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孝道,來自於生活的點點滴滴

孝道,來自於生活的點點滴滴

現在,責怪孩子不懂得孝道的聲音隨處可以聽到,細想,能夠完全怪孩子們嗎?

場景一:

飯桌上,三代人圍坐。

「寶貝,喜歡吃這個嗎?多吃點!」一道菜上來,第一口首先是給了孩子。看著孩子吃得津津有味,大家一個個笑呵呵的,特別享受。

場景二:

「老師,孩子爺爺明天過生日了,能不能讓孩子早一點回去?」

「學習重要還是過生日重要?再說,不就是耽擱幾分鐘嗎?」

可以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各的道理。筆者工作中曾經遇到這樣的經歷:家長謹小慎微地和教師商量,孩子姥姥去世了,出殯的那天能不能請個假,讓孩子回去一下。筆者毫不猶豫地告訴家長,讓孩子去吧!應該回去送一下老人。家長居然是投來一份感激的目光!

成人心目中的孩子似乎只有學習了,學習越發成為孩子們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事情了,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替代。

孩子生病了,能夠堅持上課的堅決不會請假休息。遇上一段時間天氣不太好,看吧!課堂上,咳嗽聲此起彼伏,孩子們口袋裡裝得最多的就是一團團的衛生紙……難怪感冒傳染得那麼快!

家裡出了什麼變故,經常是考慮先不要讓孩子知道,其中,擔心影響學習往往是主要原因,似乎孩子就應該生活在一個真空之中,似乎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尤其是許多不幸就真的應該迴避孩子!

有多少父母直言不諱:孩子,學習是為了你自己以後有個好的生活,父母不指望你來贍養。你能夠活得好,我們就滿足了。

我們從小就是這樣灌輸給孩子的:一切為了自己,為了自己奮鬥,為了自己學習,自己好一切皆好!長此以往,孩子自私自利之心慢慢滋長,也就不足為怪了。這樣的孩子,孝道何從談起!

我們是不是寄予「學習」太多太多的願望,當然,這裡的「學習」僅僅是為了一次次不同的考試。為了考試,一切似乎都可以拋棄!反過來,學習好,一切皆好!

曾經看過這樣的一期節目: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學有所長,一個父親別離妻子,遠涉重洋,異國他鄉,漂泊天涯,一晃就是二十年!孩子的確學有所長了,父母卻是青春不在,真不知道此時此刻一家人是什麼感受!這樣的父母,真的就是無怨無悔?這樣的孩子,一生真的能夠心安理得?心不安,何來幸福?這個時候再談孝道,是何等蒼白!百年人生不易,每個人都是一個生命。

古人恪守孝道,做官的尤其如此,所以有了「丁憂」一說。孔子也說過:「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眼下,國學被提到一個非常高的地位,遺憾的是國人的一種功利性、選擇性的繼承,有利的就繼承下來,否則就會被有意忽略,更多的成了空洞的說教,似乎披一身漢服,就是繼承了國學了。

再說眼下的考試,有多少能夠迴避「淘汰」這個敏感的詞語。既然是這樣的考試,那麼,就必然有個勝出與落敗。莫非榜上有名就是得意的人生?這樣的結果,註定是得意者寥寥無幾,失意者芸芸大眾,並且,往往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何必把一個考試看得那麼重要。其實,人生處處皆是考試,人生就是一次次考試的組合。得未必真正得到,失也未必永遠失去。多一份坦然與淡然,人生才可能豐富多彩。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說得好: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我們不一定能夠做到像蘇軾那樣地洒脫,但是,人生的確不僅僅只有學習,尤其是書本學習。「先做人,再做學問」,這句話可以說婦孺皆知,然而,真正言行一致的又有幾個?

做人,首先離不開孝道,尤其是我們這樣一個未富先老的時代,「空巢家庭」日益增多,孝道的意義更是不言而喻,它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1999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一曲《常回家看看》唱響了大江南北,應該說正是人們對孝道的渴盼。

社會呼喚孝道。孝道來自於平日的點點滴滴,孝道的培養同樣是來自於生活的點點滴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靜平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王靜平工作室 |

您可能感興趣

功夫來自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珍惜點點滴滴,善待自己
養蜂生活的點點滴滴
生命里的點點滴滴
雨,點點滴滴 時間,點點滴滴
夢裡的點點滴滴
找到適合自己的點點滴滴
生活的點點滴滴-憶即將忘卻的趣事
喜歡都在點點滴滴里
為生活開始點點滴滴的記錄
那些點點滴滴的回憶
「拉叔」的點點滴滴
幸福,就是我和你在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
主播的點點滴滴
活久見!他手下的迷你世界,還原了生活的點點滴滴
點點點,點出耐心來
賞玩盆景:珍惜人生路上的點點滴滴!
現在開始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
《嚮往的生活》點點離世,節目組發文道歉,網友:心疼點點!
點點點,一起來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