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年級媽媽談幼小銜接,上不上學前班不是關鍵,關鍵點都在這裡

一年級媽媽談幼小銜接,上不上學前班不是關鍵,關鍵點都在這裡

哲學家盧梭認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孩子當孩子,人生的各個時期都有它自身的價值。就好比近年來日益升溫的「幼小銜接」,這個階段雖然不長,但有它的特點和規律。文話童心群里的都都媽去年剛剛經歷過這個階段,曾發表過一篇自己的心得。今年,我們再次邀請她,在回顧去年陪伴孩子做好銜接的基礎上,結合一年來小豆包的成長,為年輕的爸爸媽媽們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如她所說,幼小銜接不僅是對孩子的考驗,事實上也是家長們的集體成長。

學前班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孩子到底要不要上學前班,這是困擾一些家庭的抉擇。某位教育大V說「學前班發展到今天,不但不能讓孩子們在智力、習慣、創造力等方面上一個台階,反而在這些方面形成阻礙,已經變成了正常學制教育的『骨質增生』,這個多餘的東西本該切掉。」我理解,她所呼籲的是弱化學前班對幼小銜接的決定作用。

作為一名小豆包的媽媽,用一年的時間來觀察班裡孩子的表現,上沒上過學前班,確實不是影響孩子學習進步和日常表現的關鍵所在。當然,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實際,有的是因為孩子的出生日期趕不上開學季,因此學前班是必然過渡;有的是因為孩子成熟晚,擔心應屆上學跟不上,想上一年學前班打好基礎;還有的因為公立幼兒園啥都不教,家長們擔心孩子吃了學習的虧,所以放棄大班直接送到學前班,這些理由都成立。

歸根到底,學前教育也好、義務教育也罷,僅僅把教育看成是外部效應,認為上了就怎樣,沒上又怎樣,這種認知是簡單粗暴的。決定上學前班或者已經上了學前班的家庭不必多慮,淡化學習內容,重視學習習慣,適當增加孩子課外的玩耍和運動時間,尋找玩和學之間的平衡就好;沒有讓孩子上學前班打算的父母,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一些準備,相信孩子入學後同樣能適應得很好,甚至,更好。

基本素質的銜接

從幼兒園到小學,有幾個非常基本的素質要求需要家長提前有意識地引導,那就是「起得來、坐得住、跟得上」。

先說起得來,重點是作息上的調整。能在家門口上學的孩子是幸福的,讓他們多睡會兒比什麼都強。但事實上許多家庭都要付出半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在路上,加上早餐時段,生物鐘怎麼也得比幼兒園時提前一個小時,並且基本沒有午休的條件。所以從暑期開始,應適當提前孩子入睡的時間,哪怕一天提前5分鐘,通過一些激勵措施,讓孩子改變睡前磨蹭或貪玩習慣。

同時,家長們可以提前儲備一些早餐食譜,畢竟在家用餐是最經濟也是最衛生的,統籌得當的話,時間成本並不高。我們家從叫醒到洗漱,吃完早餐出門,一般在半個鐘頭左右。這段時間裡,我習慣用廣播作為背景音,一方面便於自己了解時事熱點,對孩子而言,也是一種間接學習的途徑。如果不得已需在外就餐,爸爸媽媽最好在開學前提前考察一下住宿周邊或學校周邊的用餐地點和食品安全,哪裡吃、吃什麼心中有數,不至於開學後一通忙亂。

再說坐得住,小學嚴格按照課表排課,課程時間固定,強調課堂秩序,這就要求孩子們不能像幼兒園一樣自由散漫,必須延長注意力時長,且有一定的紀律意識。這需要家長在入學前幫助孩子慢慢樹立時間管理的意識,引導他們分時間段完成不同的事情。

比如,暑假中把一天分成幾個時段,有閱讀時間、休息時間、玩玩具時間、看電視時間、運動時間等等,在一個時間段里盡量不去做其他時間段該做的事情,延長這段時間當中他們的專註力。比如讀一本書,就讓他們一直讀下去,家長尤其是家中的老人千萬不要輕易打斷或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一會兒喂個水果一會兒讓做別的事情。

