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華本聯育:父母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顆放不下的心

華本聯育:父母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顆放不下的心


華本聯育:父母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顆放不下的心



華本聯育:父母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顆放不下的心

彭華勇


2017-07-14

華本聯育:父母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顆放不下的心



父母總是用各種方式,


控制自己的孩子。


但其實父母們最需要控制的,


不是孩子,


而是自己那顆放不下來的心。


被控制下的孩子怎麼做都是錯:


"不要自己倒水,小心燙手!"


"不要碰那個,小心傷到!"

"這不需要你操心,你管好學習就行了!"


"聽我的,別自己瞎弄!"


"我跟你說了你為什麼不聽?"


"都說了不讓你這樣干!"


……


發號施令的話也許父母經常脫口而出,


但你可能不知道,


這些話正悄悄地


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1

父母的控制會影響孩子一生


如果你認為小時候習慣性被父母控制的孩子,長大後會自己改變,那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這非常非常難!


比如,即便現在的我已經結婚生子,每次我從超市回來,我媽也必定會問:"買了什麼,花了多少錢?"如果我不回答,母親大人便會翻購物袋查小票價格。


查完之後,她會說:"這個那麼貴,為什麼要買啊?那個沒什麼用,真是浪費錢!"


然後我也會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和審美,重新評估我的人生。並最終得出:"嗯,我就是個一無是處的人"這樣的想法。


在我媽控制與洗腦之下,她讓我相信:"我這麼懶,這麼蠢,婆婆又這麼不待見我,我一無是處,我照顧不好我自己的孩子!"


在父母控制之下長大的孩子,即便是有了自己的小孩,也是軟弱無力的,就像從未長大,沒有自信能夠養育好他。照顧孩子的任務自然而然地又被長輩攬到身上。


我的孩子上幼兒園之後我想帶他離開我的父母,我媽便說,"你現在翅膀硬了,用不著我了,你走了再也別回來!我老了,沒用啦!"可如果繼續留下,我媽又會說,"自從給你帶孩子,我多辛苦!這麼大年紀了,還享不到一天福。"


我怎麼做都是錯,常常覺得很痛苦。


2

過度包辦即是控制


如果說我是在我媽的控制之下長大,那麼我弟弟就更加可憐了。


媽媽41歲生下弟弟,作為家裡的唯一的男丁,弟弟從小,便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種種細節不再描述,且說一下弟弟的現狀。


弟弟現在已經25歲了,每天只做三件事,吃飯、睡覺、打遊戲。每天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媽,我吃什麼?"


他完全不工作(也不想)、不出門(除了去網吧),不社交(除了打遊戲的隊友)。


他就像是一隻被圈養在家的寵物,喪失了一切生存的基本技能。我甚至無法想像,等父母老了動不了甚至離去的那一天,我弟弟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

華本聯育:父母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顆放不下的心



如果站在局外人的角度,


我會很客觀的說一句:

弟弟這輩子已經毀得差不多了。


我曾經想,


也許只要他活著,


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安慰。


父母大概覺得:我們會一直養你,


可是他自己的人生呢?


