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胡爸爸講中國歷史:戰國七雄(下)

胡爸爸講中國歷史:戰國七雄(下)

戰國後期形勢圖

6、燕國和齊國的插曲

在秦國遠交近攻的戰略下,齊國沒有了戰爭的威脅,但作為東方的大國,他很快不安分起來。燕國國君姬噲(kuài)憧憬堯舜禹的故事,把君位禪讓給了燕國國相子之(這可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有依據的、當事人自願的禪讓),這導致了燕國的嚴重內亂,齊國趁機出兵,幾乎攻佔了燕國全境。但在燕國人民的反抗下,齊國不能站穩腳跟,於是搶掠一番後離開了燕國,這使得燕國人極為仇視齊國。除了攻打燕國,齊國還侵犯了韓國、魏國,並且把宋國滅掉了。

齊國有實力是不假,但這樣做是不明智的。秦國暫時對齊國友好,無非是想騰出手來專心對付趙魏韓,齊國袖手旁觀也就罷了,他不該在人家背後捅刀子。齊國的所作所為激怒了各國,後任的燕昭王看時機成熟,派燕國國相樂毅聯絡了趙魏韓秦,聯合討伐齊國。

燕國本是七雄中最弱小的國家,但在高人的輔佐下仍然能製造奇蹟。樂(yuè)毅在歷史上是與管仲齊名的名臣,原因就在於他幫助燕國在重大的動亂中快速恢復,並向超級大國齊國進行了復仇。

齊國在五國聯軍面前一敗塗地,樂毅緊追不放,半年之內攻佔齊國70多座城池,幾乎佔有了齊國全境,大家看題圖,當時齊國就剩了即墨城那一小塊地方。

樂毅攻不下即墨,因為守城的是另一位名將田單。田單一邊固守城池,一邊派人去燕國傳播謠言,說樂毅半年攻下70多城,而小小的即墨三年還打不下來,這是因為樂毅有私心,想在齊國自立為王。燕王果然相信了,派人換走了樂毅。田單又假裝要向新將領投降,於是燕軍都懈怠了。

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田單派人偷偷把一千多頭牛拉到城外,在牛角上綁上尖刀,牛尾巴纏上乾草並點燃,牛群受到驚嚇,發瘋一樣沖向燕軍,燕軍大亂,齊軍趁勢追殺,一舉恢復了齊國被攻佔的所有國土。這就是有名的火牛陣。火牛陣的故事很精彩,但不一定是真的,因為現代戰爭中多次有人嘗試這個辦法,但結局都是火牛在自己的陣營里亂跑亂撞,而不是沖向敵人的陣營。

齊燕的戰爭成就了樂毅和田單的大名,但卻進一步削弱了東方六國的實力,實際上是幫了秦國的忙。

7、長平悲歌

到了戰國後期,能與秦國在軍事上相抗衡的,就剩了趙國。趙武靈王時期開展了名為「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比商鞅變法晚了50年),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地區的軍隊以戰車和步兵為主,而趙武靈王在與北方少數民族作戰時發現,對方以騎馬射箭為主要戰術,速度快、靈活、殺傷力大,於是也大力發展騎兵。中原人騎馬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衣服礙事。

這幅畫畫的是孔子的弟子,他們都是戰國人,其中最左邊的子路以勇武著稱,曾帶兵打仗。他們穿的衣服都差不多,長袍大袖,這要是上馬還不得絆個跟頭。大袖子射箭也不方便,射一支箭得挽半天袖子。而胡服則是窄袖,下身短袍,穿褲子,這樣騎馬就方便了。

通過胡服騎射,使得趙國建立了一支強大的騎兵,足以和秦兵抗衡。秦國與六國的決戰註定要在秦趙之間展開。

秦國在一次攻打韓國的戰役中,把韓國南北方的國土分割開來,北方的上黨郡孤立無援,決定歸附趙國。對趙國來說,上黨這個地方可以在韓國,不能在秦國,因為它距離趙國國都邯鄲實在太近了,於是接收了上黨。到嘴邊的肉又沒了,秦國對此極為惱怒,立即大兵壓境,定要把上黨吃掉。

趙國派廉頗出戰。廉頗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還有白起、王翦、李牧),此時已是老將軍。秦趙雙方對峙在長平這個地方,廉頗明白秦軍戰鬥力極強,而且氣勢正旺,不能硬碰硬,於是選擇高地紮營,拒不出戰,一守就是兩年的時間。秦軍長途奔襲,運送糧草路途遙遠,拖得太久對他們是不利的。於是秦國派出間諜到趙國散布謠言,說廉頗太老了,躲在營壘里不敢出戰,秦軍不怕他,真正害怕的是年輕的趙括將軍。

趙括是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他熟讀兵書,出口成章,是趙王的愛將。趙王聽信了謠言,決定派趙括替換廉頗。但趙括雖然理論精通,卻沒有實戰的經驗,他的媽媽親自來找趙王,請他收回成命,說趙括不能擔當這樣的重任。但趙王一意孤行,終於撤回了廉頗。此時廉頗守長平已近兩年,正是醞釀反攻的前夜,可憐功虧一簣。後人有詩吟詠這段歷史:積雪如山夜唱籌,廉頗為趙破秦謀。將軍老去三軍散,一夜青山盡白頭。