還要跟得上,尤其開學頭一個月,是孩子建立對學校、對學習第一印象的關鍵時間,如果這段時間裡總是出錯,總是挨批,總是挫敗,總是跟不上,肯定不利於他們對今後學習生活的憧憬和自信。因此,孩子不上學前班不代表家長就能擺出「靜待花開」的姿態當甩手掌柜。推薦一個方法,向身邊高年級的好友家庭借來課本,家長們通讀一遍,對課本的知識點和難易程度有所認知,然後拋開書本,記得一定一定不要照本宣科提前給孩子在家預習一個遍,而是結合自家孩子的年齡和性格,在日常的生活和玩耍中去浸潤式地輔導,讓孩子對教學內容有所了解,有點感覺就行。

注意,最好是知識的鋪墊,而非正式地教授,讓孩子保持學習的新鮮感和節奏感比單純記憶知識點更重要。有的孩子在學前班學的特別用勁,甚至用力過猛,上了學反倒自以為全都掌握了以致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這樣的例子年年都有。我們主張循序漸進,重在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孩子不累,家長不急,這樣的狀態才是最好的。

身體素質的銜接

孩子們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不僅是父母最大的心愿,也是他們能過好長久一生的重要基礎。運動、鍛煉,不應是從幼小銜接才開始,而是伴隨孩子成長過程一直需要引導的生活方式。不過,除了一般的跑、跳、投擲等能力,小學一年級對一些特定的運動項目有達標要求,如果孩子運動細胞不是特別發達,可以適當在學前的一年或半年時間裡,陪著孩子多玩一玩。

比如群里熱聊過的跳繩,這也是我們家當初的一個難點,剛開始協調性明顯不足,對搖繩的節奏和雙腿的配合總是控制不好,很有挫敗感。按照國家體質測試達標要求,公立學校一年級一分鐘跳繩數100個計滿分,且是唯一多跳能加分的項目。我們家的從一個不會到一分鐘122個,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期間也是一波幾折,除了勤加練習,也有科學方法,好在今年文話童心整理了跳繩的專題攻略,各位運動達人紛紛支招(戳鏈接),相信能幫大家少走彎路。一年級體測還有跑步、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等項目,一句話,別看孩子們平時跑跑跳跳比較多,但正規的體育運動並不多,耐力也不夠,需要在生活中適度訓練。

除了運動項目,身體素質的銜接還包括預防疾病和減少傷害。小學老師不是幼兒園保育員,很難有精力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的身體狀況,孩子生病或受傷,不僅影響學業進度,一家人的生活節奏和心情都會受影響,所以父母平時給孩子多叨叨一些健康、安全知識很有必要,比如強調病從口入,飯前便後必須洗手,給他們書包里放一張手絹或者備一些濕紙巾;強調不要等口渴了再去接水喝,在學校至少喝上3杯水;強調認真做好眼保健操,注意坐姿站姿;強調課間玩耍不要打鬧,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身體部位等等。

具體課程的銜接

說了基本素質的銜接,再來聊聊家長們關心的小學課程。國家制訂的教育大綱不是為聰明的孩子打造的,而是普遍適用於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髮育特質,因此只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氛圍,加上有過硬的身體素質作保障,即使學前零基礎,知識的學習最終都能慢慢趕上。結合一年來孩子學習過程中的得與失,跟大家推薦一些實測好用的方法。

語文課

2016年開始,北京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改,先教識字寫字,再學漢語拼音,我很贊成,畢竟拼音相當於漢字的普通話音標,是一套獨立的符號體系,與孩子們之前聽故事、看繪本所積累的文字體系是不一樣的。新版教材尊重孩子的發育規律,先從識讀開始,把生活中的積累運用起來。課本上還有偏旁部首、筆順筆畫等提示內容,對學生們系統建立起漢字學習的體系有較好的輔助。當然,總體要求並不低,認讀字數從過去的198個字增加到了407個,每天還有指定的課外閱讀內容,以擴展孩子的識字範圍。

所以,語文課幼小銜接的第一個建議就是——大量閱讀!

