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體蟲被認成魚雷 該生物曾將美國拖入越南戰爭?
1966年那個灰色夏季的某天,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海洋生物學名譽教授托德·紐伯里(Todd Newberry)正在加州蒙特雷灣的海帶森林上看海鳥爭鬥。當時1名水手發起的對話改變了他對越南戰爭的認識。這個陌生人原來是海軍聲納工程師,被指派到驅逐艦Turner Joy號上服役。就在兩年前,Turner Joy號和馬多克斯(Maddox)號據說同時遭到越南艦船的攻擊,引發了被稱為「東京灣事件」的神秘戰鬥。
這次遭遇戰非常關鍵,它讓美國陷入長達十年之久的越南戰爭。這場戰爭導致5.5萬美國人死亡,同時還有250萬名越南人和東南亞人遇難。但即使到了今天,我們依然不清楚Turner Joy號和馬多克斯號是否真的受到了攻擊。紐伯里回憶說:「我確信,他不應該被授權談論這些東西。」
據紐伯里說,那位聲納工程師宣稱,當Turner Joy號遭到攻擊期間,船上的聲納顯示器捕捉到奇怪形狀的物體。其大小與魚雷差不多,但它們的移動方式與工程師以前見過的魚雷不同。它們似乎是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到船上的,然後向右側漂流。這位工程師確信,軍方可能是誤以為受到襲擊,他們堅持認為的魚雷實際上是某種生物。
這個故事只有紐伯里和世界上少數生物學家相信。現在已經82歲的紐伯里對這些談話只記得很少的內容,他甚至已經忘記了那名水手的姓名。但是,如果這個故事是真的,並且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這可能揭開歷史上引發最臭名昭著的衝突的謎團。有沒有可能是那些默默無聞的海洋生物推動美國加入了越南戰爭?
1964年7月末時,美國通過其在東京灣安裝的雷達裝置,支持南越政府對北越發動襲擊,導致越南戰爭爆發。8月2日,當美國人在東京灣的北越島嶼附近從事監視活動時,北越3艘魚雷艇對美國驅逐艦馬多克斯號發動魚雷攻擊。馬多克斯擊退了進攻,然後撤離。儘管那裡充滿了敵意,但這艘軍艦依然返回東京灣繼續進行偵察巡邏,而這次有驅逐艦Turner Joy號護航。
8月2日的襲擊發射2天後,一場暴風雨襲來。黑色的海面與烏黑的天空混合起來,讓遠處地平線的巨浪也顯得模糊不清。兩艘驅逐艦上的機組人員認為,他們發現了類似北越魚雷艇攻擊模式的小型快船。幾小時後,兩艘軍艦採取自衛行動,進行高速躲避機動,並發射了650發炮彈和深海炸彈。
在戰鬥期間,馬多克斯號上的船員報告說,聲納發現了20多枚魚雷。水手們聲稱看到了敵人駕駛艙中的燈光和水上探照燈。聲納兵們也以為他們在水聽器中聽到魚雷螺旋槳的聲音。Turner Joy號的船員報告說,他們在左舷90米處發現了兩個魚雷的尾跡。但當激烈的戰鬥終於平息時,他們沒有發現任何敵方船隻。沒有船隻撤退,也沒有敵船被擊毀。
馬多克斯號艦長約翰·亨利克(John Herrick)在幾小時內向火奴魯魯發出了一條高度優先的信息,聲稱他懷疑發現了敵人。他寫道:「行動審查讓許多發現魚雷和敵船的報告都令人產生懷疑。反常的天氣影響了雷達,過於激動的聲納兵們可能產生許多誤報。船員們實際上沒有目擊到任何敵船,或親眼看到敵方發射魚雷。建議在採取任何進一步行動之前,對此進行徹底評估。」
儘管如此,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Robert McNamara)還是選擇進攻而不是謹慎從事:他立即建議空襲北越。時任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Lyndon B. Johnson)剛剛成功連任,他接受了麥克納馬拉的建議,迅速宣布美國軍艦在國際水域遭到「無端攻擊」。三天後,國會兩黨都通過了所謂的「東京灣決議」,這給了約翰遜近乎無限的權力,允許他在東南亞地區部署美國的軍事力量。美國全面介入越南衝突。
2005年,美國國家安全局解密了大批文件,包括東京灣事件期間的軍事通信信息。許多史學家認為,根本沒有1964年8月4日發生的第二次攻擊。歷史學家埃德溫·莫伊塞(Edwin Mo?SE)認為,天氣、海洋表面的魚群、鳥群以及聲納問題,都可能造成水手們曲解了他們儀器上的信息。
在2003年紀錄片《戰爭迷霧》(Fog of War)中,羅伯特·麥克納馬拉本人都稱,並沒有8月4日的襲擊。約翰遜總統甚至曾表示:「就我所知,我們的海軍正在射擊鯨魚。」在反擊中駕駛F-8 Crusader戰機的海軍指揮官詹姆斯·斯托克代爾(James Stockdale)也稱:「我坐在最好的位置觀看那次事件,我們的驅逐艦隻是射擊幻影目標。除了黑色的海水和美國的火力,什麼也沒有。」
