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吐槽加班這種事,乃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

吐槽加班這種事,乃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

約稿

1

諸葛亮是加班加死的。

《晉書·宣帝紀》:

「先是,亮使至,帝問曰:『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幾米?』對曰:『三四升。』次問政事,曰:『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帝既而告人曰:『諸葛孔明其能久乎!』」

東漢一升,摺合現在200毫升。諸葛亮每天吃米飯,也就是四五兩。他自己是一米八五的山東大漢——陳壽所謂「身長八尺,形貌甚偉」——又在軍旅之中,吃得少,事兒多,「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趕上壓力大,時不時想想北伐大業、蜀漢疲敝、危急存亡之秋。

於是五十四歲的年紀,死在軍中了。

司馬懿一聽他的工作量和飲食量就懂了,這麼加班呀……

「其能久乎!」

當然,諸葛亮那會兒,比現在還慘一點:那時代,連加班都沒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沒有一個度量衡。您拚命吧,別人不好攔著;拚死了,一口血吐出去,星落秋風五丈原。

說到古代英雄豪傑,誰都想去當。然而賢相如諸葛亮這種工作強度,就容易早早累死。將軍呢?西方人形容偉大軍事家如亞歷山大、凱撒、漢尼拔,多有一個細節,「精力旺盛」。何故?因為軍旅生活極消耗體力。

時人評述拿破崙,最愛吹的,就是他可怕的體力。梅納瓦爾如是說:

「他感覺到自己有能力和時間來管理一切,實際上,他親自做所有的事。」

他在戰場上的日常是這樣的:白天視察之後,小睡,然後,「皇帝總是在夜裡十一時起來,或者最遲十二時,此時各軍的報告都已送到他手中。在工作兩三個小時後就開始頒發第二天的命令。」

滑鐵盧,著名的1815年6月18日,是這樣的:凌晨一點,拿破崙在暴雨中巡視羅松附近的山地,望著閃電,聽著雷聲。他走遍了前哨陣地,隨時隨地停下來和騎兵談話。兩點半,他在烏古蒙樹林,以為英國人撤退了。四點鐘,有巡邏兵帶來了一個農民,拿破崙問了當地地形。五點鐘,兩個比利時叛兵向他報告,說他們剛離開隊伍,並且說英軍在等待戰鬥。八點,拿破崙吃早餐。早餐後,他靜默了一刻鐘,隨後兩個將軍坐在那捆麥秸上,手裡一支筆,膝上一張紙,記錄他口授的攻擊令。九點鐘,法國軍隊排起隊伍,分作五行出動,展開陣式。九點到十點半,全部軍隊進入陣地。十一點半,滑鐵盧開打——一直打到當天黃昏。那年拿破崙已經四十六歲了。

您一定懂了:指揮員們,幾乎天天在加班。

您會問了:不當將軍,當士兵如何?也好:正常步兵行軍,一日25-35公里是正常的;張自忠將軍奔赴台兒庄,一日急行軍169公里。至於現代戰爭中,哪怕不打仗,也很辛苦:我國某位將軍這麼說:「中暑、打擺子、生疥瘡、爛襠、夜盲……這些情況非常多,有的部隊的非戰鬥減員竟有一半之多。這種殘酷有時比戰爭本身還可怕,有的戰士不怕戰死,但受不了水土不服之苦。」

稍微了解一下,便知道有種玩意,叫做戰後心理綜合症,屬於「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一種,又叫創傷後壓力症、創傷後壓力綜合症、創傷後精神緊張性障礙、重大打擊後遺症。指人在遭遇或對抗重大壓力後,其心理狀態產生失調之後遺症。這些經驗包括生命遭到威脅、嚴重物理性傷害、身體或心靈上的脅迫。

所以,是的:軍政的大人物,每天都處於心理與生理的超負荷運轉之中,不眠不休地接受心理與生理的煎熬。

想當改變世界的人,從古到今,都是這麼累的。

2

有些天真的朋友也跟我說過:那我去種田好啦!田園風光多愜意,種什麼長什麼!

