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乾燥是缺水,缺水就要消內燥
學習人體各個穴位的相關知識和健康養生方法
口咽乾燥?皮膚乾澀粗糙?毛髮乾枯不榮?大便乾結?這都是因為身體缺水了,人體缺水了就會像乾旱的土地一樣,身體缺水在中醫看來,屬於內燥,是臟腑津液耗傷的一種表現。
內燥的產生,主要還是因為體內有熱,熱把水液蒸發掉了,身體就幹了,正如中醫所說的「熱灼津液,津傷成燥」。
內燥即體內有熱,而產生內熱原因有多方面,最常見的有以下幾點:
第一,因飲食不當,過食辛辣香燥,肥甘厚味,這些食物不但不容易被消化,還會給腸胃帶來負擔,積在腸胃裡,郁久化熱,熱灼津液而致燥。
第二,「五志過極,皆從火化,鬱熱鬱火消灼津液,內燥由生」,「五志」就是中醫指的喜、怒、思、憂、恐五種情志的變動,大家都知道,過喜過悲都不好,俗話說得好「樂極生悲」,可見,情志和氣的活動密切相關,比如當一個人長期精神活動過度興奮或抑鬱,都會使氣機紊亂,如肝氣鬱結,就是我們常說的憂鬱嘛,氣機郁滯在里,氣鬱化熱,熱久化火,所以很多憂鬱病傾向的人在某些方面還是會出現煩躁、易怒、頭暈、失眠、口苦等癥狀。
第三,中醫認為五臟(心肝脾肺腎)皆能生熱生火,故內燥因於「肺熱者,多傷肺津」,所以會出現咽癢咳嗽,咳痰帶血絲等等;「胃熱胃火必耗胃陰」,所以會有口渴、喜歡喝涼水,便秘或拉肚子、肛門有灼熱感等等;「心火熾盛,劫爍心陰,耗傷心血」,所以會有心率不齊,煩燥,失眠等等;「肝經鬱熱鬱火,內耗肝陰,而上灼心血,下耗腎液」,就會出現心慌、頭痛、易怒、耳鳴、腰酸等等;「腎家火旺,先耗腎液,上蒸則諸臟陰液皆受其灼」,所以會出現喉嚨痛,一吃熱的東西就會有口腔潰瘍,尿少,失眠等等。由此,可致五臟內燥峰起,而病之根本卻在五臟精血津液虧耗。所以說,內燥以津液陰血耗傷為終結。
那麼內燥和我們前幾天學習的外燥又有什麼區別呢?外燥顧名思義就是感受外界燥邪所致,多發生於秋季的外感疾,外燥偏重於犯肺,故稱秋燥,還是有很明顯的季節性的;而內燥多由我們前面所說的原因引起。
內燥證型
1、肺胃津傷
癥狀:時發低熱,乾咳無痰,口渴欲飲,大便乾結,小便短少。舌紅少苔,脈細而數。
病機:燥傷肺胃,津液虧耗。
治法:滋養肺胃,生津潤燥。
方葯:沙參麥冬湯加減。
2、肺腎陰虛,虛火上炎
癥狀:咳嗽氣喘,咳痰帶血,咽喉燥痛,頭暈目眩,手足心熱,午後潮熱,就是下午會出現身熱但有不明顯,舌紅少苔,脈細數。
病機:肺腎陰虧,虛火上炎,灼傷肺絡。
治法:養陰潤肺,化痰止咳。
方葯:百合固金湯加減
3、津枯腸燥
癥狀:大便秘結,口渴,舌干紅,脈細數或沉而無力。
病機:津虧便秘
治法:增液潤腸
方葯:增液湯加減
病案舉例
萬漢章醫案:孫某某,女,6歲,1981年4月8日診。患「麻後肺炎」住院,青黴素、鏈黴素、沙參麥門冬湯等葯治療五天效果不顯而邀余會診。證見潮熱盜汗,乾咳少痰夾血絲,聲嘶口乾,便結腹滿不痛,唇舌紅,苔少,脈細數。審證求因乃麻毒餘熱稽留肺經,移入大腸,耗傷陰津,為咳為秘。治宜養陰清肺,下氣通便。
經商議後停用抗生素,乃進養陰清肺之沙參麥門;冬湯加味內服;另據「肺與大腸相表裡之說,同時用豬膽汁方灌入肛門內,疏通表裡以下氣淮便。上藥內服一周,外導二次,便調熱退,咳嗽不作。
按語:肺熱移於大腸,臟腑同病。熱熾津傷,則上見乾咳少痰,下見腹滿便秘。用沙參麥冬湯兼以豬膽汁灌腸,內外並用,上下同治,故得效甚捷。(江西中醫藥1984;(6):29)


※三歲男孩患罕見皮膚病全身潰爛,家庭貧困難籌治療費
※這款卸妝產品堪稱「平價戰鬥機」,不到百元,要你皮膚乾淨又舒服!
※睡前這樣抬抬腿,讓你的皮膚嫩到掐出水!【打卡27】
※化妝刷從來都不洗?皮膚變差怪我咯
TAG:皮膚 |
※皮膚缺水乾燥該補水嘛?
※皮膚干,不是因為缺水而是缺油!
※乾性皮膚越補水越干是怎麼回事?可能你的皮膚不止是缺水,還缺油
※補水保濕對於皺紋皮膚也可能是因為缺水的情況
※秋天乾燥缺水,吃出水嫩肌膚
※肌膚乾燥缺水 如何補水更好
※冬季皮膚缺水乾燥、脫皮?學會這三點可能會改善你皮膚缺水問題!
※皮膚總是缺水需要補水?原來是因為這些原因!
※冬天是先拍水還是先擦乳液?很多女性全用錯,難怪皮膚乾燥還缺水
※春季皮膚乾燥易缺水,自查自己是否易缺水
※拒絕缺水乾燥肌,什麼牌子補水保濕最好
※皮膚乾燥缺水怎麼辦?6種自製補水面膜,針對皮膚乾燥很好用
※皮膚缺水怎麼補水最快
※秋季「肌膚缺水」,護膚別忽略這幾個「細節」!補水又鎖水
※高血壓是因為身體內缺水,喝水就能降血壓?專家闢謠:莫信
※可兒護膚:激素臉肌膚乾燥缺水,該如何緩解缺水的狀態?
※太陽毒辣缺水皮膚黑,都不用怕,吃這野菜可美白皮膚、補水抗皺
※狂敷面膜皮膚還是缺水乾燥?終於找到原因了!
※同樣是補水,為什麼你的臉總是很乾燥缺水?
※皮膚問題真的都是由缺水引起的,你要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