秦國聽說此事,也立即換將,他們換來的是秦國如日中天的名將白起——從未嘗過敗仗的常勝將軍。白起來到前線實際指揮,但不準手下泄露他到來的秘密。他要引誘年輕氣盛的趙括犯錯誤。

趙括果然實施了主動出擊的戰術,親自帶主力出戰。白起命令秦兵假敗,引誘趙括深入秦兵陣營,然後在兩側突然派出精銳騎兵,飛快繞到趙軍主力的身後,切斷了他們與大營的聯繫,並對他們實施了包圍。

秦王聽說趙軍主力被圍,明白最後的決戰就要到來了。他親自來到前線督戰,下令徵調全國15歲以上男子全部開赴長平。持續兩年的長平之戰從一場平常的戰役終於演變成了戰略決戰。

趙軍主力被圍四十多天,箭盡糧絕。在秦軍的死守之下,趙國援軍和糧草無法到達。無奈之下,趙括親自率軍突圍,不幸被秦軍亂箭射死,趙軍主力全部被秦軍俘虜,史書稱有40萬人之多。

這四十萬人怎麼辦?放他們回去?趙國又恢復了實力。把他們留下?秦軍經過兩年苦戰,自己都快吃不飽飯了,拿什麼養活這些人?萬一這些俘虜群起反抗,秦軍能不能控制住?這是放在白起面前的一道難題。左思右想,白起下了最後的決心。我願意將那天還原為一個冷雨凄凄的夜晚,白起秘密傳下軍令,秦軍用欺騙的手段,將幾十萬趙軍分撥引誘至山谷,全部殺死或活埋,僅留下240名未成年士兵回趙國報信。

兩千多年後,我們彷彿仍然聽到噩耗傳到趙國後,那響徹全國的悲痛哭號——從此幾十萬個家庭失去了丈夫、兒子、父親、兄弟。

長平之戰讓我們看到戰爭最殘酷、最醜惡的一面。

8、天下歸一統

長平之戰後,六國已經基本上失去了與秦國抗衡的能力。這時的秦王是秦昭襄王,秦始皇嬴政此時剛出生不久。

嬴政是秦昭襄王的曾孫,秦昭襄王活了75歲,在位56年,是戰國任期最久的國君,他的兒子秦孝文王(安國君)做了很多年太子,他當太子的時候,最喜歡的妃子是華陽夫人,可是華陽夫人沒生兒子,這時,一位叫呂不韋的商人想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計劃。

呂不韋在趙國做生意,認識了安國君的兒子異人,異人是安國君很多個兒子中的一個,並不被安國君重視,於是放在趙國做人質(戰國時各國都要讓本國的公子去別國做人質,是一種國際慣例)。呂不韋認為異人奇貨可居,決定做一筆風險投資,他以異人的名義送了大量貴重禮物給華陽夫人,表達對華陽夫人的敬愛之情。華陽夫人於是對異人留下極好的印象,收異人做了乾兒子,並說服安國君讓異人做繼承人。安國君即位成為秦孝文王,可是三天後就病死了,於是異人即位,成為秦莊襄王,呂不韋的投資終於獲得回報,而且回報極高——秦莊襄王任命他為相國,並封侯賞地。秦莊襄王在位三年,接替他的就是嬴政。

掃滅六國的輝煌戰績是嬴政完成的,但功勞應該更多的算在他的太爺爺秦昭襄王頭上,是秦昭襄王將秦國打造成了最強大的國家,掃滅六國,是順理成章的遲早事。

掃滅六國之戰從公元前230年開始,第一個目標是近在咫尺而又不堪一擊的韓國。第二個是趙國,趙國雖經長平之戰的打擊,但仍有一定實力,並且崛起了另一位名將——趙牧,趙牧屢次大敗秦軍,令秦國無法在戰場上取勝,轉而故伎重演,又施展了反間計,令趙王殺掉了趙牧,自毀長城,趙國於是在秦軍接下來的進攻中一敗塗地,隨之滅亡。第三個是魏國,第四個是楚國,在楚國,項羽的爺爺項燕將軍給秦軍造成了極大的麻煩,但最後仍戰死於名將王翦的手下,楚國滅亡。第五燕國,最後輪到齊國,齊王這時才醒悟到過去秦國對自己的好都是假的,但為時已晚。

公元前221年,嬴政在十年之內掃滅六國,一統天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歷史:春秋戰國Ⅰ
中國歷史:春秋戰國
胡爸爸講中國歷史:春秋(音頻3)
胡爸爸講中國歷史:春秋(音頻4)
胡爸爸講中國歷史:春秋(音頻5)
中國歷史上的海軍(下)
中國歷史:周王朝
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五個王朝,秦國僅在第四
唐夫人·說:中國歷史上那些雄霸天下的帝王詩詞(下)
王朝歷史(九)戰國七雄稱王順序梳理
中國歷史故事:楚國滅魯國
《羽柴秀吉說英國歷史》上篇
圖說歷史——「奮六世之餘烈」的秦帝國
【歷史上的今天】中國「兩彈一星」元勛朱光亞逝世
中國歷史上的盛世(五)——貞觀之治
中國歷史上的盛世(四)——開皇之治
三國時期吳國末代皇帝,中國歷史最殘忍的暴君!
兩約間的歷史(七)羅馬帝國
歷史上10大最偉大的超級帝國,唐帝國第四,蒙古帝國第二
中國歷史:從神話到歷史:夏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