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 第012講、歧視的作用和限制歧視的惡果

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 第012講、歧視的作用和限制歧視的惡果

你好,我們在前面兩期講了,由於存在稀缺性,我們必須作出選擇,有選擇就要有選擇的標準,這時候就不得不歧視。歧視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更有意義的討論是:

1、誰來歧視;

2、歧視的後果誰來承擔;

3、凡是歧視就一定要付出代價。

有了這個基礎,我們就可以用歧視的概念分析更複雜的現象。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兩個:

第一,為什麼有時候歧視是合理的;

第二,如果合理的歧視被政府禁止,會釀成什麼樣的惡果。

1.東南亞華人的歧視故事

我們先看一個故事,為什麼有時候歧視是合理的。

人們一般認為,凡是歧視別人的人,都是比較強勢的人。但有一個經濟學家指出,有時候情況並不是這樣。這位經濟學家說,中國人在美國本來是個弱勢群體,但他們很喜歡歧視別人。在很多行業,比如賭博業、零售業、金融業,中國人就喜歡自己圍成一個圈子,不跟外人玩。

我認識一位華人女經濟學家,名字叫詹耐特·蘭達( Janet Landa ),她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僑,從小在馬來西亞長大。她跟我說,她從小就發現當地有許多排華行動,當地人為什麼排華呢?因為當地人覺得中國人做生意的時候排斥外國人。

她要解釋這種現象。於是找到一個小橡膠園,她發現,這一帶的橡膠園是由來自福建泉州和永春縣的五大家族把持的。這五大家族分別姓陳、李、林、黃、嚴。這五大家族把持了這裡的橡膠業。她發現中國人之所以強調儒家思想,是要用儒家思想來進行關係計算。這種關係計算是一種信用評級的辦法。

東南亞的華人怎麼進行信用評級呢?他們把人分成七等:

第一等,直系親屬,也就是近親;

第二等,大家庭當中的遠親;

第三等,同族或者同姓的人;

第四等,同村的人;

第五等,同方言的人或者其他說本方言的中國人;

第六等,說其他方言的中國人;

第七等,非中國人,包括歐洲人、印度人,還有居住在馬來西亞的土著等等。

他們把人分成七等以後,做生意的時候,每個等級的條款就不一樣,貸款收取的利息也不一樣。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呢?他們是不是太狹隘了?我們要知道,狹隘是要付出代價的。你只跟中國人做生意,只跟同村人做生意,生意的範圍不就減小了,賺的錢不就少了嗎?

2.歧視行為的效率含義

蘭達通過分析告訴我們,其實閩南人做這種歧視是有道理的。因為我們中國人生活在馬來西亞,語言不通,寄人籬下,真發生借錢不還的情況,很難把別人告上法庭。中國人在那裡沒有關係,不通當地語言,也不懂他們的法律,可能他們的法律本身也不健全。這時候,正式的司法系統很難保護我們,那麼我們怎麼才能自我保護呢?就用這種距離的計算。

這種距離的計算,其實是一種保護自己的辦法。它不僅不會減少當地華人做生意的收益,反而能夠增加他們的效益。這就是蘭達所提出的同族中介理論。

這個理論的意義,是讓我們脫離黑板經濟學,不能簡單地把人理解為單獨的人,沒有文化背景的人;不能把人們做生意的環境,簡單地理解為有或者沒有法律保障。

你要看到,所謂的保障其實是一個連續的光譜,當正式的法律體系不能保障人們做生意的利益的時候,就得利用其他形式的約束來保障。比方說,同村的人、同族的人、同是中國人,我們就有自己的道德約束,有自己的關係,有自己的聲譽。這些都是用來保障我們生意信用的重要工具。

這個例子說的是,為什麼歧視有時候是非常有建設性的。

3.平權運動,一場反歧視運動

我再講另外一個例子:如果政府禁止了本身合理的歧視的話,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我們都知道,十年前美國經歷了一次「次貸危機」。2000年前後,美國房價一直攀升,直到2006年房價開始掉頭向下。2006年第四季度,人們停止還房貸的情況越來越普遍。2008年,出現次貸危機,聯邦政府和中央銀行都出面干預。

大家會問,怎麼會有這樣的次貸危機?美國房地產業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泡沫?房價為什麼忽然會下跌那麼多?

有人說,因為資本家貪婪。可是,資本家從來都是貪婪的,貪婪,並不能解釋為什麼會出現次貸危機。

也有人說,這是金融創新犯的錯。有各種各樣的資產和債務,被銀行打包賣來賣去,鏈條太長,出現委託人和代理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從而導致了金融危機。

但是,銀行家從來都是精明而審慎的,在別的行業裡面,怎麼就沒有商人,把東西包來包去,最後賣個好價錢糊弄別人呢?

