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陪孩子的時間就這三年,你也好意思總說忙!

陪孩子的時間就這三年,你也好意思總說忙!

很多有品趣的人

都關注了「二馬不二」

一個以文字演繹社會的號

南沙

一、我們總是忙,且很忙

A是位職場半女強人,之所以定位為半女強人,是因為本來工作能力強的她,因為生孩子休假期間,主管職位成功被她原來的助理頂替。休假回來後,她反而成為了前助理的助理。

A心有不甘,於是拚命地工作,加班考證自不在話下。但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工作消耗了她大量時間精力,孩子自然無法照顧,經過與父母協商,孩子順利成為「留守兒童」。

B在公司做中層管理者好多年了,對於中層管理者的尷尬他是深有體會:事物繁多,權力卻不大,出事你承擔,功勞上司領。當然,B君也知道,想做高層,必須要經過中層的磨練、煎熬,所以B君工作之餘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應酬領導方面。對於家庭的疏忽,他的理由是「男人嘛,肯定得以事業為重」。

總而言之,工作中,他們都很忙,孩子的事,就交給老人吧。

對於A女與B君,我們是不是很似曾相識呢?也許說的就是你。

二、你對於公司,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重要

有這麼一個故事,雖然有點老,但很在理。

在美國有一位學生,是學校里大家公認的「歌星」,無論多麼高難度的歌曲,經他的嘴一唱,總是變得輕鬆動聽。

有一次,學校舉辦歌詠大賽,他連預選賽都沒有參加,就被班主任直接保送進了決賽現場。但由於緊張他發揮失常,得了最後一名。事後很長一段時間他都為此鬱鬱寡歡,逢人就解釋「我那天感冒嗓子啞了,不然一定能得第一名」,乃至最後大家都對他的解釋相當反感。事實上,大家對他當天的表演失常已經忘得一乾二淨。

生活中,很多人太在意自己的感覺,進而認為別人都在意自己。實際上,你的每一次「表演」,在別人眼裡,只是無關痛癢的小插曲。

在職場上同樣如此,經常聽到某些人大言不慚地說,看我休假或離開後你們怎麼辦。實際上,你並不如你想像中那麼重要,公司不會因為你的離開而停止運作,你離開了,無數人會比你做得更出色,僅此而已。

但請記住,有兩個身份是別人不能代替的,那就是「父親/母親」與「丈夫/妻子」。

三、孩子除外無大事

曾經至今,熱刷朋友圈的一個觀點是「女人,一定要有份工作」,理由充足有力:

1、活出自我,掌握自己的命運,因為未來不確定有無人能照顧你;

2、工作可讓你更加自信更加獨立更加有成就感;

3、工作能讓你不斷進步,讓生活更有質感;

4、工作能擴大你的朋友圈;

5、經濟基礎決定你的家庭地位。

確實如此,不論男人女人,不論是為了給孩子保障,還是為了活出質量,都應該有份自己的工作。

但當工作與照顧孩子發生衝突時,你會如何選擇呢?

在做「奶爸」之前,我在一家承接政府課題的單位上班,考勤相當嚴。當時工作中,我算是個十足的老油條,老闆安排的任務,一般都等到最後兩天才動手完成,且因為家裡事情多,老需要請假,這自然很讓老闆不滿。不過大概是因為廉價,且還能幹點活,老闆也一直沒有炒我魷魚。

記得有一次,家裡又有事需要請假,老闆不批准,且在後面說了一大堆「男人應該以事業為重」、「不能因為家庭私事耽誤了公事」之類的話。

我的回復是「老闆,我都跟你這麼多年了,你應該知道我一向以家庭為重,在事業上是一個沒有上進心的人,所以這假你批我就請,不批我就曠工」。

我的意思是向告訴老闆,我都跟你這麼多年了,你還對我這麼不人性化,那麼我自然不會對你「人性化」。

後來,因為需要照顧小孩,我便離開了那單位,最後離開老闆還一再挽留,甚至說可以幫我空著這個職位等我回來。只是那邊的考勤的確讓我很難分身照顧小孩、家庭,所以只能作罷。

當然,這裡並不是說這種做法是正確的,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體現在追求上也不一樣。只是本人的想法比較簡單:生活中,孩子除外無大事。最近,不少朋友問我最在搞什麼項目,我的回答都是「認真帶好小孩」。可能他們都認為我是在開玩笑,實際上我是認真的。正如我在「頭條悟空問答」上回答一位網友時提到的一個觀點:你今天為孩子付出的每一分精力,日後孩子將十分的還給你;同樣,你今天對孩子所做的每一分懶惰,日後孩子也將十分的還給你。

幼兒園野外活動日

四、真正意義陪伴孩子的時間只有幼兒園三年,請不要以「忙」為借口推卸責任

這句話我是在參加女兒幼兒園家長會時聽幼兒園主任說的,當時參加家長會的父母親寥寥無幾,大多數都是老人家代替出席。期間,一位母親說平時工作很忙,來接孩子的次數很少,都不知道幼兒園平時對小孩的日程安排。然後,幼兒園的主任就說出了這句話,當時我竟不由自主地站起來為這位主任鼓掌。