——可惜,也不是這樣的。

熱愛自然的人,許多思緒里,勾勒的是以下情景:無邊無際的田野與花田、廣袤的海洋、清澈的湖水、青草如茵、綠樹如蓋,大地上少一些人類,多一些無害的小動物,比如菜粉蝶。空氣清香甜美,陽光溫暖柔和,可以讓你拍照都不用手機自帶濾鏡。具體起來,可以是熱那亞的海灣、荷蘭的風車、非洲陽光下的白色長海灘。眼睛賞玩夠了這些,還得加上無污染的鱈魚、野地放養的土雞、剛拔得的松露、自家釀的葡萄酒。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如果你去到荷蘭,會發現那裡的田野壟溝,線條筆直,絕非自然。荷蘭人會告訴你,他們擺風車不是為了閑適好看,而是為了對付水流;他們田野上那些壟溝精確的直線,並非憑空而來,乃是細密規劃而成的;荷蘭如今的平原風土,是過去幾百年,國民不斷清除淤沙、打獵捕魚、築起堤壩、製造風車、抽干河水、利用平原和黏土,開運河,造船舶而成的。殆人力,非天授。

自然從來不那麼和諧美好,而是要靠人力去征服的。

在中國種田,是個什麼體驗呢?《白鹿原》里,鹿三就是個干莊稼活的。他得做什麼呢?得會使犁鏵套繩,得會解下耙來再套上犁杖,在翻耕磨過的土地上開溝播種;他得會用方磚箍窖,跌回鍘穀草和情操,得會碾磨豆面成細糝子,得會用獨輪小推車從曬土場往牲畜圈裡推土墊圈,收穫了,得會收割、碾打、晾曬麥子,再播種秋田麥子。白天黑夜不得閑著。

務農,那可累多了。

所以,雖然做城市白領很累,但比起軍政巨人、務農百姓,坐寫字樓裡面對電腦,真還是比較輕鬆的了呢。

3

什麼時候世上有標準意義的加班呢?

答:先得規定什麼叫班,然後才有加班可言。

在工業化時代之前,您再怎麼拼,也只算鞠躬盡瘁,是精力旺盛。若是帝王將相,自有奸妃勸您照顧身體。若是普通工人卓別林那時代,老闆也習慣把工人當牲口使喚,累死算,《摩登時代》因而誕生。

直到前工業時代,人類都挺累的——想不累也行,餓肚子唄,受凍唄。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完全工業化的國家是大英帝國,所以他們這方面醒悟得也早。19世紀中期,他們就開始緩慢醞釀勞動法。一開始是為了保命:1850年代,因為礦工事故多發,英國人開始將勞動條件提上日程,到1872年,安全規定也起來了。

說最初的勞動法是工人先烈們的血肉堆起來的,一點不誇張。

1930-40年代,美國、日本慢慢地將勞動法完善起來。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才算被法律化了。

積極點想,時代多少是在進步的:

以前,過勞死就死了,現在呢,因為勞動法,因為健康概念,大家至少有了「過勞」這個概念,有「加班」這個說法。

當然了,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累法。前工業時代,工人們是體力過勞:過度的體力勞動,關節與肌肉承受了過多的重量,沒有足夠的營養補充。後工業時代,大多數現代人是腦力過勞:要處理太多的環節,身體的局部過勞(手指、頸椎、腰椎),局部過逸簡直要退化(贅肉增長)。

越是與國際接軌的行當,越是高科技行當,越是傳媒行當,對加班的怨聲越多:來往的反饋太密集了,更新與反饋太迅速了,諸如此類。然而事實上,稍微注意下便會發現,服務業如飲食店的店員,超時工作的也實在不少。關於這點,我問過一個上海麻辣燙店幫忙的小弟,他說得很樸素:

「我們都不知道開店關店具體時間的,有活就干唄;在老家也這樣的。」

如果將苦與累分析一下的話,苦是物質條件差,累是身體與精神勞動強度大。

農業時代,人民做農活時累,平時也很難閑著,而且苦。

前工業時代,人民沒那麼累,但是苦:如今的失業者們,其實也如此;他們是前工業時代的自由人,不累,卻無法購買到足夠的物質資料。

後工業時代,苦是沒那麼苦了,但是累啊——越是不苦,越是累。如果您覺得有人看著既不苦又不累,那是因為:別人的苦累,您不一定看得見。

所以,應該歌頌加班嗎?也未必。

4

2011年《職業病醫學》談論過中國的加班文化,說樣本中,中國公司每周平均加班14.2小時,加班者健康狀況普遍低於非加班者。雜誌好奇的是,明知道身體狀況不佳,為什麼還是有更多人選擇加班?——除了勞動法保護不足、競爭激烈之外,還有什麼原因呢?

