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吳清友28年「創業史」:40歲創辦誠品書店,虧損15年,最後影響整個華人世界

吳清友28年「創業史」:40歲創辦誠品書店,虧損15年,最後影響整個華人世界

7月18日晚,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病逝,享年67歲。這位文化「佈道者」猝然離世,留給世人無盡唏噓。

過去30年,他打造了華人世界的書店傳奇——所創辦的誠品書店超越了一家書店的範疇,成為了許多人的朝聖之地。吳清友曾說過,誠品書店不是商學院的好案例,但這位來自台南鄉下的年輕人把一家書店開到全台灣40多家分店,還開到香港、大陸,年營收超40億人民幣,成為了亞洲最大的書店。

不惑之年再創業

吳清友創辦誠品書店緣起39歲那場大病。

1988年,吳清友因為先天性心臟擴大症病發,進行了第一次開胸心臟手術,5個小時的手術中,心臟一度停止跳動,經過大量輸血搶救,才從鬼門關走出來。在病床上,他度過了自己工作以後最長的假期。他讀了史懷哲的《文明的哲學》,受書上內容影響,吳清友希望開一家書店。

在此之前,這位來自台南鄉下的年輕人一直在商場打滾。

1950年,吳清友從台南高工機械科(現為台北科技大學)畢業後進入誠建五金建材類公司,從事旅館及醫院專業設備銷售。由於工作出色受到老闆賞識。1981年,因老闆考慮赴香港定居,便將誠建公司賣給了吳清友。

1984年,恰好碰上麥當勞進入台灣市場,要購買廚房設備,誠建公司依靠質量和服務拿到了大單子。隨後,吳清友將誠建做成了行業龍頭。據他自己說:「全台灣的旅館和醫院,誠建佔了至少80%的市場佔有率。」

後來,吳清友又投資了房地產與證券公司,掙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一躍成為台灣的財富新貴。1985年,意氣風發的吳清友在台灣陽明山買了一塊地,蓋了一幢豪宅。

直至1988年那場大病,吳清友第一次邂逅死神。他把這次經歷稱之為「禮物」,這個「禮物」讓吳清友突然對自己早先的生活方式產生了懷疑,「我擁有的財富和我的努力不成正比,我沒有擁有這些財富的正當性。」

1989年,台北仁愛路圓環,第一家誠品書店誕生。實木地板、中外文圖書、古典樂,經典的「誠品印象」自此出現在世人面前。

其中,「誠」字是吳清友父親的親筆字,這也是對女的叮囑。多年後,吳清友曾動情地回憶取名誠品書店的緣由,「這個字對很多朋友來說這是一個中國字。對我來說,家父活了90年,我至少見證了50多年,見證一個生命從貧困到富有,又轉為巨貧、赤貧的過程。我爸爸從當董事長又回到鄉下挑水、養魚,我看到我父親的浪漫,也看到了很多他的困頓,我看到他很多的坎坷,但是也看到他曾經有順遂。」

守虧15年

創辦誠品時,吳清友準備了一筆錢,打算賠5到8年,沒想到誠品書店一虧損就是15年。

1994年,吳清友把自己「第一桶金」的誠建公司也搭了進去。這段時間裡,除了誠品,沒有其他生意的吳清友已囊中羞澀,除了尋找好友求助,他還到銀行籌錢,所幸後來獲得了包括國巨電子董事長陳泰銘、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以及華碩董事長童子賢等一批富商的援助。

其實,開書店賺不賺錢並不是吳清友首要考慮的。每一個誠品書店擺了差不多400個公共座位。從零售店的經營來說,這些座位是無效率的,應該拿來擺更多的書和商品。誠品的理念是「連鎖不複製」。複製可以快速發展、成本降低,但吳清友不贊同複製,堅持每一家誠品店都不同:書的組合不同,裝修的空間和氣質不同。

吳清友想法樸實而細膩,「在大學,我們用的材料非常簡樸但又自成風格。因為那裡是學生們進出的地方,不必去用光亮的大理石等豪華材料。要讓學生進入書店之後,覺得這個空間是屬於他的一部分,人和空間的融洽度是合意的,不要讓學生覺得這是一個奢華的空間」。

雖然書店不賺錢,吳清友卻創新了一套商業模式。

台北101旁的信義誠品,是誠品在台灣的旗艦店,四萬平方米的空間,當時每一天的租金就要20萬元人民幣,一年下來是7300萬元人民幣,連大集團都很難支撐。吳清友後來摸索出了一套聰明的做法:讓誠品當「二房東」,除了書店本身的一萬平方米之外,三萬平方米作為商場,全都租出去給其他品牌。由於誠品是人潮的代名詞,時尚精品、高端餐廳都樂於與誠品作伴。

2006年,誠品書店終於扭虧為盈。這時候,書店的收入主要在三部分:賣書、商場、餐飲,而商場才是營利的主要來源,賣書金額僅佔三成。

2012年,誠品在香港銅鑼灣的希慎廣場成立分店,總面積超過4萬平方英尺,成為了當時香港最大、書種最齊全的書店。2015年,大陸首家旗艦店在蘇州開業。有人曾問台灣作家楊照,誠品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楊照回答說,「誠品的成功,就是從未想過成功。」

為什麼大陸沒有自己的「誠品書店」?

