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資深投資人警告:創業不是開玩笑,這7類創業者我們堅決不投!

資深投資人警告:創業不是開玩笑,這7類創業者我們堅決不投!

關注「盛景商業評論」,思考快人一步!

【 圖片來源:網路 】

前段時間空空狐被T出局的創始人余小丹遭投資人周亞輝怒斥:自我炒作、心機女。一場投資人和創業者的撕逼大戰再度發酵升級,究竟孰是孰非我們目前無法定論,但該事件值得投資人和創業者反思,究竟如何處理好投資人與創業者之間的關係?怎麼挑選值得投資的創業者,什麼樣的投資人才是創業者值得託付的資本方?

來源 | 正和島摘編自《創業成長法則》

作者 | 王勝江 編輯 | sunny

優秀創始人有兩個共性:專註和狠勁兒

創業一年半,見了上千個創始人。專註和狠勁兒,這兩個詞是我發現的優秀創始人的共性。除了這兩條,創始人還要學會管理好自己的心智。

專註是優秀的創始人必須具備的第一個條件。

通常來說,在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之前不要涉足另外一個領域。我所知的成功公司沒有一開始就一心多用的,而是將同一件事層層展開,然後貫穿始末。你能做的遠不如你會說的多,初創公司的夭折往往是因為過早涉足了太多領域。

儘管創始人並不只做大事,但他們只要做事便帶著一股狠勁兒。

因為事情本身可以有多種解決方法,相互矛盾的建議會層出不窮,所以做事雷厲風行、決策果斷在創業過程中更顯難得。優秀的創業者集思廣益,最終相信自己的判斷。狠勁兒也意味著創始人不但要知道怎麼「贏」,也要知道怎麼「輸」。

創始人還要學會管理好自己的心智。

不要囿於早期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小有成就的創業者有兩條道路可以選擇:要麼趁熱打鐵、再接再厲,要麼沉迷於打造個人品牌、享受創始人的名號。

各種互聯網大會和媒體曝光機會當然是很難拒絕的,因為成為焦點的感覺很棒,而且如果同領域的競爭對手出盡風頭而你卻默默無聞,你心裡會不是滋味。然而,最終新聞媒體會證明誰是真正的贏家,只有實實在在的成功才會帶來真正的注意,那些靠炒作團隊上位的早期創業公司終將曇花一現。

成功的創業需要漫長的過程,比大多數創始人的預期要長得多。創業不能一蹴而就,你需要一如既往地吃好、睡好、鍛煉好,騰出時間來陪家人與朋友,不要荒廢你的愛好。

初創企業用人要精準

回顧2015年,大量初創型企業在招聘時形成了熱點:

第一是市場熱點,人才市場供不應求。

2015年我們在招聘時採用第三方觀察:BAT里的人才大量出來,加入初創公司,或者自己去創業。這個現象直接拉動人才高流動。BAT出來創業的人越多,他們對人才需求就越大。

第二是因崗定人和因人定崗。

過去企業需要什麼人,就會招聘合適的人。但是2015年,因人定崗現象出現了。創始人看到很多優質的人才就會先把他招過來,你先來,我給你量身定做一個崗位。

而從2016年開始,因人定崗這種情況幾乎不會再出現,創始人都開始回歸理性,開源節流。創始人必須面臨裁員的嚴峻現實,理性做裁員,這是成長的必修課。

創始人需要了解當下需要什麼樣的人,對現有員工精準把握。比如這個人懂市場,但他對運營感興趣,不妨把運營的工作分配一部分給他,這是很好的縮減開支的辦法。

最後,在解僱員工上不能手軟。

這又是一個人盡皆知但無人做好的原則。無論這個人能力有多強,只要他背離了公司文化標準就要立刻解聘。公司文化就體現在你雇的人、你解聘的人、你提拔的人身上。

遠離這7類創業者

1 沒有追隨者

創始人擁有追隨者是最直接的能力證明,有能力、能帶隊伍的創始人,一定都有一些追隨者,沒有追隨者的CEO是很難成大事的。

我曾經看到創業公司的CEO,個人能力很強,也找了兩個很強的人一起來創業,一開始我還挺看好這個團隊的,但是半年後,兩個聯合創始人先後離開了他,後來我和這兩個人分別聊過一次,原因很多,關鍵是主要創始人的胸懷格局不夠,在股權分配中不斷擠壓另外兩個聯合創始人的比例,最終,他的創業也失敗了。

我們空間有一個項目,創始人是做技術開發的,在著名跨國企業做開發,他本身也是技術氣質很重,我們一開始對他不是很看好,覺得他不適合做一個企業的創始人。但是過了不久,發現有兩個很牛的人加入了他的團隊,我很好奇,跟那兩個人聊過,他們倆對這個創始人很認可,因為這個創始人把CEO的位置都讓出來,自己只做董事長和首席科學家。整個團隊的人都很崇拜那個創始人,覺得他技術很牛胸懷又足夠大,都願意追隨他來創業。