他們的結論是,東亞國家普遍的集體主義與等級制領導制度,會讓人更傾向於屈從加班。即,越是沒意識到自己在工業化時代地位、越是不懂得勞動法的諸位,越覺得加班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高科技與傳媒對加班的怨聲最多,也容易理解了:一方面是他們著實辛苦,另一方面是,比起那些離家進城,有個工作能掙錢就好,不知道何謂法定勞動時間的諸位,他們更有個人意識,更明白加班這件事是不對勁的。

說抱怨加班是法律與個人意識的覺醒,未免題目大了點,但事實是,加班的概念從無到有,基本是人類對自我權益的覺醒。

奮鬥當然是好的——諸葛亮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呢,拿破崙還帶頭不眠不休呢,但那是傳奇。

人可以自己追求當傳奇,卻不該用傳奇去要求他人。

——諸葛亮鞠躬盡瘁加班死掉,是他自己願意的;如果劉禪逼著他鞠躬盡瘁,那就是王八蛋。

——貪舒服、想避免苦與累,是人類的天性。企圖逆天性而行的,都是壞人。

——所以,當你連軸轉,覺得自己做的不是人類該乾的活,覺得上頭完全罔顧你的思想,覺得自己是《摩登時代》的卓別林,覺得自己簡直是當著兵卒的命卻操著諸葛亮的心,開始生怨懟之意時,並不是您在偷懶,而是您確實地,按著人類爭取自身權益應有的方向,邁出了一步。

GIF/1738K

可是,這個時代也有討厭處:這既是最能保障勞動者權益的時代,又是勞動者最有危機感的時代:19世紀,工人們試圖過搗毀機器,因為機器令他們痛苦;同理,現在,AI時代到來了;僱主們腰桿硬了起來:我們是不尊重人了,怎麼著?人類能做的,機器做不得?還不會抱怨哩!

最近出現的英語流利說H5最不是人的招聘,也在詮釋AI時代對人類職業生涯的影響……加班24小時完全沒有任何怨言。

這裡有個兩難:人類還能抱怨加班,是因為還有價值可利用,老闆也樂意聽;那麼,人工智慧會不會就此終結人類加班的歷史呢?

點一下下面的,您就知道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佳瑋寫字的地方 的精彩文章:

巔峰時的吉諾比利是怎樣的:大海與銀蛇
甜豆花咸豆花,甜粽子咸粽子——每一句南北爭論,都是給故鄉的情話
錢鍾書先生《管錐編》這類天書,讀不進,怎麼辦?
三國史上最諷刺的一個輪迴:說是應天順人,多是野心擺布
對丹佛,周琦打出了點會讓火箭浮想聯翩的東西

TAG:張佳瑋寫字的地方 |

您可能感興趣

古立特:這部番是最會撩人的新番,這些細節足以體現!
手串體現男人不一樣的魅力,看你是哪一種?
高斌:區塊鏈是一種文明的體現,通過它,人類可能實現共產主義
陳道明爆粗口,竟是有修養的體現?
如果女人真的懂事,會有這4種體現
紅木不只是木材,是一種藝術品一種文化的體現,更是對家的詮釋!
會說話,也是情商的一種體現
個性就在這裡體現!
一個人的素養,真的體現在這些細節!
武士道精神極致體現的「切腹」是怎樣進行的?
都說貓咪是一種聰明的動物,它的聰明體現在哪裡呢?
明朝獨有的文化氣質與標籤體現在哪些方面?
女性的這些行為才是情商高的體現,你中了幾樣?
鬼谷子:這三種行為才是一個人教養的體現,聰明人都這麼做!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下半句殘酷卻又真實,體現了現在的社會
身體上,幾乎所有的組織變厚了,都是一種不健康的體現
屌絲氣質是如何體現出來的?
文雅的談吐,是有修養的體現
不是人類才有父愛體現的,在動物界也是有的,這種魚就是最佳模範
茶葉價格是怎樣體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