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庭機能失調:從孩子不愛吃飯,全家雞飛狗跳說起

家庭機能失調:從孩子不愛吃飯,全家雞飛狗跳說起

摘要

藉助現代心理學家Murray Bowen(默里·伯恩)的結構化家庭理論,闡述家庭機能失調的現象,包括並且不限於:全家為孩子吃飯問題爭吵,夫妻一方有外遇以及無休止的婆媳矛盾。從易到難,先談第一個問題。

上篇:虛構一個具有典型特徵的家庭背景和晚飯場景作為示範案例。

中篇:介紹伯恩理論中最核心的家庭三角關係模型,提示家庭成員錯誤的互動模式帶來的長期隱患。

下篇:根據中篇的分析與結論,有針對性地給出一些啟發性的建議。

閱讀提示:每個家庭都具有其獨特性,本篇只提供多一種解讀視角,讀者不應輕易給自己和家人貼標籤,並謹慎參考本文建議。

很高興終於要從嬰兒睡眠行為與心理分析轉到下一個焦點了,之後會連續多篇探討以下三個看似八竿子打不著,實際卻隱含相似根源的問題:全家為孩子吃飯問題爭吵,夫妻一方有外遇以及無休止的婆媳矛盾。

今天這篇會從一家人為孩子吃飯的問題,鬧的雞飛狗跳的例子。與某些網紅某某媽的陳詞濫調不同,這篇文章不會只停留在表面,簡單建議家長"給孩子餓幾頓","要給孩子建立好規矩"等等,相反,藉助現代結構化家庭心理學家伯恩的理論,深度解析這一常見的家庭問題。

不妨先以一個虛構的但具有典型意義的家庭場景作為例子。這個家庭的成員包括,三十齣頭的爸爸媽媽,三歲的孩子,六十歲上下的奶奶。爸爸媽媽雙職工,媽媽工作相對爸爸輕鬆,下班通常會早些。爸爸工作壓力比較大,與孩子相處時間較少。奶奶對孫子,有求必應。

矛盾的源頭是,奶奶作為實際的第一看護人,總是擔心孩子吃不飽,一到喂飯時間,就吹拉彈唱,三百六十五般武藝全上,直到吃到她覺得合適的量為止。平時孩子哭鬧,為討歡心,零食安撫。

媽媽雖然不滿這樣的教養方式,但溝通能力欠缺,無法樹立家庭權威,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久而久之,問題越演越烈,本應是這個家庭一天中最溫馨的晚飯時間,卻屢次上演祖孫三代家庭戰爭。以下,就是可能的晚飯劇情:

某天,媽媽在下班的路上接到幼兒園老師的話,批評孩子在學校不肯好好吃飯,希望家長敦促改進。媽媽發現孩子不吃飯的問題不能再一拖再拖,需要徹底地改變。

下午六點,媽媽匆忙到家,開始準備吃晚飯。孩子正在看電視,幾次三番叫吃飯也不肯上餐桌。媽媽只得發火,強行按到飯桌。孩子很不高興。奶奶說了媽媽幾句,不該對孩子呼來喝去。媽媽雖然沒有應聲,內心愈發不悅。

孩子終於坐飯桌上,可是呢,半天吃不上一口飯。媽媽哄完了罵罵完了哄,孩子無視只顧敲桌子敲盤子。熬了一小時兩小時,媽媽終於崩潰,開始打罵孩子。孩子大哭,摔椅子扔玩具。

故事到這裡,先打住,讀者不妨思考一下,這一天,媽媽與孩子的衝突是如何產生的?應該說,首先自然是長期的不良習慣,而幼兒園老師的電話,是誘發媽媽焦慮的壓力事件。媽媽當天可能工作也被領導批評,本身就處在情緒低落期。種種原因,引爆當天的戰火。

如果這個家庭只有媽媽和孩子,這場戰爭很快會以某一方的投降為結束。要避免類似的問題,解決辦法不複雜。如果媽媽擁有良好的情緒管理技術,並具備有管教的權威性,3歲孩子依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如果付出足夠的時間精力,不良行為習慣是可以改善的。

但現在的問題是,奶奶和爸爸如何參與到這場對抗?在媽媽與孩子相互之間劍拔弩張時,故事可能以下面的方式進展:

1. 孩子-奶奶-媽媽三角對抗平衡

孩子大哭,向奶奶求救,奶奶指責媽媽太凶嚇著孩子。這時候奶奶與孩子結成聯盟,媽媽被孤立。加上孩子以哭相挾,媽媽服軟。奶奶和媽媽一起鬨孩子,再次艱難吃完一頓飯,後獎勵零食。孩子獲取全面勝利,對媽媽賣萌示好,三人重新獲得表面上的關係平衡。