在與聲納工程師對話期間,紐伯里正在研究一種鮮為人知的海洋動物——海鞘,作為斯坦福大學畢業的博士論文。聽到這個故事後,紐伯里認為這種罕見的海洋生物與聲納兵的描述十分匹配。而罪魁禍首可能是海鞘的神秘近親——巨型火體蟲。這種軟體生物屬於濾食性動物,以群聚狀態生存。
每個火體蟲體長超過1厘米,呈管狀,能夠捕捉漂浮的食物。它的一端漂浮在水中,並以近乎連續噴射的方式將另一頭噴射出來,讓它可邊游泳邊吃東西。在群聚狀態,所有火體蟲緊密結合起來,形成長長的鈍頭管。隨著它們聯合的噴氣式推進,整個群體就會穩步地向前移動。從表面上看,火體蟲的群聚體就像一個巨大的游泳避孕套。
在其最大時,火體蟲的群聚體長度可達18米。它們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熱帶和溫帶海洋中,在東京灣也相當常見。此外,火體蟲有時也在夜間以集群的方式漂浮在海洋表面上。與行進中的魚雷相比,火體蟲群聚體的遊動速度慢得多,但在激烈的戰鬥中,它們卻很容易被混淆。紐伯里表示:「這些東西有魚雷大小,所以它們會產生相同的聲納圖像。」
火體蟲也屬於發光生物。像許多海洋生物那樣,火體蟲感覺不安時,每個個體都能發出明亮的淡藍色光芒,這些光芒會在整個群聚體上閃爍。此外,如果光線足夠明亮,也可以誘導附近的火體蟲群聚體發光。史密森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動物學家卡倫·奧斯博恩(Karen Osborn)解釋稱:「它們真的很亮,你甚至在白天都可以看到它們。」
奧斯博恩證實,高速戰艦引發的喧囂足以讓火體蟲感到不安,從而開始發光。她說:「它們當然可以出現在聲納上。我完全理解,如果你不知道像它們這樣的東西存在,當你在水中看到它們時,你也會感到不知所措。」紐伯里表示:「想像一下,當你向認為遭到魚雷襲擊的指揮官報告稱,那是火體蟲時,他可能會立即將你關入禁閉室中。當時的人從未意識到,這可能是一種非常自然的現象。」
幸運的是,Turner Joy號上的聲納兵將這個故事告訴了理解事實真相的人。紐伯里與兩個親密朋友討論了他的故事,包括無脊椎動物生物學家約翰(John)以及維姬·珀爾斯(Vicki Pearse)。幾年後,珀爾斯夫婦在他們1987年的教科書《Living Invertebrates》中火體蟲篇章中描述了這個故事。
儘管這本書已經過時,但它依然是非常受歡迎的教學工具。這些科學家們在半個世紀的教學中講述這個故事,賦予它自己以生命,就像東京灣事件本身的歷史記載。紐伯里說:「這是一場誤會,是那些從來沒有聽說過火體蟲的人所犯下的錯誤。這是不可抗拒的,但故事需要講出來。」
在同名紀錄片中接受採訪時,麥克納馬拉也描述稱:「戰爭是如此的複雜,超出了人類心靈理解所有變數的能力。我們的判斷和理解遠遠不夠。我們沒有必要去殺人。」麥克納馬拉可能從來沒有想過,導致戰爭的其中一個變數可能是某種生物。
海洋里充斥著水手們誤以為是威脅的、令人難以置信的現象。溫順的海牛被惡意描述為美人魚,引誘男人進入海中死亡。深海皇帶魚幾乎與巨型海蛇一模一樣。簡單的幻影Fata Morgana(水手看到遠處地平線出現船隻)經常讓人以為世界末日到來。紐伯里的故事揭示了火體蟲的秘密,它也是現代記錄中唯一極端生物引發戰爭的記載。


※美團回應清真食品箱:臨夏回族自治州代理商私自製作
※進擊的盒馬與昂貴的全食
※廣電系六家企業合資運營寬頻 統籌互聯網出口資源
※軟銀、通用和寶馬1.59億投資無人駕駛初創公司Nauto
TAG:cnbeta |
※錢塘江被釣起「未知生物」,體型像樹葉,網友:新型入侵物種?
※澳洲野狗泛濫成災,如今做成狗肉罐頭賣給中國,卻成即將滅絕生物
※美國研發生物武器?被曝疑似進行人體實驗,或將釀成災難性後果
※亞馬遜河生存著比食人魚更恐怖的生物,它們被稱為「水中高壓線」
※遇水就能繁殖的入侵生物,中國吃貨不敢下嘴,卻是越南網紅美食
※入侵中國最失敗生物小龍蝦入侵德國成功
※地球生物為何越變越小?生物學家認為氧氣是幕後黑手
※魚塘中食人魚泛濫,漁民無奈放入遠古生物,食人魚被遠古生物獵殺
※美國亞洲鯉魚泛濫成災未解決,泰國又一生物泛濫成災,當地政府下令全民捕殺還有獎金
※俄羅斯一沙灘現巨型長毛生物,網友紛紛認為這是「外星生物」
※火星表面出現大量神秘生物體攻擊火星探測器,國家已經進入紅色警戒狀態
※他被未知生物寄生後,得了詭異怪病,電影《鐵線蟲入侵》對美國殭屍浣熊的啟示
※這種生物曾在遠古海洋中橫行無忌,因外型和蛇頸龍很像,常被誤認
※人類發展導致生物滅絕!體型越大越易被滅絕!以後家牛將是最大的哺乳動物!
※埃迪被什麼外星生物入侵變成毒液的 毒液電影劇情解析
※這些國外泛濫成災的生物,在中國都做成了什麼美食?
※敢於獵殺巨齒鯊的兇猛海洋生物,曾稱霸海洋,滅絕原因成謎
※罕見天象 埃特納火山被外星生物入侵?似大型飛碟母艦的雲狀物!
※世上毒物,六成歸澳,為何有毒的生物聚集在澳洲大陸?
※泰國倫披尼公園被澤巨蜥入侵,生物鏈遭破壞,中國吃貨能幫他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