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精足自有神!解決身體和心理的問題,從養精開始

精足自有神!解決身體和心理的問題,從養精開始

加入活法兒健康共讀計劃

一起讀書養生

讓健康問題不再道聽途說

關注活法兒健康讀書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你如約來到這裡,和我一起開始今天的學習。

昨天我們講到的是「性命」(鏈接:讀書丨健康養生、益壽延年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的性命)。道家和中醫的生命觀首先是珍視生命,認為生命是最可貴的,千金難買。因為命是根本、基礎,有命才有身心的生存、活動。「性」指的是情緒、情感、意識、思想、智慧、記憶等等心理活動,分為天性和習性兩個部分。人的天性與生俱來,無法改變,而習性是可以塑造和改變的,不能遺傳,與天性正好相反。養生最基本的思想,就是認識天命、了解本性,在此基礎上去順應天命、盡其天年。

今天的學習主題是「精神」。有些同學平時總是抱怨自己精神差、睡不夠、腦子不好使,以及氣色不佳、乏力什麼的,在這一個章節里,都會給你些許調養的啟示。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精神」一詞現在已經被濫用了,含義近乎「意志」、「思想」、「人格」,等等。

「精神」的本義並非如此,精是精,神是神。兩個都是道學和中醫學最基本的概念。精神之間有炁(發音同「氣」,也就是元氣)。精炁神為人生三寶,精炁神學說就是中醫最基本的哲學基礎,而「精神」就是精炁神理論的高度概括。

精是有形的物質,是化生炁和神的基礎。「夫精者,身之本也」(《素問·金匱真言論篇》)。人是由天地之間物質和能量交流產生的,可以說人是天地之精。《靈樞·本神》:「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而人類繁衍,生生不息,是由於男女精血交媾而產生了新的生命。「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靈樞·本神》)。來自父母的「精」,也就是說精子和卵子,它們在結合的一瞬間,新的生命「神」就誕生了。一個「搏」字形象地描述了生動活潑的介於精和神之間的生命力,也就是「炁」的狀態。

胎兒在母親體內孕育,靠母體的血液滋養,完成身體早期的生長發育,也就是物質基礎的積累,特別是大腦、脊髓的發育,這個階段是化母血為兒精的過程,也是精的積蓄。《靈樞·經脈》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干,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與此同時,嬰兒的神也在發育、分化、分工。《靈樞·天年》曰:「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藏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道家認為人神共有三魂七魄,缺一不可,這一點我在下一節《魂魄》中會有具體論述,在此姑且理解為大腦、脊髓的功能。

人在出生以後,呼吸空氣,攝入母親精血化生的乳汁,囟門未閉,頭顱留有空間供腦髓繼續發育生長。隨著身體的增高,脊髓、骨髓也在不斷地填充。這仍然是一個精的不斷積累的過程。雖然也有損耗,比如萌生乳牙等等,但是積累遠遠大於消耗。在這個階段,魂魄雖然畢具,但是比較脆弱,容易受到傷害、發生改變,比如小兒受到驚嚇,出現夜啼、抽搐、昏睡癥狀,老百姓稱為「丟了魂」。母乳餵養也是很關鍵的,這時候的孩子是純陽之體,有足夠的熱量來消化陰寒的奶,使之變成自己的精髓。幾年前曾有無良商家製造假奶粉,致使好多嬰兒出現大腦發育不良,神智缺陷,落下終生殘疾。

人在出生以後,大腦的另外一個功能也開始發育,就是意識和思想。與先天的本神不同,後天的意識和思想是可以人為塑造的,也是可以改變的。由於生長環境的不同,接受教育的差異,人會形成不同的理念、價值觀。而在幼兒時期,由於先天的神比較脆弱,後天的教育很有可能影響甚至改變幼兒的本性。我在治療抑鬱症患者的過程中發現,很多病人的病根源於兒童時期父母的傷害和教育失當。一些同性戀者的經歷也證明,幼兒時期父母強迫孩子打扮成異性,或總是同異性玩耍是誘發同性戀的主要因素。人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女孩七歲、男孩八歲之前的這個關鍵階段。

精髓作為物質基礎,在早期積累完成以後,就逐漸流失、消耗,儘管也有填充,總體趨勢是由負增長到純減少,直到油盡燈枯。概括精的供養,基本上有三個方面。首先是養神,包括人的智慧、情感、記憶等等,也就是我們今天廣義的「精神」。這就是所謂的物質變精神的過程。道家和中醫稱之為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精存於腦髓,高高在上,如雨露下降至丹田,蒸騰化炁,通過三焦輸布全身腠理,沿任督脈上濟於心腦養神。如果精髓枯竭,無物可化,或丹田冰冷,無力無能轉化精產生炁,或任督脈不通,炁無法上濟於心腦,都會導致神失所養,輕則智力缺陷,中則黯然神傷,重則神明消滅,變為異物。

