此前的工資狀況,該答不該答?
德國建「大選防火牆」,為防止俄羅斯黑客興風作浪
中國香港股市和中國小盤股命運發生分歧
打破「甜甜圈」格局——如何解決底特律城市中心衰落問題?
跟死氣沉沉的工作日沒什麼兩樣,你的周末去哪兒了?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

您可能感興趣

金融危機10周年,華爾街一位銀行家分享了他學到的25個教訓
北斗火光照亮大西北!當年花20億買教訓:讓18個國家後悔莫及
華為困境,30年前這個國家已經買過教訓
鄭永年:《日本第一》40年及對中國的教訓
1979年,中國為何一定要教訓越南,鄧小平說了3個理由,遠見
堅守42天,卻被美國100小時拿下,這場戰爭給了中國一個教訓
曾霸氣拒絕4年7000萬隻要頂薪,今僅拿350萬,諾埃爾的教訓有點慘
16億的教訓!韓國百貨大樓倒塌,20秒壓死502人
西沙海戰,此人支持中國教訓南越,16個月後下了個指令,讓人寒心
小國揚言「教訓」中國,5000人剛上戰場,3500人瞬間覆滅
此國:我軍士兵勇猛,派5000人教訓中國,剛上場被滅3500
房維中:20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教訓
吸取當年10nm跳票的教訓,英特爾承諾2021年推出7nm產品
我國軍隊2名士兵站崗,為啥只有1把槍?20年前教訓太慘痛
耗資1680億美元的昂貴教訓,美國在越南戰場被一巴掌打醒
裁員2000人,滴滴的百億美金教訓
5年1.48億沒有白拿,他砍下35+12+11+4,還將狀元教訓得服服帖帖
恆大進攻新領域,入場券16.5億,萬達卻花2500億買教訓
馬斯克花4000萬美元買了一條教訓
美軍總結近20年來六大教訓,第六條讓國人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