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辛棄疾和陶淵明的異代基友情

辛棄疾和陶淵明的異代基友情

鷓鴣天·讀淵明詩不能去手,戲作小詞以送之

晚歲躬耕不怨貧,只雞斗酒聚比鄰。

都無晉宋之間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載後,百遍存。

更無一字不清真。

若教王謝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塵。

辛棄疾是陶淵明的迷弟。

在稼軒現存的六百多首詞中,描寫陶淵明的佔據很大一部分。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那首,「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

我在讀稼軒詞的時候,經常看到淵明、停雲兩詞。想來,稼軒是著實喜歡陶淵明的。

辛棄疾VS陶淵明,隔空尋知己,二三子,已足以。

稼軒頗喜淵明,我頗喜稼軒,所以在很多時候,我甚至覺得,文化和思想這種東西真的是能夠隔空尋知己的。不管隔了多少年,也不管時光荏苒,不管是哪個朝代,處於什麼樣的境遇,縱然隔了千年萬年的時空,也能在過往的歲月中、泛黃的詩詞中,前人留下的點滴字跡中,尋找無處不在的知音。

詩詞,真的是很神奇的東西。

正如今天推送的這首鷓鴣天,便是稼軒讀陶潛的詩,無法自拔,便為他寫下了這首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也有那種感覺。在稼軒所有的詞中,我最喜歡的,莫過於那首《賀新郎·把酒長亭說》。一首詞之中,鮮少讓我每一句都驚艷無比。而這首賀新郎就做到了。第一次讀到,除了驚艷,便是震撼,那是一種靈魂的震撼,讀的時候只覺得靈魂顫抖,無法思考,也想不明白,為什麼稼軒能寫出這麼好的詩詞。稼軒讀陶潛的詩讀到入迷,我想,我讀稼軒詞讀到入迷,隔了上下幾千年,大概,心境都是一樣的。

只是我現在所處的時代,並不是以詞傳情,以詩傳情的古代。在詩詞只是小部分人愛好的今天里,也少了許多的唱和,有時候會覺得很遺憾。但細細想想,大約也正是因為時代的發展,才會由《詩經》那樣的著作,演繹成古詩十九首那般的生澀詩詞,以及唐代頂峰的詩歌盛會,而後演化成宋代前無古人的詞作,再後來便是元曲,明清小說等等。時代在發展,文化也在傳承中發展。這麼想想,好像也沒什麼可遺憾的。

好像跑題了,接下來賞析這首詞。這首鷓鴣天小令,是稼軒專門寫給陶淵明的。稼軒一生的詞作中,涉及到陶淵明的詞有很多。單獨寫給陶淵明的,這首算是其中之一。

晚歲躬耕不怨貧,只雞斗酒聚比鄰。都無晉宋之間事,自是羲皇以上人。這兩句翻譯過來就是,陶淵明晚年安於清貧,淡然閑適,每天以薄酒淡飯相邀鄰家。他鄙夷晉宋年間的雜亂之事,嚮往淳樸的上古生活。

晚歲:晚年。躬耕不怨貧:躬耕田園,安於清貧。晉宋:陶淵明生活的時代。羲皇以上:淳樸的上古時期。

千載後,百遍存。更無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謝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塵。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千百年後,他流傳下來上百篇詩作,沒有一個字不是清新純真的。就算是柴桑的塵土,也遠遠比王、謝兩家的子弟高潔。

清真:清新純真,形容陶淵明的高風亮節。王謝:東晉時期王謝二家是大家族,其子弟以儒雅瀟洒著稱。王謝之中,謝家有謝安,謝玄、謝道韞、謝靈運、謝眺等風流人物。王家有王導、王羲之、王獻之等等。在當時是非常顯赫的名門望族。劉禹錫有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柴桑:陶淵明的故鄉。晚年歸耕後也在柴桑。

從整首詞來看。上闕寫的是陶淵明歸隱田園的恬淡和閑適,以及出世的淡泊寧靜。而下闕,則從他的詩作,以及高風亮節的品格著手,更與王、謝二家的子弟做對比,突出淵明的品格。

辛棄疾讚頌陶淵明,是以一種迷弟對愛豆的心態。所以,我就時常在想,陶淵明到底做了什麼?讓辛稼軒這麼愛慕?隔了好幾百年也隔空示愛什麼的?辛棄疾,一個退伍老兵,賦閑在家,整天長吁短嘆,恨生不逢時。陶淵明,一個愛咋咋地歸園田居的古怪老頭,粗茶淡飯我自享樂。這兩個人,共同之處似乎並不太多。

但細細想來,卻也能明白辛棄疾的心態。他喜歡陶淵明,大概可以從三點來窺探一二。

第一點:很簡單。陶淵明是真正的陶淵明,而稼軒則是詩詞里的陶淵明。陶淵明生活的時代,和辛棄疾生活的時代相差甚遠。而陶淵明的性子也與辛棄疾的性子相差甚遠。他們兩個,一個出世,一個入世。也恰恰如此。辛棄疾在現實生活中抑鬱不得志的時候,便在心底尋一個桃源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他能盡情發揮才能,保家衛國。

第二點:稼軒是個文人,卻不是個迂腐死板的文人。他更是個武將。乍看來,他和隱士的陶淵明沒什麼特別大的關聯。在稼軒的詞里,他把陶淵明和自己比作諸葛亮,但他們兩個都當不成諸葛亮。稼軒不是普通人,他喜歡的人,自然更不是普通人。以稼軒那張狂的性子,能入得了他的眼的,怕是這世上也沒幾個。陶淵明恰好就是其中之一。稼軒擁有經天緯地之才,同樣,陶淵明也擁有經天緯地之才。而他們兩個,又恰好都得不到重用。這一點,縱然是隔了許多年,也能產生強烈的共鳴。

第三點:世人都道陶淵明愛深山,愛採菊東籬下的悠然,其實不然。若不是對現實太過失望,誰會放任滿腔熱血與才華歸隱深山。他骨子裡,大概還留著一腔熱血。這一腔熱血,在陶淵明的字裡行間隱隱呈現。稼軒,透過陶淵明恬淡的字眼,讀懂了他在詩作背後隱藏的情緒,從而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一家之言,點評不到之處,請多包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生最愛辛棄疾 的精彩文章:

TAG:一生最愛辛棄疾 |

您可能感興趣

異代遺民的堅守——傅山與紫禁城的三次交集
我是孩子的媽媽還是姐姐?同宮異代的倫理糾結
六一詩訓:千秋一灑淚 異代不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