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患者女性,70歲,有癲癇病史,新發嘔吐

患者女性,70歲,有癲癇病史,新發嘔吐

性別:女

年齡:70

一般病史:有癲癇病史,新發嘔吐。體格檢查正常,但超聲檢查發現近右腎下極、腔靜脈旁有一個圓形到卵圓形異質性回聲的腫塊。行腹腔鏡手術並切除腫塊。

大體所見:巨檢:腫塊大小7*6*4cm,有包膜,境界清楚,球形,灰白色到灰褐色。切面呈斑駁狀伴囊性區域、出血和鈣化。

診斷結果

病理診斷:後腹膜神經鞘瘤(古老型)。

神經鞘瘤是一種起源於雪旺氏細胞神經鞘膜的良性腫瘤,病因不清。它通常累及20-50歲,男性多見。最常見部位是頭頸部和四肢屈面。後腹膜是罕見部位,發病率為0.3-3%。

後腹膜神經鞘瘤占所有原發性後腹膜腫瘤的1-10%。通常具有良性行為。它們常在影像學檢查時偶然發現。神經癥狀罕見。罕見病例可表現為腹部和下背痛和消化道紊亂。

術前橫截面成像顯示後腹膜一個實性腫塊伴一些囊性區域。雖然超聲和CT均能檢出該腫瘤,但MRI可更好地顯示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係。影像學通常是非特異性,常難以正確診斷。明確診斷需要組織病理學檢查。CT引導下的活檢可達到術前診斷,但有出血、感染和腫瘤種植的風險。

後腹膜神經鞘瘤通常體積大,切面發亮。古老型神經鞘瘤表現為梗死樣壞死、囊性變、鈣化和骨化,這些與腫瘤變性有關。鏡下,普通性神經鞘瘤是有拉長的雪旺氏細胞組成,形成細胞稀疏和密集區,核呈柵欄狀。間質含有厚壁的擴張血管。古老型神經鞘瘤顯示核的多形性包括伴核內包涵體的奇異核和其他繼發性改變如鈣化和骨化。

鑒別診斷包括副節瘤、嗜鉻細胞瘤、脂肪肉瘤和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和後腹膜囊性腫塊如血管瘤和淋巴管瘤。免疫組化對正確診斷有幫助。雪旺氏細胞強陽性S-100,有些病例表達GFAP。

推薦採用完整的手術切除。這些腫瘤對化療和放療不敏感。預後好,僅有5-10%由於腫瘤未能完整切除而複發。

優秀病例,精彩點評,交流討論

盡在病理沙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病理之家 的精彩文章:

患者男性,80歲,左前臂水皰1周
孔祥田教授朋友圈日常病例分享(8)

TAG:病理之家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10歲女孩患罕見病,梳頭時癲癇發作暈厥,嘴唇發青癱倒在地
女子患癲癇每天最多發作40次,丈夫以為她有精神病將其拋棄
10歲女孩頭痛 之後突發癲癇,入院後發現腦部有大團血塊,病情危重
16歲少女患癲癇病,每天睡20個小時,成為現實版「睡美人」
真正的睡美人,10幾歲女孩患嚴重癲癇症,每天需要深睡眠20小時
42歲大S多病纏身狀況堪憂,感冒引起癲癇複發讓人心疼
40歲生兒子被急救,要求丈夫結紮被拒,如今41歲再度懷孕7周癲癇發作
男童2歲中風,8歲患上癲癇,被迫切除部分大腦,變成殘疾保命
2歲女孩每小時癲癇發作100次 切掉一半大腦斗病魔
26歲女子癲癇發作淹死在自家浴缸中無人知,直到3天後才被發現
20 歲男性,癲癇後記憶缺失
3月27日晚,大S突發癲癇病,當場昏倒
一位的父親分享了他三歲的兒子,每天300多次癲癇痛苦的鏡頭
王子如約而至,但每天至少沉睡20小時的16歲女孩卻依然承受著癲癇和嗜睡症的折磨
5歲小女孩吃了3000個牛油果後,竟然治癒了嚴重的癲癇
引發癲癇的4種誘因,年輕人經常做!
她被傳婚禮被當眾扇耳光,41歲產子誘發癲癇,氣質碾壓張雨綺
高齡產婦太辛苦!41歲大S懷上三胎,曾因懷孕多次引發癲癇
癲癇,感冒發燒,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
8歲男孩患癲癇每天發作百餘次,母親的一個狠心決定救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