2. 媽媽-爸爸-孩子三角對抗平衡

媽媽盛氣未消,正巧爸爸下班回家。媽媽把幼兒園老師的話,轉述給爸爸。爸爸支持媽媽的管教,也加入批評孩子的陣營。此時爸爸媽媽為一個聯盟,孩子被孤立。但是爸爸平時疏於管教,教育孩子缺乏技巧,一聽說幼兒園老師的批評,不問三七二十一,劈頭蓋臉就罵。

本來媽媽和孩子的矛盾緊張指數不算高,一攪進爸爸,緊張指數立刻翻倍,媽媽害怕矛盾激化,轉而維護孩子,批評爸爸管教方式不對。媽媽與孩子結成聯盟,爸爸則被孤立。爸爸服軟,答應周末帶孩子出去吃大餐。孩子獲取全面勝利,對爸爸賣萌示好,三人重新獲得表面上的關係平衡。

3. 媽媽-爸爸-奶奶-孩子多重三角對抗平衡

奶奶指責媽媽,媽媽對抗。問題核心從媽媽與孩子不好好吃飯,轉移到婆媳之間。此時正巧爸爸回家,不加思索攪和進來。但是,無論爸爸批評奶奶還是媽媽,都會使家庭關係緊張指數繼續升級。婆媳矛盾再度轉移到奶奶和爸爸的親子矛盾,或爸爸媽媽的夫妻矛盾。而不被指責的那一方害怕矛盾升級,可能對另兩方勸和。

同時,孩子目睹三位長輩相互拉扯埋怨,驚慌中大哭。最終奶奶和媽媽聯合安撫孩子,結成聯盟,回過頭來責怪爸爸大呼小叫,把孩子嚇哭。爸爸里外不是人,只好道歉。不出例外,孩子獲取全面勝利,一家四口重新獲得表面上的關係平衡。

但是無論是以上哪種情形,問題依然還在那兒,只等著下一次外部壓力源作為戰爭引爆點。

當作為一旁觀者,抽離出故事中的事故現場,讀者或許能從上面的故事中,看到些許自己的影子,也能察覺到一絲端倪:孩子不愛吃飯的問題真的只是孩子的問題嗎?為何三位家長明明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最終的結果是彼此怨恨?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家庭抗壓能力如此之弱,幼兒園老師的一通電話,就足以導致一家人在孩子吃飯這小事上,發生多方衝突?下一篇會從伯恩理論最核心的三角對抗平衡理論,抽象出家庭成員間的互動模型,解釋為何當存在外部壓力事件時,原本看似穩定和諧的家庭關係,輕易瞬間崩潰。有興趣的讀者請持續保持關注更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拍不出藍天白雲?PS教你趕走霧霾
抗菌天網:女性私處防禦衛士
與直男看一場《喜宴》
深思,現代書法之我見!
機器人的「類人化」與人的「機器化」

TAG:公眾號 |

您可能感興趣

老婆你玩手機能不能坐好了,你們說我該怎麼呢
不要過多的給孩子玩手機,家長要知道,手機能「毀」掉一個孩子
吃雞手游火爆 哪些手機能做到持久暢玩?
奶牛貓被困,拆機後成功救出,網友:我家洗衣機能暫停,貓呢
關燈玩手機能得癌?不怕死你就接著玩
手機能不能放床頭?蚊子最喜歡什麼血?後悔沒早點知道
在寧夏直升機能救援病人了?我看出了這些不靠譜!
跳繩可以強化人身體的哪些機能?聽聽專家是這樣說的
你說什麼蘋果手機能擋子彈?
逆天了,手機能拍成這樣,堅持看完後,我想把單反摔了!
偷懶把鞋子都用洗衣機洗,被老媽一通罵。究竟洗衣機能不能洗鞋子
坐飛機能不能逃過地震?專家給出這樣解釋
全身黑白灰,還有哪些小心機能讓你更吸引人?
還敢說你會摺紙飛機?人家的紙飛機能飛到6層樓!
養生專家提醒:經常玩手機能眼瞎失明?吃3種菜不花錢治「近視」!
當手機能完全讀懂你的心,這就有點嚇人了!
哪些戰機能做眼鏡蛇機動,F22爭議很大,不讓做還是做不了
乘飛機能送遊戲機?任天堂送的驚喜讓亞州玩家不開心了!
當飛機能在水上起飛,也能當潛水艇用,是不是航空母艦就可以淘汰了?
都說自己會玩,但你們對於運動機能真的了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