其次,精轉化為液,濡養滋潤全身。由三焦溫煦氣化,化骨髓為液先潤骨,骨頭就有彈性。很多老年人由於精不足,骨頭乾脆,稍微磕碰就會骨折。再潤筋,就是肌腱。很多人抽筋或者肌腱摸上去咯噔作響,也是精血不足的表現。再潤脈,精不足則動脈硬化,毛細血管脆裂容易出血。再潤肌肉,精不足則肌肉萎縮乾癟。再潤皮膚,精不足則皮膚乾燥皸裂,皮下沒有脂肪。最終滋養毛髮,精不足則毛髮乾枯焦黃或者脫落。

人體的津液,津可以通過飲食補充,而液必須由精化生,包括血液、唾液、精液、白帶、淚液、汗液、膽汁、胰液、胃腸黏液,等等。白血病、再生障礙貧血的病人必須要做骨髓移植,就是這個道理。人之將死,汗出如油,也是精枯脫液的表現。大吐大瀉的病人,損失的也是精液。傷精之最莫過於手淫、遺精、帶下、墮胎、失血等等。

精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化生新精,繁衍後代。女孩子到了七歲就開始換牙,黃毛丫頭也長出了黑油油的頭髮。到了十四歲開始來月經,有了排卵功能,理論上可以生育了,但是為時過早。隨著年齡增長,身材也開始有變化,第二性徵出現,乳房隆起,陰毛生長,骨盆變寬。《素問·上古天真論篇》:「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其中的天癸就是人的精化生的類似於激素的物質,用於推動性功能。二十一歲的時候是女人最美的時候,智齒也長出來了,身體也發育到了極限,個子不再長高,骨盆也不再加寬,乳房也不再變大。這時候精充血足,是生育的最佳年齡。二十八歲是身體最強壯的時候,筋骨肌肉都很發達,頭髮又黑又長也不分叉,但也是女人走下坡路的開始。到了三十五歲,足陽明胃的功能下降,紅潤的臉色變得有些黑黃,開始掉頭髮了。到了四十二歲,六腑的功能衰弱,臉上出現大面積黑斑,頭髮也變白了。到了四十九歲,天癸沒了,也就沒了排卵和月經,不能再生育了。

《素問·上古天真論篇》為我們描述的其實就是精釋放消耗的過程。普通人如此,但是知道養生之道的人,知道保精全形的人,則有可能活得更健康更長久。《素問·上古天真論篇》:「(黃帝)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數,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

精是有限的,逐漸衰減的,用途有三,所以節約精的辦法,就是節慾、存液、養神。出家之人,斷色慾,存精養神,用於開啟智慧。養生的人,恬淡虛無,精神內守。反其道而行之的人,就是「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那些喝著春藥恣情縱慾的人,抽煙吸毒的人,得到了欲仙欲死的快感,耗傷的是供養一生的精。樂得其所,死得其所。

今天的健康讀書就先到這裡,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和聆聽。若有關於本文的疑問和困惑,可以在文章底部留言,或在群里討論。

明天周六,我們休息兩天,祝你和家人周末愉快。下周一讀書時間,我們再見。

(本文配圖來源網路,遵循CC0協議)

第三期:《字里藏醫》

原著:徐文兵

讀書:福光/大頭

健康讀書計劃尚在測試期間,還比較稚嫩,朋友們有任何意見建議可以隨時在訂閱號或者在群內反饋給我們。謝謝大家包涵。

部分圖文來源網路。本文只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活法兒認同其觀點和立場,以及認同文中所述皆為事實。

關注訂閱號,參加「活法兒健康讀書

回復「讀書」,立即報名加入

回復「歷史」,查看過往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活法兒 的精彩文章:

你是上熱下寒嗎,先要化開寒,然後是引火歸元,這樣做,才不會越補越上火,越清越寒涼。
消夏清涼方,趕走暑日的倦怠疲憊

TAG:活法兒 |

您可能感興趣

不開心不只是心理問題,還有可能是身體出了毛病!
肝是身體的「永動器」,有這些問題出現就表示你需要養肝了!
這些精華親測有效!能夠解決你的任何皮膚問題!
心理文學:感覺有心理有問題了,要怎麼辦呢?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健康成了每個人都關心的問題,味精和雞精真的致癌嗎?
讓自己變得更好,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總是在提「心理問題」,心理問題到底指的是什麼呢?一篇小文章讓你分清心理問題的等級、層次和精神疾病
覺察的魅力,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和痛苦
心理問題不解決,情感問題更無解
精心整理的幾個關於電木銑、雕刻機、修邊機使用方面問題,有沒有你想了解的
海英:心理問題解決了,皮膚也就好了
隱形戰機不能等著買:得自己造才能解決問題
精神問題有什麼可笑的
發脾氣,只是表示你的智慧和本事不足以解決你所面臨的問題
心臟有問題,要從脖子治療?
當女性的身體出現這樣的問題,一定要小心!
身體出現這些癥狀,當心你的腎可能出問題了!
健身新手的普遍問題,核心肌力薄弱,兩個動作教你練核心
哲理故事|逃避是沒有用的,勇往直前才能解決問題!
「承認罪行,才是解決問題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