其實仔細想想,這位主任說得挺有道理的。在小孩3歲之前,孩子自我意識還不強,這階段孩子只是被動地接受你的呵護;3到6歲階段,孩子因為在幼兒園學到了一定的知識,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知識體系」,形成了他們的思維模式,這時孩子將能與你進行一定的溝通,能夠與你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這階段孩子的特徵是,很依賴你,但是偶爾開始反駁你。6歲以後,孩子走進小學校門,他們將有自己的朋友圈,可能偶爾無聊的時候會對你說「爸爸媽媽,今天沒有小朋友陪我玩好無聊,你陪我玩一會吧」。

有網友專門對陪孩子的時間做了個統計,在孩子0—3歲,除去孩子睡覺的時間,若無人分擔,每天可陪伴孩子10個小時,3年下來總共陪伴時間為10*365*3=10950小時;3—6歲階段,孩子大部分時間在幼兒園,再除去我們做家務、玩手機等時間,每天陪伴小孩的時間大概2小時,加上周末折算每天3小時,3年下來總共陪伴時間為3*365*3=3285小時;6-18歲階段,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圈子,加上學習任務重,一天折算下來有效陪伴孩子的時間平均為1.5小時,12年下來陪伴時間為1.5*365*12=6570小時;大學階段,只有寒暑假回家,如果算一年能相處40天,一天相處2小時,大學4年算下來也只有40*2*4=320小時;畢業工作、成家後能陪伴的時間就更是少之又少,按每年回家探望一次折算,在我們等孩子成人後的餘生40年里,我們能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恐怕只有40*5*2=400小時。

因此,人生雖有近百年,但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其實不多,在能陪伴孩子的時間裡,我們盡量少以「忙」為借口打發正在等待的孩子。

五、不要以為孩子無所謂,其實他們很有所謂

會聽到一些家長這麼說「孩子現在還小,讓老人帶他們也無所謂的」。

如此不負責任的話,如果讓某人聽到,估計會上去抽他兩三耳光(詳見文章《連陪孩子的時間都沒有,你成功個屁啊?》)。

曾有媒體針對「你認為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做過社會調查,大多數家長認為是好、貴的禮物等,而孩子們的回答則讓他們吃驚。孩子們的回答是「我最想父母多點陪我」。

美國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取決於後天努力,80%取決於父母教導,這足以說明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我看過一項調查,孩子不幸福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大多數孩子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大的,剩下的時間不是在學校,就是在補習班。」

我國也有專家指出,問題青年大多是因為家庭中缺乏父母錢的關愛。「如果你生出來的孩子不好好陪ta長大,那你帶來的便是未來的潛在犯罪分子」。

也許你認為上升到心理學、社會學有點大題小做,故弄玄虛。但家中有小孩的你肯定會遇到以下的情景。

當你在玩手機時候,孩子突然跑過來喊:爸爸媽媽,我畫了個月亮,還有香蕉,快來看!

或者說,「爸爸媽媽,我這條裙子不好看,快幫我換另外一條」。

又或者來一句「爸爸,你都好久沒有抱過我了」,即使你剛剛抱過ta。

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要不耐煩,孩子正在想方設法讓你陪ta玩。

還有些情景一直讓我感觸萬分。幼兒園接送女兒時,時不時還會見到有些孩子在爺爺奶奶的接送下不停哭鬧,直嚷「我要爸爸媽媽來接/送」。

因此,你的陪伴,不要以為孩子會覺得無所謂,其實他們有所謂得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馬不二 的精彩文章:

TAG:二馬不二 |

您可能感興趣

想過嗎?我們真正擁有孩子的時間,也就短暫的幾年…
越尹,我真的沒那麼多時間跟你折騰,就一輩子了,你省著點
時間都去哪兒了?剩下的日子請好好保護他們,陪伴他們
時間過的真快,又是一年,你為誰辛苦為誰忙?
我們真正擁有孩子的時間,也就短暫的幾年…
我們真正擁有孩子的時間,也就短暫的幾年
不好意思哦,知道你很忙,但陪狗的時間到了
我們都是時間的孩子
對一隻狗好,也許只花你一部分的時間,而它,卻將一輩子回報於你
女人,我說了,兩天時間,只要你把孩子交給我,我不會對你怎樣的
我們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你有那種有事可以第一時間出現,隨時陪伴你的好朋友嗎?
一輩子那麼長,能陪你的時間卻那麼短
看了這個,你們還說自己沒時間沒錢去健身嗎?
你的睡眠時間,竟然還比不上一隻猴子!
話說你的男朋友時間也那麼短嗎?
神問答|姥姥帶孩子一段時間就不想帶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時間那麼多,你卻讀不完一本書,這才叫你焦慮
你的睡眠時間竟不如猴子?失眠重度患者說的就是你
你的時間都去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