閱讀的基礎是識字,事實上,一般的孩子四五歲開始,都會表現出對識字的興趣,可以幫助他們多留意、多積累「生活中的漢字」。並不建議機械地認讀或是早早地指讀,但是可以接觸,比如把識字卡當玩具,跟孩子一起玩遊戲:1分鐘計時闖關,不認識的叫「過」;或者把卡片鋪滿地,按主題要求來找字,比如找食物、動物、顏色等;還可以蒙上眼睛盲選卡片,然後根據選到的字來組詞造句。遊戲,本就是孩子的第一語言,如果我們想告訴孩子什麼,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玩給他看,而不是說給他聽。

但是需要提示的是,入學後學校老師會要求指讀,為了讓孩子眼到手到心到,加深記憶。我認為早期閱讀不必如此,可以讓孩子看著書本家長講就好,到幼小銜接這個階段(就從這個暑期開始吧)可以嘗試指讀的方法,這對入學後迅速熟悉漢字的間架結構和筆順筆畫有好處。

第二個建議:感受書寫。

所謂見字如面,能寫一手漂亮的字,不僅有助於在校學習,也是受益終身的財富。但真心不提倡太早要求孩子書寫,太小太早了孩子握筆不穩,寫字吃力,寫不好容易產生挫敗感,遇到急脾氣的家長再訓斥幾句,孩子就更加厭惡寫字了。這裡說的是感受書寫,可以買一些田格本,給孩子看一些字帖或書畫展覽,讓他們多看看中國特有的方塊字,講講如何欣賞漢字之美。

等到開學前的暑期,孩子基本也6周歲了,可以用田格本每天或隔天寫三五個基本的漢字找找感覺,同時有意識地訓練一下書寫自己的名字,因為開學三周後一般就會有課堂測試,需要孩子能迅速且美觀地署上姓名。初學寫字期間原則上不用太拘泥筆順筆畫,以免和入學後的要求不一致,重點應該放在坐姿和握筆姿勢上。「頭正、肩平、臂開、背直、腳平放」,這是坐姿歌謠,「拇指食指捏著,中指下面托著,筆桿向後躺著,筆尖向前斜著」,這是握筆口訣,儘管各所學校會有不同,大致意思如此。

第三個建議:練習說話。

說話還用幼小銜接嗎?事實上,中國特色的語文教育,最後出成果就是看誰會說,誰會寫。大學畢業找工作,工作以後論能力,很多場合還是看誰會說,誰會寫。我所謂的練習說話,是指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遣詞造句,會使用完整句式,能清楚生動地描述某個場景,當眾發言時能不忸怩不怯場聲音洪亮。一年級下學期語文開始有小練筆作業,即短作文,我教給孩子「五官式」寫作法,即把你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嘗到的、觸摸到的場景寫出來,再添加一兩句心理活動,內容足夠充實。

幼小銜接時可以多跟孩子玩詞語接龍、繪本複述、家庭故事會、閱讀分享會等,培養孩子當眾說話的習慣和自信,也可以跟孩子有主題地聊天,鼓勵孩子就一個話題表達自己的想法。實踐證明,有了這些鋪墊,入學後無論是班裡自我介紹還是課上回答問題,或者課後跟新同學交往,孩子都能在說話這一關上過渡的更好。

第四個建議:詩文熏陶。

一年級語文課本有唐詩、散文、歌謠、聲律等,均朗朗上口,同樣是吟誦月亮藉以抒懷,新課本選擇的是《古朗月行》而非《靜夜思》,意境更加深遠,還增加了《江南》《風》這樣的美文詩篇。不僅如此,新教材還注重傳統文化的浸潤,比如書本上有孩子們扮演《西遊記》角色的活動畫面,識字環節里還有京劇人物的形象等。

