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讀河南:豫言傳奇

解讀河南:豫言傳奇

河南,歷史上曾稱為豫州,故簡稱豫。4500萬年以前,就已有早起人類活動的跡象;50萬年以前,類人猿開始繁衍生息。這就說明,群體和個體及個體與個體之間必會存在藉助形體或者聲音的東西來進行溝通交流,可以說語言的誕生已經處於萌芽狀態。4000多年以前呢,在河南的鄭州附近開始建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這就更能說明,語言在這個時候處於雛形階段,基本運用於生活中來,人與人之間應該有了相對比較豐富的表達手段,無疑語言(聲音)是最合乎情理的工具,這個階段,準確地來說應稱之為華夏語。待到商朝,甲骨文的出現,語言和漢字已經完全融合,是河南話真正形成的基礎,也是河南話真正成為統治階層的官方語言的前提。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為南宋以前中國曆朝歷代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河南話基本形成全國通用語言。上至九五之尊的皇帝,下至平民百姓,所使用的都是河南話,即豫言。歷史的車輪行駛到唐宋時期,中原的地位更加凸顯,以中原為核心向四周省份蔓延的國域基本形成,雖也有什麼春秋戰國、東漢西漢乃至五代十國等,最終還是統一且以弘揚華夏文明為己任的國家建立,語言在其間起著很大作用。語言也是隨著文化的發展而不斷進步和擴展的,從《詩經》中我們可以看出上古語言的脈絡,從楊胸的《方言》里我們可以追尋到河南話最初的形態……以此種種,奠定了豫言的基調,後又隨著朝代變幻,使得豫言更為豐富。

宋朝的建立,定都於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一代),基本秉承了豫言整體的發展框架、發音傳統等,被趙氏皇朝定為國語,隨之在以黃河長江流域大力推廣。當然,這一時期的發音方式與現代還是有所區別的。這不止是各民族之間融合的結果,更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文明與文明的碰撞,文化與文化的對接等造成,這也說明,豫言的發展史也是多姿多彩的,這是語言研究者去關注的話題,在這裡暫不去討論太高深的理論。筆者曾在網路上搜尋一段當時宋時代對豫言的發音,聽了好幾遍都有墜入雲里霧裡之感。有時忍不住去想,宋代那些大文豪如蘇軾、歐陽修、王安石等,他們又是如何使用豫言的呢?答案只能靠猜測,但必須說明的是,和現代肯定有大不同,一些字詞的發音肯定不會按照現代所規定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的讀法,那只有藉助如《古代漢語》去研究了。

豫言的普及,功在宋,也毀在宋。宋之後,元朝建立,疆域進一步擴大,使得豫言在發展中開始變得分裂或者說偏離,或者說統治者的需要被改造,根據區域不同,語言在發音上逐漸脫離原來的味道或者說是道路,進而形成不同的方言。真正的豫言,也在不斷地進化,逐步形成了三種模式的方言,一是以南陽一代為主,二是以安陽焦作一代為主,三則是河南鄭汴洛(鄭州開封洛陽三市)為主的剩餘區域,這三種方言在溝通中近乎吃力,接近或相似,卻不能好好地交流。而開封片區,在筆者看來,發音更接近於普通話(北京話),特別是對一些物品的稱呼,與書面語毫無違和之感。在對外所介紹的豫言,其實也是以鄭汴洛為主的河南話為基準的,因為改變聲調後,也算是相對標準的普通話了。當然,河南人口龐大,使用河南話的人眾多,作為一種方言其實更是一種語言,魅力還是無限的。出門在外,聽到鄉音,陡生一份別樣的親切。

豫言的俗話和俚語,更有一番味道。小時,家長們教育不好好讀書的孩子就會說「種地不用學,人家咋著咱咋著」,樸素之中也蘊含著生活的道理,其實也包含很大的學問在裡面,也並非對文化的不重視,只是變著法兒說還是要認真對待做任何事情。當然,罵人的話也有,洛陽的「信球」,開封的「龜孫」,不懂的就會被人說是「不精細」。粗俗和文雅,在豫言里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往往是並存的,就像反義詞一樣,總能在詼諧之中找出一點幽默感來。還有很多。

只有真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才真正理解豫言,也才會真正愛著豫言,更好地推廣豫言。豫言,是文化,是歷史,是傳承,是未來!是河南人的專屬標籤,是河南人賴以生息的根源,是河南人的天和地,是河南人的根!

本公眾號發文欄目設置如下:

『錦書』有關愛情的原創文字。

『錦瑟』原創現代詩歌。

『織錦』原創小說。

『集錦』原創攝影展示。

『錦歌』原創歌詞。

『恆品』原創美文。

『恆語』原創非虛構文字,主打懷舊、親情。

『恆度』原創評論,詩評、書評、影評等。

『守恆』記述幼兒成長瞬間及家庭教育話題。

『恆言』社會熱點話題討論,行業痛點難點解析,專業策劃錦囊展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錦書恆言 的精彩文章:

現代男女社交方式之假大空

TAG:錦書恆言 |

您可能感興趣

北京史話之康乾勝境:解讀香山靜宜園
《西遊記》寓言的解讀
從歷史方面解讀,南京為何被稱為「徽京」?
解讀山東方言「已就」
河曲:娘娘灘傳說的歷史解讀
《南極之戀》解讀
吳仲堯:解讀清明上河圖
驚世奢華:解讀滿城漢墓
洛陽墓誌傳奇||北魏南梁 來往自由——《元延明墓誌》解讀
解讀南海Ⅰ號:打撈篇
關於解讀《西遊記》
南懷瑾:解讀《參同契》萬古丹經王
錢穆:解讀王陽明《傳習錄》
展覽解讀:朝陽北塔的歷史變遷
蒙古滅南宋地理解讀
解讀漢玉辟邪三寶:剛卯、翁仲、司南佩!
文物解讀《西遊記》:二郎神與《搜山圖》
文物解讀《西遊記》:從孫悟空的「弼馬溫」說起
虞雲國:解讀兩份南宋告身
解讀西周龍紋玉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