2 成功的慾望不夠強

我經常在全國跑,發現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創業者比北京的更接地氣,大部分的業務是有現金流的,他們的目標就是掙錢。而北京的創業者談夢想、講故事、講情懷的不少,有些人想憑几張BP就能拿到很多的投資。我們空間大多成功優秀的創業者,你問他有什麼愛好或者理想,他會直言不諱地說,他的愛好就是賺錢。

3 貪圖享樂驕奢淫逸的人

拿到融資換豪車,換房子,這種人一定要警惕。有些創業者太愛打高爾夫,近乎沉迷。愛打高爾夫的人偏向於追求舒適生活,可能受不了創業的苦。其實創業的過程是很苦的。當然,我們最好是有一定的積累後再來創業,這樣基本的生活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企業發展了或者融資了,可以適當改善生活,但是一定要有平常心。

4 學習能力不夠

創始人的能力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因素。學習能力不足的創業者是不值得投資的。有很多創業者看上去非常的厲害,出身於大公司,在大平台里任職業經理人。一旦他自己獨立創業,與其他創業者一起競爭,未必有足夠的能力。

5 決心不堅定的人

創業者不捨得投入,或者融資後給自己開很高薪水。創業是一個豪賭,沒有退路,只有沒有退路,才能殺出一條血路。我們一個空間的一個優秀項目,自己給自己投的種子,天使資金快花完的時候,他已經把自己的房子抵押貸款的手續都準備好了,隨時準備賣了車子、房子,終於在最艱難的時候拿到了A輪融資,只有這些堅定執著的創業者才能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6 有私心的人

一個投資人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創業者本身是公司的主要創始人,但是他利用公司的資源和客戶關係,在其他的公司中以個人身份持有股份,這是非常愚蠢的做法。

因為這樣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孰輕孰重,如果以公司的身份持有這些股份,隨著這些公司的發展,整個公司的估值會越來越有價值,而個人持股只會讓整個公司對創始人做法產生懷疑起到不好的榜樣。

7 人生太順利,沒有經歷挫折的人

創業從來就是九死一生,會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沒有經歷挫折的人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要差一些,很容易就會放棄。

案例復盤及啟示:創業不是開玩笑,不要在該上學的年紀去創業

曾經,生於1998年的王凱歆創辦的神奇百貨紅極一時。王凱歆,16歲輟學創業,成立神奇百貨,做「95後」垂直電商,2016年年初參加創業真人秀節目,曾拿到千萬級融資,一時風光無限。

遺憾的是,在拿到千萬級融資短短半年後,王凱歆和她的神奇百貨就從雲端墜落谷底。僅過去了半年多時間,神奇百貨接連被爆出閃電搬家、辭退員工、涉嫌漏稅等風波,如今,神奇百貨又傳出「停運」的消息。

王凱歆的曲折經歷也印證了我一直以來消息的一個觀點,不要在應該上學的年紀去創業。當你的閱歷和格局不足以支撐起一個公司的時候,勉強去做也許會紅,卻難逃失敗的命運。

2015年2月,創新谷向王凱歆提供230萬元天使資金用來創立公司,占股33%;2015年6月,王凱歆註冊成立深圳大爆炸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1月14日,王凱歆參加「我是獨角獸」,投資人表現出投資意向;2016年1月底,神奇百貨宣布獲2000萬元A輪融資,由經緯中國領投,真格基金、創新谷跟投。

然而,從2016年5月開始,關於神奇百貨和王凱歆的輿論開始轉向,之前的「95後創業神話」的說辭不再有,數據造假、模式存疑等負面新聞不斷湧現。2016年6月底,神奇百貨又被爆出公司搬家、辦公室一片狼藉,部分離職員工也開始在媒體曝光各種負面消息。

彼時,王凱歆還在朋友圈中進行闢謠,積極地回應各種質疑。在2016年7月6日的朋友圈裡,王凱歆曬出多張截圖,將創新谷朱波、薛蠻子等支持自己的觀點曬出來。2016年7月22日,王凱歆轉發一篇文章並評論:「神奇百貨需要重新出發,我也需要開始認清自己,找回初心,回歸商業本質。」

朱波在其朋友圈表示:「這次王凱歆能主動裁員並縮減公司開支,作為投資人是支持的,我一直呼籲創業者無論融資多少資金,一定要回歸商業本質,守住創業的初心。」

2016年8月22日,王凱歆發布了最後一條與神奇百貨相關的朋友圈,轉發了神奇百貨官方微信招聘Java工程師的帖子。自那之後,王凱歆朋友圈曬出的均為日常生活及讀書隨筆,沒有了與神奇百貨直接相關的內容。

除了正在發生變化的神奇百貨內部,外部也同樣發生了變化。曾經力挺王凱歆的朱波表示已經放棄,「從2016年2月起,王凱歆完全聽不進我的善意勸告,她簡直像是換了個人」。朱波是神奇百貨天使輪投資機構創新谷的CEO,近日他在接受《界面》採訪時表示,自己已經放棄了這家公司,並放到了死亡名單中。