第五個建議:認識拼音。

拼讀是為了更好地識字,而非為了學拼音而學拼音,學會是遲早的事。所以幼小銜接時沒有必要反覆書寫,重要的是留下印象。我們家的做法是把聲母韻母表貼在他的玩耍區域,沒事讓他多掃兩眼,帶著孩子熟悉一下拼音本是怎麼回事(上格、中格、下格),四個聲調的特徵和舉例。

有時我會帶著他玩拼讀遊戲,家長扮演一個聲母,孩子扮演一個韻母,從兩個方向跑到一起並緊緊擁抱,在輕鬆愉快的親子氛圍里,讓寶貝想想應該如何拼讀呢?如果有點吃力或不理解,可以教他「快進播放」法,連貫且迅速發出聲母和韻母,嘴皮子一滑,讀音就出來了,每次這麼玩的時候,孩子都特別開心,一點學習負擔都沒有,大家可以一試。

數學課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老話未必過時。且不說名校初中奧數點招的事實,數學其實跟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往往數學學得好的孩子,邏輯性和統籌性也會更強,因為數學的本質是一種思維訓練,是一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

1. 生活中的數學啟蒙。

許多家長一上來就讓學前的孩子寫數字、做加減法,而忽視了數學思維的培養,這是不科學的。跟大家分享一下一年級的數學課本要求,上學期需要掌握「多少、位置、數字、圖形、20以內加減運算」,下學期則有「七巧板、人民幣、分類、找規律、100以內加減運算」等,可見運算不是全部,重點在生活中的數學啟蒙,讓孩子知道數學可以用來幫助我們解決很多現實的問題,這對今後更長久的學習來說更有益處。比如我們家喜歡看劇,我帶著孩子整理門票的過程無形中就幫助他掌握了排序的思維和方法,一舉兩得。

2. 如何開展數學遊戲。

首先給孩子建立起數和量的關係,讓他們的頭腦中可以將抽象的1、2、3與1個蘋果、2本書、3個小朋友聯繫起來。有了對數和量的感知基礎,然後在家玩一些數學遊戲,慢慢融入小學數學的內容。比如跟孩子比賽,規定時間內誰能在家搜集到更多的圓形物品(可以替換成任一種圖形或立體物);迅速在數字卡片里找齊比3大比9小的數字(可以隨意調整);過生日時讓他切蛋糕,怎麼分才能每個人一樣多?玩模擬超市,給玩具們標上價格,由小朋友扮演收銀員「結賬」;還可以用撲克牌神器,玩大吃小、火車牌、湊整速算,以及猜價格、猜拳等遊戲,舉一反三,能玩的形式太多了。

3. 該不該學奧數。

去年入學之際我們從沒考慮過這個問題,別說學奧數,能跟上學校的進度我們就知足。實踐證明,有了那些日積月累,入學後孩子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非常濃厚,心算能力和解題效率也比較高。於是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減少重複刷題的時間,學校布置的每日一篇口算紙,只要孩子掌握了方法,正確率有保證,我就同意他不做,置換出的時間用來自學奧數。

兩代人一起解題、闖關,我能感受小腦袋瓜里活躍的思路和解出題目之後的成就感,反過來對他校內的數學學習也有幫助。因此,若有興趣和餘力,讓孩子接觸一下奧數不是壞事。至於是自學還是機構培訓也不用糾結,根據孩子的學習效果來決定,對那些機構既不神話,也不妖魔化,只要家長不功利,學習就能更純粹。

英語課

英語的幼小銜接對啟蒙較早、雙語同步的牛娃不適用,我所謂的方法是針對沒有上過任何英語課外班的孩子,他們如何更快更好地適應小學英語教學,不被其他孩子甩得太遠甚至能慢慢縮小差距?

