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絕非庸才,長平之敗實乃國力不如大秦
長平之戰圖
提起長平之戰,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趙括的紙上談兵,趙孝成王的昏庸無能等等。其實,趙括絕非庸才,趙孝成王也絕不是昏庸無能的君主。長平之戰的失利,實乃趙國國力遠不如秦國國力所致。
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爆發時,秦趙兩國都沒有想到這會是兩國的戰略決戰。而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增大,兩國開始不停的向前線曾兵,這就使得後勤補給變得非常重要起來。我們一般認為,長平離趙國近,趙國的後勤補給應該強於秦國。其實不然,戰爭開始之後,秦國就召集百萬青壯,疏通渠道,讓秦國可以直接從水路運糧,其運糧甚至比趙國更快,更暢通。而趙國卻相反,開始並沒想到變成持久戰,開戰不久就糧草匱乏,廉頗拖了兩年,導致趙國國內已經陷入無糧可食的局面。再加上,當時的各國畏懼秦國,又都不敢援助趙國,使原本就國力不如秦國的趙國,更加雪上加霜。
紙上談兵
很多人說趙國用趙括換掉廉頗,是趙孝成王中了秦國的離間計。其實小編到覺得,趙國換將不是中了什麼離間計,而是趙國的無奈之舉。
趙孝成王絕不是大家認為的那樣,是一個昏庸無能之君,縱觀其一生,還是一個比較有作為,有能力的君王。而趙括,更不是無能之輩,他曾幫助其父在不到一個月攻下齊國麥丘,就足以說明其相當有軍事才能。不然,趙國也不會把這麼重要的戰役讓趙括指揮。
長平之戰
趙括接替廉頗之後,一改趙國的防守態勢,轉而採用主動進攻,絕不是趙括不會用兵,而是有其考慮的。一來,趙軍擅長的就是野戰,而不是防禦戰。二來,趙國已經拖了兩年了,實在是拖不起了。趙國不像秦國,有巴蜀之地,可以源源不斷的向前線運糧。等到趙括接替廉頗時,趙國已經到了國內無糧可食的局面,這也是趙國用趙括替換廉頗的最主要原因。如果再這麼拖下去,就算不被秦國打敗,趙國也會被拖死。所以說,趙孝成王用趙括替換廉頗,就是讓他去長平速戰速決,儘快結束戰爭。
長平之戰最好的辦法就是拖,但趙國偏偏又拖不起。那麼等待趙國的,也就只有失敗的命運了。


※白起戰力不如廉頗?長平之戰秦王為何不直接派出白起?
※白起的長平之戰 白起坑殺40萬降卒是真的嗎
※如果趙括沒有代替廉頗,長平之戰白起能殺40萬大軍嗎?
※秦趙長平之戰的導火索-華陽君馮亭
※長平之戰,假如趙國不臨陣換趙括,廉頗能守得住嗎?
TAG:長平之戰 |
※長平之戰,趙國將領如果不是趙括,秦國能夠贏嗎
※長平之戰失敗不在於趙括
※如果趙括之母將他打死,趙國還會有長平之戰的慘敗嗎?
※趙國在長平慘敗,趙括只是背鍋的,原因在於國人太愛經商了
※趙國在長平慘敗,趙括只是背鍋的,原因在於其國人太愛經商了
※秦國趙國長平之戰廉頗為何寧願被撤職也不出戰?趙括證明他是對的
※趙括之敗,實敗於秦有戰略,趙卻只「應激而對」
※沒有趙括,長平之戰中趙國能取勝嗎?
※沒有趙括,長平之戰中趙國能贏嗎?
※長平之戰趙國必敗,趙括淪為史上最慘背鍋俠
※長平之戰,趙括真敗於無能嗎?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戰敗?原因不在趙括,這個才是關鍵
※長平之戰國君無能,趙括淪為史上最慘背鍋俠
※長平之戰如果趙國不用趙括替換廉頗會怎樣?
※長平之戰趙國戰敗主責不在趙括;淮海戰役蔣介石因同樣的錯誤失敗
※秦趙決戰長平之趙括為將,歷史的必然!
※長平之戰只是趙括的錯嗎?趙王如果聽他的話,是肯定能戰勝秦國的
※長平之戰是白起太神,還是趙括太弱,史官:國力的局限性!
※中國故事:長平之戰我們都誤會趙括了,他才是最大的背鍋俠
※長平之戰輸掉不怪趙括?揭秘歷史上趙國兵敗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