更勁爆的消息則來自《創業邦》雜誌的一篇報道,該報道稱獲得了神奇百貨前員工的爆料郵件:神奇百貨CEO王凱歆侵吞公款600萬元,為了躲避被裁掉的員工,她用公司的錢報名以色列遊學項目,而且2016年會到美國。

在此次事件發生後,王凱歆本人也進行了回應。在她看來,自己在創業過程中暴露出不少問題:戰略上輕易涉足電商供應鏈、人事上盲目擴招、業務上未從用戶真正需求出發以及公關上的盲目暴露。

實際上王凱歆代表的是一類年輕人,他們處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也是一個大學生「過剩」、就業艱難的時代,很容易浮躁地走上創業之路。

大學生創業一方面可以從整體上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豐富自己的閱歷、彌補自身經驗短板。如果把大學生創業只是當作一個錘鍊和磨礪,這是沒問題的。但當你把創業做實,需要錢來投資,加入資本運作的時候,就需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大學校園時期的創業在有些人看來是跟風追逐的過程,有些大學生覺得我也應該創業,因為這樣時尚,能給我帶來很多的便利。「90後」「95後」和「00後」創業者,這些符號讓一些大學生飄起來。

有的學生會被社會上所謂的風口感染,然後想著我也要做一個驚天動地的項目,找投資人,拿錢,上節目,這一切都浮躁了。創業不是一場遊戲,如果非得定位成一場遊戲,這也是一場死亡遊戲。

有些大學生創業者有很好的想法,也做了一些策劃並寫了商業計劃書。做得很好,很漂亮,模式、風險規避都寫了,看上去就如同一份計劃書模版,什麼時間進行天使輪融資,什麼時間進行A輪融資,什麼時間要在新三板上市,多久拿下多少市場份額,幾年成為行業第一,類似這些豪言壯語。

但問題就是想得太美好,沒有考慮市場,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們不要想得太簡單,不要低估社會資源的複雜性,有時候1+1並不是數學上的等於2,社會創業中可能1+1=11,也可能1+1=1-1。

大學生可以創業,但是要搞清楚創業是什麼,首先要有一個認知。大學生終歸是一個年輕的群體,這個群體里大家都有自己的個性,有人想創業,有人想當明星,有人想做公務員,這都是每個人不同的選擇。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單純的大學生創業是稚嫩的,需要有經驗的合伙人,需要資金、引導,因為創業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超乎於普通學業之上的事情。

所以校園創業只是時尚與遊戲,社會創業才是生存與壓力。大學時代的創業者像是一張沒有寫字的白宣紙,沒有留下印跡,可塑性強,但是很薄,不堪一擊;步入社會以後的我們更像是一張牛皮紙,寫了字,畫了畫,後來自己想用橡皮擦擦掉,但是擦得再乾淨,還是有印跡,不同的是我們有經歷,有閱歷,時間的沉澱,增加了紙張的厚度,能夠抵擋和經受更多的考驗。

總之,創業是一個挑戰,不是一個玩笑。你現在休學創業一年,你就落後時代趨勢一大截,用青春的時間來換取所謂的時尚,這樣值得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盛景網聯 的精彩文章:

「更好」時代:消費者說他們願意為更好的產品與服務買單
警惕!父母的這個習慣,可能正在扼殺孩子!

TAG:盛景網聯 |

您可能感興趣

投資人vs創業者,放手和聽話到底誰才是對的
《創業時代》就算沒有楊穎,也足夠讓創業者失聲痛哭
自己是否可以創業,何時創業最好?李雙林
老公投資創業,屢戰屢敗還不死心,我和他爭吵他堅決要和我離婚
不知道自己能創業嘛?面相告訴你做生意很成功的人都有哪些特徵!
不適合做生意,自己創業會負債的命
為發家致富,你想創業,看了他們的辛酸故事,你會不會動搖?
從愛好到商業,甄垚創業了
今年不適合創業,只有投資而沒有收穫的生肖,明年才有好機會
這位華裔創業者建立LinkedIn又去做區塊鏈,老婆卻」嫌「他不做投資人
寒冬之後的創業路在哪裡,我們問了這些最接近創業者的人
關於創業,我想你有些誤解
自己創業一定不能合夥求財的八字
三月份三大生肖想賺錢,做生意,創業,穩賺不賠,心情好!
李開復:挑戰比較大的時候,反而是投資創業最好機會
黃軒拍《創業時代》是自願的 沒人「綁架」他!
厚勢推薦!創業路上,澳門這場分享會一定讓你不虛此行!
不甘平庸,總想自己創業的星座
開店虧損好幾萬 自己是否可以創業 李雙林
創業or就業,eBay老賣家道出內幕:跳槽看資源,創業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