1. 不怕零基礎。

只要開始就不晚,英語啟蒙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結合了語言學習和兒童發展規律,需要外部環境和孩子內在的相互配合,才能有好的效果。過來人告訴我們,如今小學英語四年級就有不少應試內容,且比例逐漸增大,因此當年報班強調聽力啊口語啊,最終還是逃不過應試的指揮棒。

這個說法對不對,我們還沒到那個年級,無法下定論。但是長遠來看,聽說仍是語言的根基。僅從第一學年的英語課本來看,基本還是日常交際,包括自我介紹,互相問候,生活話題,主要都是說。每一篇課文後有類似繞口令的小歌謠,要求掌握髮音相近的辭彙,每個單元後會有常用的教學對話例句,便於課堂上聽懂老師的指令。從實踐來看,沒有基礎的孩子預習顯得更為重要,課堂上也要跟緊老師的節奏,回家後及時鞏固練習,這樣方能更好地適應。

2. 一起磨耳朵。

語言的學習沒有什麼捷徑,學習+鞏固+運用,一個都不能少。如今啟蒙類的素材非常豐富,繪本、動畫片、在線課程、各種app,文話童心群友力薦的粉紅豬、牛津樹分級、清華幼兒英語等口碑都不錯,還有姜老師帶領的百人工程等,將語言學習融入生活點滴,方法值得借鑒。把磨耳朵作為親子陪伴的一項內容,大人孩子都沉浸其中,這就是好的開始。

在日常交際方面,群里有@阿迪、@小寶媽等堅持得很不錯的大神,有時候會驚嘆她們的孩子回答的語句可以那麼豐富。這也啟發了我們語言環境的重要性,許多輸入一次不明白,多說幾次加之特定語境,孩子基本能猜個大概。

多讀繪本,哪怕他們只是聽著陌生的發音看著圖片,久而久之也能把發音和特定圖片內容聯繫起來。玩英語趣配音,選擇一些句式和發音都不難的片段,比如龜兔賽跑、小紅帽等,跟孩子分角色錄音,看看誰模仿的更像。還可以一起做英語單詞的水果蹲、天氣播報、瑪麗遊戲等等。如果孩子學校選用的是北京版的英語教材,那麼可以下載酷聽說APP北京版,有小學英語課本的全部音頻,可聽讀、跟讀和錄音。

一句話,不用著急去證明孩子學會了多少、掌握了幾句,只要在家裡營造一些英語學習的氛圍,為入學後的加速做好準備即可。

3. 敢說,習慣說,大聲說。

當年一度風靡的瘋狂英語似乎已經淡出記憶,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強調語言學習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突破心理障礙,克服表達的焦慮、害怕、羞澀、緊張等消極情感,讓學習者敢說、習慣說、大聲說。因為錯過了幼童時期的雙語同步,所以幼小銜接時,在孩子母語體系已經非常固化的前提下,可以借鑒一些大膽表達的方式,能幫助孩子提高自信和語感。

其他準備工作

與其說幼小銜接是對孩子的考驗,事實上也是家長們的集體成長。我們的關注點、陪伴方式以及交流的內容都應發生變化,除了基本素質、身體素質和課程銜接外,做好以下準備工作,會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1. 家長的心理適應

開學季頭一個月,無論孩子適應得怎麼樣,家長都不能太過著急,跟得上鼓勁,有困難加油,找問題、想方法,聽聽過來人的經驗,多投入一些陪伴時間,包括如何看課表,如何準備學慣用具,什麼是好的預複習方法(不要講理論,給孩子具體示範),怎樣合理安排學習和玩耍的時間等,帶著孩子過渡一個月,當21天習慣自然養成之後就能輕鬆多了。

這裡需要提示許多學霸父母,包括我們自己偶爾也會拿當年那個「我」的標準去看現在孩子的適應程度,這樣其實不公平也沒必要。他們有自己的稟賦和成長節奏,不是我們的翻版,也不能事事都要求一代更比一代強,把好的習慣和方法教給他們,然後耐心見證他們的變化。