吳清友曾說,誠品賠錢的15年,是自己一生中最豐富的時間,「因為這讓我第二次看到了自己。第一次看到自己,是當我擁有的金錢超過生活所需之後,覺得錢不是那麼重要。經過誠品賠錢的15年,我至少看到了自己對生命態度的誠懇,即便是執迷不悟,不知變通。其實,我不是一個笨人,但我不想做太容易的事情,而是要做自己認為是有興趣、有意義,或者做一些從來沒有人用這種方式做的事情」。

什麼大陸沒法誕生一家屬於自己的誠品書店?當年誠品書店在台灣發展得如火如荼時,曾有人討論這個問題。

吳清友在《我與誠品書店的25年》演講中曾提到了一個細節,2011年他到北京和很多官員見面,「他們問我對北京的意見,我很坦率地講,北京的讀者值得書店的經營者給予更好的待遇,給他們更好的空間、更多元的選擇、更親切的服務,要讓更有靈魂的活動注入書店的氛圍」。

他直言不諱地指出,當代大陸的企業家要有更好的人文素養,必須要關懷這個社會,不能僅僅依靠政府。過度精明取得的利益是一種掠奪。商業認為你的KPI好,經營效益好,從人文觀點來說,實質是在衍生成強弱貧富。

吳清友的這番理念,在誠品還沒到大陸開設分店時就早已漂洋過海影響著大陸文化圈。這些年,無論是服裝大品牌例外創始人創立的方所,還是起家於貴州,發跡於重慶的西西弗書店,抑或是曾獲得摯信資本千萬美元投資的單向空間,都把誠品書店看做學習的鼻祖,充滿著人文關懷和文藝氣息。

3年前,吳清友在一次演講中提到:「真正知道一個理念至少需要花20年的時間;至於親身體驗而深信不疑,則需要30年光陰;要能夠隨心所欲地應用,將要耗掉50年的生命。在經歷25個春夏秋冬之後,我的生命才學到從容;曾是學家筆下的悠然自在,現在才化為生活中的美好。」近三十年來,吳清友精心打理下的誠品書店就像一座永不關燈的文化長廊,陪伴著許多人度過人生中孤獨的漫漫時光,影響著整個華人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投資界 的精彩文章:

太盟投資集團「大手筆」:20億元戰略投資捷信集團,助力後者上市
思嵐科技獲1.5億元融資,中國能在5年內能改寫激光雷達的格局嗎?
玖的VR獲數千萬元新一輪融資,2017下半年VR投資又火了?
離開美圖:上市造富後,蔡文勝之子、李開復接連套現,獲益幾何?
下半年開始啦,所以我們決定去趟沙漠慶祝一下!

TAG:投資界 |

您可能感興趣

289!小米誠品:充電一次,通話500分鐘,堪稱年輕人第一款老人機
誠品書店《2018年度報告出爐》「中年覺醒」力量崛起
小美誠品CEO新年寄語:2018提升效率,加快供應鏈布局
上海蘇州之旅—6.3-6.4手帳視頻、誠品書店
2017誠品「閱讀職人大賞」揭曉 大陸作家熊亮獲獎
提升效率+布局供應鏈, 小美誠品2018這樣干
誠品日本橋店 50台灣品牌跨海展店
時隔多年,大陸的第二家誠品終於來了!
內地第二家誠品終於來了,190+小眾品牌比MUJI還好逛!
17年研發終靠「聞香」獲得第二人生,幾十萬女性為他怒贊:我們的素顏有救了!如今連誠品書店都在賣……
三井不動產找上誠品生活,明年預計在日本開設第一家店
夕陽紅標題——蘇州誠品半日游
品牌資訊:耐克、匹克、KELME、斯凱奇、萬歲誠品、JOMA、Reebok、寶勝國際
摩邑誠品牌事業部總經理李鷗盟確認出席 Morketing Brand Summit 2019品牌高峰會
撿漏、撿漏、撿漏,一位7年養肉經驗的大神來誠品綠倉多肉大棚
台灣誠品書店:繁體中文是世界寶藏
最酷的誠品書店原來出自他手,這個打下中國豪宅半壁江山的男人,卻低調得鮮為人知
每周一書:林靜宜《誠品時光》
台北誠品書店
Warm Weekly | 台灣唯一海景誠品書店即將開幕,第4屆搞笑野生動物獎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