3


自閉 ,源於過於被控制


我之前的公司有個叫小D的同事。我剛去公司的時候,他每天最早來開門,打掃老闆辦公室,接著就坐下來打遊戲。開始我以為他是老闆親戚,才這麼有恃無恐。


可聽同事八卦才知道,小D有自閉症,跟人溝通有障礙,父母離異後一直跟著媽媽生活。

老闆租的是小D媽媽管的房子,礙於情面把小D收進公司,表面上是給他一份工作,實則就是做點"掃地僧"的基礎工作。


每個月小D媽媽給老闆300塊,再經老闆的手發給小D當"工資"。我聽了之後覺得好感動,感嘆這世上母愛的偉大。


有次單位聚餐,我們叫了小D一起,小D一開始還很開心,有說有笑,可轉身接了一個電話,回來臉色就變了。


他支支吾吾地對我們說,"我不吃了,我媽讓我回去,她好像沒帶鑰匙,我得給她送鑰匙去。"小D說完轉身走了,大家好像都發現了什麼。


其實平常的小D除了跟人交流少一些,說話時不看別人眼睛、說話神情有些逃避遊離之外,跟普通人並沒有兩樣。特別聊到他感興趣的話題(比如遊戲),還會眉飛色舞。


但一說起他的媽媽,他就會瞬間沉默,陷入一種自閉的狀態里。也許,小D並不是真的自閉,只是他媽媽的愛讓他窒息。

華本聯育:父母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顆放不下的心



4


控制是最壞的教育

自從有了孩子,我常常會回頭看自己的成長之路。


像所有的父母一樣,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免不了地為他牽腸掛肚。擔心他餓了、累了、病了、摔了,擔心沒有自己陪伴在身邊,他是不是能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有位心理老師說過:"過度擔心自己的孩子,就等於是在咒他死"。這點並不誇張。


自閉的小D,背後是一個連跟誰吃飯都要干涉的媽媽。


我的弟弟,被嬌生慣養,25歲不找工作、啃老、宅家,因為所有的衣食住行都已經被家人包辦好了。


他們就像溫水裡煮著的青蛙,漸漸喪失了生命機能,漸漸的被這樣的生活消磨盡生命,最後慢慢的死去。


5


控制欲的源頭是缺乏安全感


控制欲強的媽媽,大多來自沒有安全感的原生家庭。


她們年幼時或缺衣少食或經歷骨肉分離、生活動蕩。長大後她們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掌控,讓自己的世界不再崩塌。

她們想把自己沒得到的,通通都給孩子,對孩子的控制是因為她們自己強烈的沒有安全感。所以寧願孩子天天在家打遊戲,荒廢終生,也不願意他們去外面的世界經歷風雨。


但媽媽畢竟不能代替孩子活一生。孩子,也有自己的生命和獨立的意志,他們需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華本聯育:父母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顆放不下的心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可高。


若為自由顧,兩者皆可拋。


前人用生命和鮮血告訴我:


自由不僅僅是信仰,


更是人性的需要。


如果一個孩子,

連基本的自由和尊重都沒有,


他的一生,也只能悲慘收場。


6


正確面對自己的控制欲


我對孩子也有控制欲。


他不收玩具,我會生氣。他不按時睡覺,我會生氣。他不聽話,我也會生氣。但我寧願他跟我爭辯,給出自己的看法和合理的解釋,也不要他盲目順從。


因為我知道,我不能控制他,保護他一輩子。所以一開始就不能千依百順地寵著他。因為我知道,如果我現在將他保護的面面俱到,將來他在社會上,就會頭破血流。


所有他需要自己歷練和經歷的,他需要自己磨練才能夠收到寶貴經驗的,一樣都不能少。


其實,父母們最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顆放不下來的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彭華勇 的精彩文章:

華本聯育:孩子將來不孝順的4個信號,第二種必須立即糾正!
可怕的曾國藩

TAG:彭華勇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需要的不是玩具,而是媽媽的愛
你需要的不是他人的引導,而是自己的堅持
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孩子,真的不需要你那麼堅強
你更需要的不是減肥,而是接納自己
挽回前男友時,他是這樣想的:「不是不愛你,而是你不需要我」
他們不是不需要,只是愛你而已
孩子最需要的,是願意為他們托底的父母
你需要放下的,是他的因果
人生苦短,我們需要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不能糊裡糊塗過一輩子
不管多丟臉,都請站在孩子這一邊!孩子需要這樣的父母,你是嗎?
你自己不就是那隻需要回家的蛙嗎?
父母的痛,是關愛已到,卻不被需要
自尊自愛的摩羯座再苦也不訴苦,不需要你同情的眼神!
蛙兒子不需要你,但你親兒子真的放假了!
雙魚需要愛,但他們也有可能不愛了,不愛了他們會是這樣的表現
這樣的女朋友,才是你需要的
女孩,你不一定要完美,需要的是勇敢!
其實真正需要強大的,不是你的外殼,而是你的心
為什麼小貓咪會一直不停的打噴嚏,是不是感冒了呢,需要注意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