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古人如何度炎夏?

古人如何度炎夏?

GIF/149K

文字丨『誰最中國』 圖片丨來自網路

入伏後,烈日炎炎似火燒,鳴蟬藏身樹隙中,聒雜訊日勝一日。驀然轉至室外,熱浪便鋪天蓋地圍來,汗輒濕衣。每每此時,恨不能空調隨身、自帶涼氣。於是暗忖:既無空調,且無電風扇,幾千年的時間裡,除了扇扇子,古人都是如何度過炎夏的?

銅冰鑒

1977年出土於曾侯乙墓

銅冰鑒內部構造圖

明代白銅冰桶

清代掐絲琺琅蓮花紋冰鑒

清代萬壽無疆紋瓷冰鑒

儲冰大約是出現最早、沿用時間最長的度夏避暑舉措。

有史記載的儲冰,最早可追溯到周朝。據《周禮·天官·凌人》記載:專門負責斬冰儲冰的官員叫「凌人」。到了夏天,周天子會舉行隆重的典禮,按功勛爵位把藏冰賞賜給官員們解暑,以示天恩。

先秦時,各諸侯國君開始儲冰,同時出現盛放冰塊的器物冰鑒。《詩經·七月》中「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說的就是此事。

到了漢代,皇宮裡有了專門避暑的地方,叫清涼殿。清涼殿又叫延清室,據《三輔黃圖》記載,皇室以水晶為盤,將冰塊置於盤中,分放殿內各處,《漢書》誇張說「清室中則中夏含霜也。」

再往後到唐宋時,藏冰已不限於官方,民間也出現了夏季買賣冰塊的商業活動。伴隨著儲冰的發展,宋元時,我國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冷飲。

唐章懷太子墓壁畫

侍者手捧酥山

長安南里王村唐墓壁畫

食酥山消夏

宋人市肆間賣冷飲

冷飲,古稱冰食,《楚辭》中就有冰鎮糯米酒的記載。

唐朝時,食用最早的冷飲「酥山」來消夏的待遇,只有皇室和官員享有。

到了宋朝,坊肆中已有各類冷飲出售。據《東京夢華錄》、《夢粱錄》、《武林舊事》等記載,北宋有砂糖冰雪冷元子、涼水荔枝膏,南宋有雪泡梅花酒、冰綠豆水等。

元代時,皇室以果汁、牛奶和冰塊,發明了最早的冰激淋「冰酪」。義大利人馬可波羅來中國後,忽必烈賞賜了他一支冰酪,馬可波羅回國後念念不忘,根據記憶做出了山寨版的冰酪。後來,這一技術被法國人買走,再後來,被英國人加以改造,冰酪就成了我們現在吃的冰激凌。

唐人宮樂圖

唐含涼殿復原圖

漢朝時,出現了最早的人力風扇。《西京雜記》中記載:「長安巧匠丁緩作七輪扇,大皆徑丈,相連續,一人運之,滿堂寒顫。」

到了唐朝,能工巧匠將人力風扇改裝為水力風扇。《唐羽林》中記載說,唐玄宗在含涼殿召見大臣,寶座後有水力帶動的風扇產生涼氣,而且還把水引到天花板上再灑下來,「四隅積水成簾飛灑」,其清涼自不必言。

北宋定窯孩兒瓷枕

南宋青白瓷仕女枕

明代青花瓷枕

瓷枕,也是古人消夏的一種涼物。

夏天,儲冰得到廣泛應用後,古人還將冰塊放入瓷枕內,以獲取更多清涼。此外,古人還有竹製的竹夫人,睡覺時抱於懷內取涼。

除了這些,扇子以其輕便,自然是古人外出時的不二選擇。

清代外銷摺扇

明代文徵明《木徑幽居圖》

明代文徵明《蘭亭修契圖》局部

雖無空調,又沒有網路,古人的夏天也過得豐富多彩。

攜童約友入山,對清風奏一曲,琴聲幽幽;或曲水流觴,唱和詩詞,與山水同樂。

避暑歸來,便「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醉卧長松,看罷長河落日,夜晚友人未來,便「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若是第二天實在太懶,不願出遊,便「盡日坐復卧,不離一室中。」

元代劉貫道《夢蝶圖》局部

元代劉貫道《槐蔭圖》局部

收藏新視界

在追求藝術品位中,讓財富增值!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與藝術 的精彩文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的下一句是什麼?99%的人都記錯啦!
古代風俗小畫100幅,收藏起來慢慢看!
三十位大師書法,有范兒!
請不要和兒女住在一起,一夜間刷爆朋友圈!
國畫牡丹寓意大全!

TAG:生活與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古畫中的「避暑良方」,看古人如何度過炎炎夏日!
古畫中的「避暑良方」,看古人如何度過炎炎夏日
從《紅樓夢》看古人如何度過炎炎夏日
古人如何度過炎炎夏日?除了冰塊,唐朝女子的避暑方式最惹人注意
炎炎夏日,如何讓貓主子舒適度過夏天呢?
沒有空調的炎夏,古人是如何消暑的?
炎炎夏日如何養生?
炎炎夏日,古人如何度過?原來冰激凌和碳酸飲料都是咱老祖宗發明的!
炎炎夏日,古人消暑神器哪家強?
炎炎夏日,如何讓寶寶遠離中暑?
炎炎夏日如何保護你的手錶?
炎炎夏夜,如何睡個好覺?古人有妙招
炎炎夏日,動物們都是如何避暑的?
中國古代沒有空調,如何度過炎炎夏日:「竹夫人」讓男人愛不釋手
炎炎夏季,你是否也喜歡這種清新復古風呢?
炎炎夏天,蓮荷正夜,看看清人如何表達
炎炎夏日,如何調出清爽人像照片?
炎炎夏日,去寺院禮佛應該如何著裝才如法?
炎炎夏日如何擺脫痘痘、粉刺?
炎炎夏季,如何讓寶寶避免空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