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墨子號」在國際上率先實現千公里級量子糾纏分發

「墨子號」在國際上率先實現千公里級量子糾纏分發

編者按:近年來,中科院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院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湧現。為進一步增進公眾對中科院亮點工作的了解,同時促進院屬各單位進一步加強對重大成果的傳播推廣,特啟動「中科院科技創新亮點成果篩選」活動。

中科院相關職能部門現已推薦2017年第2季度候選條目,歡迎大家積极參与投票,相關得票數將作為正式當選條目的重要參考依據。感謝對中科院科技創新工作的鼓勵和支持!

完成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國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等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組以及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國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等,在中科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的支持下,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率先成功實現了千公里級的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並在此基礎上實現了空間尺度下嚴格滿足「愛因斯坦定域性條件」的量子力學非定域性檢驗,在空間量子物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關成果於6月16日以封面論文形式發表在《科學》雜誌上,被國內外同行譽為「兼具潛在實際現實應用和基礎科學研究重要性的重大技術突破」。

這一重要成果為未來開展大尺度量子網路和量子通信實驗研究,以及開展外太空廣義相對論、量子引力等物理學基本原理的實驗檢驗奠定了可靠的技術基礎。

墨子號向地球分發糾纏光子對示意圖

支持&投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研究揭示全球變暖停滯期青藏高原地表感熱變化特徵及可能影響因子
流體力學界面不穩定性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生物基平台化合物的催化轉化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為何看不上國內期刊?

TAG:中科院之聲 |

您可能感興趣

「墨子號」成功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 高軌量子衛星正在研發
中國科大:「墨子號」成功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
中國率先實現18個量子比特糾纏
「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 有望構建全球化量子通信網路
中國科大首次實現18個量子比特的糾纏 再次刷新量子糾纏世界記錄
空間重疊可以實現量子糾纏
全球首次!上海交大光量子晶元實現二維空間的連續量子行走
點贊航發!我國戰鬥機率先實現三元矢量,細節超俄羅斯!
谷歌量子計算機實現量子制霸 其實只是宣傳噱頭
我國實現18個量子比特糾纏
可防禦量子攻擊 中國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器件無關量子隨機數
清華大學首次實現25個量子介面之間量子糾纏
清華大學突破量子糾纏介面新紀錄,首次實現25個量子介面之間的量子糾纏
清華大學突破量子糾纏介面新紀錄,實現25個量子介面之間量子糾纏
肉眼可見的量子糾纏首次實現
微軟實現「半電子態」准粒子 助推量子計算機研發
我國實現18個量子比特糾纏,再度刷新世界紀錄!
清華首次實現25個量子介面之間量子糾纏 刷新紀錄
眼見為實——原子量子比特實現里程碑式量子計算突破
墨子號的成功發射,讓我國實現太空彎道超車,奠定量子科技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