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以孝治天下」:尋常的孝道 不尋常的《孝經》

「以孝治天下」:尋常的孝道 不尋常的《孝經》

導讀

《孝經》不過兩千字,卻廣泛為人傳誦,連帝王將相都愛不釋手。「以孝治天下」奠定了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塑造了中國人的孝德。它神奇地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直到今天還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先秦時期是中國文化奠定基礎的時期,由於諸子百家的爭鳴,中國學術迎來了第一個繁榮期。無論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都爭相在大變革的時代宣揚自己的學說,力求為這個時代所用。因此,先秦時期也奠定了許多中華文化的必備原典。

有一本書,雖然內容簡單,不過兩千字上下。但是它卻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塑造了中國人孝的美德。

它弘揚孝道,教我們去做一個孝順自己父母的人,卻不僅著眼於此,還希望每一個懂得回報父母恩情的人,在社會上也能做一個優秀的人、成功的人。

遍觀整個先秦歷史,沒有第二部書去專門把一個德行挑出來專門論述。這就是《孝經》。

這本書出現之後,被大家廣泛傳誦,連帝王將相都對這部書愛不釋手,在國內推行「以孝治天下」的政治,按照它所說的話來做。

這部兩千字的書,竟然神奇地奠定了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政治思想,在今天還發揮著獨特的作用。這部書究竟有什麼秘密呢?

在戰國末期,黑暗的世界裡透出了一絲曙光,新的局面就將到來。思想家們對結束戰亂、馬放南山的和平生活無比的期待,也明白將來的社會會與邦國林立的夏商周三代有所不同——這就是人們期待的「大一統」時代。

如何讓這個統一的新時代長久的安定下來,讓人們享受太平盛世的快樂,也延續統治者們長久的統治呢?學者們想到孝道,這個人們都會重視的品德。

如果我們把對待自己父母的那種孝道與感情,用到社會交往上,自然就會與人友好、善良、忠誠。

如果有人不懂得孝順自己的父母,我們就苦口婆心的勸他,孝順自己的父母有各種各樣的好處,是不是更多的人就會變得慢慢有德行呢?

如果政治家宣揚孝道、踐行孝道,百姓也會受到這種德行的感染,我們的世界才能越來越美好。

出於這樣的想法,學者們總結孔子、曾子的思想,結合當時社會的背景,模擬了一個孔子與曾子對話談論孝道的故事。

這個故事,不但講給庶民百姓聽,還說給帝王將相、卿士大夫聽,苦口婆心勸大家孝順自己的父母,勸為政者以孝治天下。

這樣,這部對中國影響深遠的《孝經》就問世了。

它究竟說了些什麼道理,又有哪些精彩之處呢?在接下來的系列文章中,筆者會帶領大家走進《孝經》的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明辨是非 防微杜漸:《春秋》的經世之用
情貴淡 氣貴和:梁漱溟先生的做人養生智慧
看康熙朝名臣教你如何寫出一手漂亮的書法
古今背書方法:讀經學子必知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孝經》:古代為何推崇以孝治天下?
漢、唐、宋以孝治天下,元朝何以治天下?
以孝治天下,朱壽昌的故事反映了古代社會的什麼問題?
古人以孝治天下,當今社會,孝子為何卻越來越少?
孝行天下——「以孝治家」在行動
朱元璋以「以孝治天下」,有人做事自以為孝感動天地,結果很悲催
三國雄主,以孝治國,卻故意害死親爹
三國一統之後,晉朝司馬氏竟敢「以孝治天下」,憑什麼?
以孝治國的朝代,女人都有些喜歡權力
自古王朝以孝治天下,元朝是個例外
我大商朝以孝治國
它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精華 康乾盛世「以孝治天下」的代表
全國以孝治家,幸福萬家感恩團拜會在北京國子監隆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