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活文物」桑基魚塘正積極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活文物」桑基魚塘正積極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原標題:「活文物」桑基魚塘若消失殆盡,可惜了

7月13日,當聯合國大學原常務副校長武內和彥來到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荻港村看到桑基魚塘時,他十分高興,並對這個「活文物」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因為25年前,武內就從文獻中知道了中國的桑基魚塘,但一直沒有看到過。現在,借參加學術研討會之機,他終於見到了這一神奇的農業生態系統。

說其神奇,是因為在桑基魚塘系統中,「塘中養魚,塘基種桑,桑葉喂蠶,蠶糞餵魚,魚糞肥塘,塘泥肥桑」,是我們的祖先獨創的一套魚桑生產的生態循環農業模式。

7月12日至13日,第四屆東亞地區農業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會就在桑基魚塘歷史悠久的浙江湖州市舉行。

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科學諮詢小組副主席、東亞地區農業文化遺產研究會執行主席閔慶文說,中日韓三國地域相近,農耕文化源遠流長。「這恰好為我們開展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提供了天然的實驗室。日本城市化水平很高,農業發展面臨著巨大挑戰,許多優秀的傳統農業已經消失或面臨著消失的危險。韓國也類似。日韓的經驗和教訓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就以桑基魚塘為例,浙江湖州桑基魚塘系統起源於2500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在城鎮化、工業化和現代農業技術的衝擊下,湖州的桑基魚塘與歷史的輝煌期已不可同日而語。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駱世明在研討會上指出,像桑基魚塘這樣的農耕形式,是人類在同大自然千百年來的鬥爭中總結出來的成果,但現代化的發展、城市化的進程使這些遺產越來越少了。

鑒於桑基魚塘面積的不斷萎縮,湖州市防患於未然,已將桑基魚塘成功申報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目前正在積極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文華對中日韓三國的合作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東亞目前是擁有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最多的地區,中國11個、日本8個、韓國2個,三個國家的數量超過全球總數(37個)的一半。「中日韓三國具有類似的農業文化起源,可以在遺產地開展一些對比研究,比如梯田系統、茶文化系統研究等。」

「願我們優秀的農耕文化得到傳承發展,願我們的未來不再有遺憾。」閔慶文道出了中國學者的心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山西:文化產業支撐技術等領域企業將減免15%所得稅
NASA中子星探測器全面執行科學任務
遊客摔斷售價30萬手鐲後續:雙方和解 遊客擔責70%
大笑、咳嗽、跑跳後,女性為什麼會漏尿?
上半年我國工業生產加快,企業利潤快速增長

TAG:中國經濟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尤溪聯合梯田正式被授予「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紫鵲界梯田正式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全球首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青田稻魚共生系統
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遺產,更是全球重要的農業文化遺產
申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需要的基本資料
野生動植物保護的農業文化遺產途徑
以精緻農業、觀光農業、農產品加工、葡萄酒莊園、農耕文化為重點
廣西最美梯田,被聯合國認可成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西農大「碳基生態農業研究院」成立大會暨碳基生態農業學術研討會
關心糧食和蔬菜,從體驗農業文化遺產旅遊開始
蔬菜秸稈綜合利用 發展「三高」生態循環農業
東北平原,中國唯一可能成為大規模「商品穀物農業」基地的區域
土壤健康——農業發展的基礎
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基本特徵
農業綜合開發區域生態循環農業項目申報指南
正在革新農業的四項物聯網科技
銅陵發展精品農業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基因編輯技術使南美紅菇娘成為經濟農業作物
古代埃及農業文明
綠色品牌鋪就發展底色——舒蘭市生態文明建設綜述?農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