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塘沽「三百噸」的由來

塘沽「三百噸」的由來

三百噸位於濱海新區塘沽區域東部,新港一號路和二號路之間,靠近渤海邊,距新港碼頭很近,周邊是天津新港船舶修造廠。建有鐵路調車場和三百噸車站,有多條鐵路專用線由此經過。鐵路南邊建有高層住宅樓,其上有明顯的「三百噸」地名標誌。三百噸車站曾是唯一短途客車「塘沽短」經過的車站,現到那裡可見停在鐵路上的多列待運的車廂,不時有調運的列車經過。附近有住宅、市場、學校、醫院、工廠等,是多路公交車所經的路線,為繁華的地區。

三百噸地名形成於日本侵佔塘沽築建塘沽新港時期,歷史並不長,約75年。1940年,日本開始築建新港碼頭、開挖航道,建港工地有大量的建港人員,所以「塘沽新港港灣局」先期在建港工地東北部建設供水設施,日語稱為「新港水道」,以解決工程用水和飲用淡水問題。於是在現三百噸地域打了多口深水井,建水塔、儲水池、泵站,同時鋪設了地下管路,在新港地區建成了自來水系統,這也是當時塘沽最大的供水工程。水塔為鋼結構,採用鉚釘連接,高37米、共分5層,最上部用於儲水。蓄水量為300噸,另建有三個儲水池和幾間紅磚房子。這水塔是當時新港地區最高的建築物,非常引人注目。來這裡提水的人很多,每次提水都要用一張憑證,提水地點就簡寫為「三百噸」,遂人們就把這裡叫成了三百噸。

三百噸地名來源,還有一種說法:天津新港船舶修造廠,也建於1940年。原是日本在建塘沽新港時期所建的「機械修造工場」,承擔築港機械和工作船舶的修理工作。據說,建廠初期,僅能修理排水量300噸以下的船隻,因此此地得名「三百噸」。實際上,「機械修造工場」緊鄰海邊,與現三百噸有相當距離,這一得名緣由有待進一步研究。但無論三百噸地名如何形成,都與日本侵佔塘沽築建塘沽新港有關,讓人不得不聯繫到日本在塘沽犯下的侵略罪行。

1946年日本投降後,新港地區自來水設施由國民黨交通部新港工程局管理。新中國成立,新港地區自來水經不斷建設,供水能力加大,技術先進,為保港口建設和周邊人民生活用水發揮了重要作用。原來日本所建的水塔、儲水池等設施已落後,20世紀60年代拆除,被新建的供水系統取代,已無痕迹,唯有「三百噸」地名流傳下來。今天這裡許多新建樓房仍以「三百噸」命名,仍能看到一些超市、藥店、旅館保留著「三百噸」字型大小。在乘坐公交車時仍聽到所報的站名為 「三百噸」。

當你聽到或看到「三百噸」時,請深思這個地名的由來,它記錄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罪行,它反映了塘沽遭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歷史,是我們不能忘卻的記憶。

1.使用微信「掃一掃」上方二維碼;

2.長按二維碼顯示「識別圖中二維碼」打開即可加入。

3.點擊手機內置「分享」圖標,選擇分享到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4.微信請直接添加輸入「tangkujiyi」關注塘沽記憶微信號

天津第一駕校資深教員執教,現招生報名。學費合理,保證上車時間和通過率。報名時提到「塘沽記憶」可以優惠。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學生,外地在津工作人員報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塘沽記憶 的精彩文章:

《塘沽拾聞錄》12 寂寞的日子

TAG:塘沽記憶 |

您可能感興趣

天津塘沽又爆炸!這次是油罐車!
天津也曾是內陸城市?塘沽原來也曾是個市?
突發!塘沽一油罐車著火 火光衝天
首個1000億量級產業園區落戶貴陽經開區;12個項目集體簽約天津塘沽海洋科技園…
天津的塘沽外灘,去過的人都表示很失望,你去過嗎?
天津及塘沽集中營
為什麼說天津濱海新區的核心是塘沽?
入選塘沽人年夜飯出鏡率最高的10道菜品,看看你家餐桌上出現了嗎?
塘沽倆年貨市場藏隱患 高壓線下掛吊錢
《塘沽協定》到底是如何誕生的
中央軍委為何在戰鬥打響之際,改變「先打塘沽,後取天津」的計劃
民國往事:「長城抗戰」與《塘沽停戰協定》
日本逼簽《塘沽協定》
塘沽院多點齊下深入學習鄭德榮等同志先進事迹
他是塘沽協議的幕後參與者,為得到日寇認可,對國民實行奴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