這兩個說法都沒說到點子上。真正的原因是這樣的:

歷史上,美國人的購房率一向都比較低,其中一個原因是銀行家非常的審慎,不輕易放貸,所以大多數的美國人是買不起房的。而美國從1960年開始,就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平權運動」,目的是希望矯正社會上不公正的現象,支持所謂的弱勢群體,鼓勵他們買房。

1991年,美國商業銀行放貸的數據被公開化,大家可以拿這個數據來做研究。這時候就有人發現,能夠拿到貸款的人多數是白人,而那些少數族裔,那些弱勢群體,他們拿到貸款的可能性比白人低很多。

這時候,有很多記者,就經常拿這個資料庫來說事、曝新聞,這些新聞能成為他們報紙很好的賣點。大家覺得,商業銀行有特彆強的歧視弱勢群體的傾向。

我們知道,商業銀行迫於競爭,是不會隨便歧視弱勢群體的。凡是歧視就要付代價。如果你真的還得起房貸,而銀行不給你借錢,這就是銀行的損失。所以在競爭之下,銀行是不會隨便歧視弱勢群體的。

如果它歧視弱勢群體,對弱勢群體進行區別對待,那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的。但是大眾不相信這個。

到了1992年,聯邦儲備局波士頓分行發布了一份所謂的科學統計報告,聲稱:我們不需要再做任何研究了,經過非常嚴密的計算,美國的商業銀行肯定是對弱勢群體進行了歧視。

這份報告出來以後,雖然有專業人士指出,這份報告做得很爛、數據處理不及格。但是大眾不聽這個,整個社會就掀起了一股要對弱勢群體發放更多貸款的運動。為了讓弱勢群體拿到更多貸款,商業銀行就得降低他們的放貸標準。

4.政府威逼利誘反歧視,釀造次貸危機惡果

商業銀行是自私自利的,不會隨便放鬆放貸條件,承擔它不應該承擔的風險。政府的辦法,是威逼加利誘,雙管齊下。

所謂的威逼,政府規定:你如果歧視別人,歧視弱勢群體,我們查出來了,就要興起集體訴訟,罰你很多很多的錢。

所謂的利誘,就是讓有政府背景的兩家房地產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去收購商業銀行的房貸合同,也就是讓政府來承擔所有放貸的風險。

這時候商業銀行看懂了,他們已經沒有風險,無論怎麼放貸,最後都有政府兜著。既然政府要送禮,他們當然樂於接受了。

這時候他們就改變觀念,不再對借款買房的人進行嚴格審查,相反,他們鼓勵大家來借款。其中有一家叫Countrywide的銀行,對借款人的審查放得最松,於是業務做得最大,而借款人對他們的滿意度也最高。他們不再審核借款人的財務狀況,相反,他們請明星拍視頻,有人來借錢,就給他們播放這視頻,教他們怎麼樣才能順利通過借款申請,借到錢以後怎麼開開心心成為業主。

當所有銀行都這麼做的時候,房地產市場當然會有一段繁榮的時間。因為每個人都不是在花自己的錢,每個人都在花別人的錢。但一向審慎的銀行知道,這些債務是有毒的,所以他們把這些債務包來包去、賣來賣去,就像擊鼓傳花,只是不知道誰最後撿到這個有毒的資產。

他們還相信一點,就是所謂的「大而不能倒」——你欠債越多,影響就越廣,政府就越不會讓你倒,所以他們就毫無顧忌地這麼做下去。

最後的結果,就是次貸危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銀行家實施合理的區別對待的時候,如果政府出於政治上的原因,強迫他們扭曲區別對待的標準,就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今天這個故事,是很有啟發性的。每當講起美國的金融危機,很多人就說:這是市場失敗,這是資本主義的失敗。很少有人明白,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政府強迫商業銀行改變區別對待貸款申請人的標準造成的。這不是市場失敗,而是政府失敗。

課堂小結

在現實中,歧視往往都是有原因的,尤其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下,歧視往往是有效率的。如果出於政治原因,政府逼著商業銀行改變歧視標準的話,就有可能釀成惡果。

課後思考

你能不能舉一個歧視的例子,社會上大多數人都認為這種歧視不合理,但你卻覺得它是合理的?

歡迎你給我留言,我們下次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享經濟思維 的精彩文章:

TAG:共享經濟思維 |

您可能感興趣

5.26艾滋病反歧視午餐日--「為艾作證、消除歧視、共享教育」
聯合國稱近400萬阿富汗兒童因戰爭、貧窮和歧視而失學
《權游》中身高1.35的影視「巨人」,受盡歧視的他是如何逆襲的?
提倡平等的荷蘭2017年有關歧視的投訴破紀錄
比互聯網利潤高60倍的行業,卻被主流「歧視」
漫威-種族歧視的推廣工具,如今開始醜化中國
3月1日——零歧視的世界
哈佛大學亞裔歧視案背後的精英教育:「開放」是種族上的,而非階級
哈佛大學亞裔歧視案背後的精英教育:「開放」是種族上的,而非階級 | 紙城PICK
食品安全中的種族歧視
被歧視的6億印度女人
時尚行業光鮮背後的壓力、霸凌與歧視
欺侮、騷擾、歧視……全球最大基因組學研究中心受指控
哈佛真的有歧視亞裔和華人
人類文明社會出現過的10個關於性別歧視的廣告
報告:全球至少12億兒童生活在衝突、貧困、性別歧視中
蘇聯的種族歧視多嚴重,一個宣傳平等的電影,卻公開歧視猶太人
亞裔演員在英國遭歧視:演戲時被強制加「中文口音」
減肥背後的歧視
基因改造,新的種族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