2. 孩子的心理建設

開學前兩周孩子都很嚮往小學生活,盼著見到老師和新同學,這種熱情是亢奮期的表現。往後就有差別了,有的孩子能慢慢適應這種規律的作息和學校的要求,有的則會迅速跌入失落期,原來上學沒啥好玩,原來課堂秩序這麼嚴肅,原來小朋友也有不喜歡自己的,需要家長正面鼓勵、積極引導,切忌當著孩子面議論學校、老師和家長的不是。幫助孩子每天定一個小目標就好,比如今天跟前後桌的同學打個招呼,吃完飯盡量趴桌午休一會兒,今天水喝得少明天多來1杯,今天做練習冊有漏題明天做完再檢查一遍,等等,當這些目標變得具體可實現時,孩子就能通過克服一個一個困難,慢慢感受自己的進步和成長。

3. 學慣用具的準備

這一點因為各個學校會有特定要求,因此不建議大家早早囤貨。但是聽聽看大概都需要哪些類型的物品或是提前留意採購的品牌,開學前以免各種慌張或準備不齊。在此列舉一些通用的需求:

書本類:教材、田格本、生字本、算術本若干,音樂課五線譜本、品生課A4紙若干;

文具類:筆袋(不建議用文具盒)、3棱HB鉛筆若干(推薦中華牌)、橡皮擦(最普通的繪圖擦就很好用)、卷筆刀、尺子(一邊直線、一邊曲線),數學學具一套(含小棍、圖形、七巧板、豎位板等)、拉鏈式文件袋若干(分課程放置書本,材質要軟,以免邊角劃傷孩子)、美術課8開素描紙若干、油畫棒、水彩筆、彩鉛筆、勾邊筆一套;

生活類:學生書包(輕便最重要)、午餐墊、小手絹、水杯(密閉性強,單手開合最好),形體課舞蹈鞋(女生粉色男生黑色)、跳繩(最普通的款,不帶塑料手柄)、名字牌、名字貼、口取紙等。

拉拉雜雜聊了不少,幼小銜接,上不上學前班不是關鍵,順應兒童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循序漸進,把握好每個教育階段的目標任務和相鄰教育階段之間的內在聯繫,既不超前也不落後,這樣的銜接才是最健康的自然過渡。在此預祝每一名即將成為小豆包的孩子,一路驚喜,一路發現,開啟嶄新的人生階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分鐘童話 的精彩文章:

語文老師:腹有詩書氣自華!每一個中國人一生都要背會的千古名句
程序員:年輕小伙面試敲的20行代碼,面試官問:是不是開掛了?
還送孩子上數學補習班?老師說,吃透30個難點6年次次100分
美女老師笑:英語哪裡難了?背下21點!學起來比漢語還輕鬆!
為什麼說猶太人是世界最聰明的民族?看看他們的教育你就知道了!

TAG:壹分鐘童話 |

您可能感興趣

幼小銜接關鍵期,它不只是一套繪本,還能讓孩子愛上寫作!
別焦慮,通過這幾個標準,可以幫家長判斷孩子是否需要上幼小銜接
幼小銜接班,到底要不要上?!最客觀的解讀在這裡~
幼小銜接班,到底要不要上?早準備!孩子學習壓力少一倍!
幼小銜接?家長需要做的不是提前補習而是這些
短板補不上,中前場銜接不上,蘇寧離強隊還差一個中後衛
幼小銜接究竟銜接的是什麼?原來一半的家長都不知道
做好幼小銜接,我是從這三件事入手的
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上不上幼小銜接班 家長看法各不同
為什麼這麼多家長都在討論幼小銜接?這3個變化你再不了解就晚了
幼小銜接是讓孩子提前搶跑還是有備而來?
一年級新生媽媽親歷:原來真實的幼小銜接是這樣的!
幼小銜接,這個媽媽乾的漂亮
全是乾貨!海淀校長提醒您,幼小銜接要做好這幾件事
超屌!炸球急停銜接胯下過人,一言不合就過你!
我的孩子要不要報幼小銜接班?在線等候
家有準小一生,幼小銜接怎麼做啊
她長著一張初戀臉,這2年好劇銜接不斷,網友:快紅過趙麗穎了
這些星座的戀愛次數多,還經常是無縫銜接
幼小銜接,該不該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