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型城鎮化建設綜合政策效應加快顯現

新型城鎮化建設綜合政策效應加快顯現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記者 程暉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編寫的《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6》正式出版。這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第二次正式發布中國城鎮化發展年度進展的官方報告。為此,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就報告有關情況及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採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有關負責人。

中國經濟導報:繼去年組織編寫《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5》,今年再組織編寫《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6》,主要考慮是什麼,在內容上有什麼特點?

規劃司有關負責人:國家新型城鎮化年度報告,是一個展示中國城鎮化發展政策和成效的官方權威報告。相比去年,今年《報告》有三個特點:一是在參編單位上,邀請了委外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和中國城鎮化促進會一起參與今年的編製工作,嘗試從不同視角來總結評析過去一年的工作;二是在內容安排上,考慮2013年中央新型城鎮化工作會議召開已有三年,今年黨的十九大即將勝利召開,所以報告既對2016年30項重點任務進行了認真總結,也對三年以來新型城鎮化的各項工作進行了系統回顧,內容更加系統、豐富;三是在編寫方法上,既採取了文件解讀、數據分析等傳統方法,也採用了大數據分析、移動終端採集數據、空間信息處理等新型工具,以進一步發揮報告深度分析的作用,提高可讀性。

中國經濟導報:關於今年工作安排,不久前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進行了專題部署,請您具體介紹一下主要是哪些任務?

規劃司有關負責人:今年是新型城鎮化建設向縱深推進、綜合政策效應加快顯現的重要一年。國務院批複同意的《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行動方案》,明確了今年工作的五大重點領域、25項具體任務:

第一個重點,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具體有7項工作:一是根據不同類型城市,督促按照國務院戶籍制度改革有關要求,全面放寬重點群體落戶限制,實現城鎮外來人口落戶1300萬人以上。二是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確保各地區居住證領取門檻不高於國家標準、享受的各項基本公共服務和辦事便利不低於國家標準。三是全面落實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財政政策,督促各省(區、市)研究出台支持辦法。四是全面落實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政策,結合上年度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情況,調整完善2017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指標分配辦法。五是建立進城落戶農民農村「三權」維護和自願有償退出機制。六是推進教育、醫療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常住人口。七是提高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質量和水平,全年培訓2000萬人次以上。

第二個重點,培育發展城市群和新生中小城市,具體有5項工作:一是編製實施城市群規劃,全面完成全國城市群規劃編製工作。今年要編製完成粵港澳大灣區、海峽西岸、關中平原、蘭州—西寧、呼包鄂榆等5個跨省區城市群規劃,指導地方開展省域內城市群規劃編製。二是推進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強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提高三四線城市和特大城市間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提高三四線城市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三是規劃布局中心城市,開展國家中心城市研究。四是加快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增設一批中小城市,研究出台《市轄區設置標準》,繼續推進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五是推進特大鎮擴權賦能,推動公共服務從按行政等級配置向按常住人口規模配置轉變,允許特大鎮按照相同人口規模的城市市政設施、公共服務標準建設發展。

第三個重點,提升城市功能和宜居水平,具體有6項工作:一是推動城市集約緊湊發展,出台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專項規劃編製技術要點,全面推開城市開發邊界劃定。二是加快棚戶區改造,新安排棚戶區改造600萬套。三是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爭取新開工城市軌道交通500公里、地下綜合管廊2000公里。四是強化城市污染治理,完成36個重點城市的638個黑臭水體整治任務,督促各地開展城市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管理。五是加快綠色城市建設。推進城市生態修復和綠色建築、綠色能源的應用。六是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開展新型智慧城市試點示範,出台分享經濟發展指南。

第四個重點,加快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具體有3項工作:一是推動交通運輸、信息網路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新安排農村危房改造314萬戶。二是激發農村資源資產要素活力,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工商資本合作,加快推進市民農莊等模式落地實施。三是健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穩妥有序、由點及面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台。

第五個重點,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具體有4項工作:一是完善城鄉土地制度,全面實行增減掛鉤政策,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徵收、農村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工作。二是健全城鎮化投融資機制,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加快設立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基金。三是深化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全面總結推廣第一批綜合試點地區成功經驗,推動第二批、第三批試點地區加快改革創新。四是完善城鎮化統計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全國統一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統計指標,列入國家和各地區統計公報。

中國經濟導報:目前,從國家到地方,都很重視特色小(城)鎮建設,但據有關媒體報道,有些地方提出的特色小鎮建設方案或計劃有些變樣,部分房企借特色小鎮之名搞房地產開發和簡單的產業園區建設。對於這個問題怎麼看,下一步有何舉措?

規劃司有關負責人: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去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與相關部門加強溝通、緊密銜接,積極穩妥推進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建設。

從各地實踐看,大都能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精神,積極穩妥推進特色小(城)鎮建設。比如浙江,依託信息經濟、塊狀經濟、山水資源等優勢,聚焦七大新興產業和歷史經典產業,發展出一批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的特色小鎮。重慶、福建、吉林、河南、四川、貴州等地結合自身實際,以建制鎮為基礎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探索,發展了一批專業小鎮,很有地方特色和生命力,比如江蘇宜興市丁蜀鎮,依託紫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寶貴資源,通過構建包括研發設計製作、產品推廣營銷、創意休閑體驗等的產業體系,實現產值78億元,帶動文化產業增加值14.5億元,帶動就業10萬多人,從業人員年收入近8萬元。

當然,特色小(城)鎮建設仍是一個新事物,處於探索發展過程。由於部分地區對內涵及政策理解不到位、認識有偏差,確實出現了政府大包大攬、盲目擴張、重數量輕質量、「重形輕魂」以及房地產化等不當傾向。這都需要引起高度關注和警惕,及時加以糾偏和規範引導。下一步,我們將圍繞深入實施《關於加快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和市場化運作,用新發展理念引領特色小(城)鎮建設,著力培育供給側小鎮經濟,努力建設一批新興產業集聚、傳統產業升級、體制機制靈活、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的特色小(城)鎮,使特色小(城)鎮不僅彰顯鮮明特色,還具有強勁生命力、經得起歷史考驗。對一些偏離特色小(城)鎮建設初衷、違背發展規律的錯誤做法,要及時加以規範糾偏,確保特色小(城)鎮建設不走樣、不變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導報 的精彩文章:

煤炭去產能:保供穩價,完善機制
電子競技脫虛向實:「創新引領」才是「大招」
人工智慧:是合作夥伴,而非「搶飯碗」的對手
馬兒跑得快,馭手要跟上
網上消費:釋放新需求,催生新供給

TAG:中國經濟導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加快構建現代大學治理體系
加快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蔡美花:地方綜合性大學新型智庫建設問題思考
推進優質均衡發展聚焦區域綜合改革
加快網路綜合治理體系建設
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順利 兩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已開工
應用轉型促發展 綜合施策抓質量
光合大健康超級醫養綜合體——對傳統醫療裂變整合與顛覆式創新
內蒙古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正在加快形成
新規劃曝光!構建三座綜合體 北城核心商圈崛起
採取綜合措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應城市中心城區綜合整治行動全面啟動
邯鄲叢台區開展城區環境綜合整治
聚焦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內涵建設
轉型「城市綜合投資開發運營商」 華潤置地加速多元化業務發展
新華社:科左後旗綜合施策有效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
5A甲級商業綜合體智能化 設計規劃建議書
「盆景+」跨界綜合藝術大展亮相莘庄工業區
「微新聞」協同共創新,規範治瘤疾——第十六屆全國腫瘤綜合治療新進展學術大會成功舉辦
部省共建!湖北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快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