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付笑談中:三國孫權手下的文官武將
一)六大元老
1、張昭(156年 - 236年),字子布,出生於彭城,是三國時期孫吳的一個重要的大臣。
2、程普,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人。三國時期東吳重要將領,孫家三代元勛。
3、黃蓋,字公覆,荊州零陵泉陵人。三國時期東吳重要將領,孫家三代元勛。
4、韓當(- 227年),字義公,遼西令支人。三國時期東吳重要將領,孫家三代元勛。
5、朱治(155年—224年),字君理,丹楊故鄣人,三國時代東吳重要將領,孫家三代元勛。
6、呂范。
(二)五大丞相
1、孫邵(163年 - 225年),山東昌樂西人。東漢未年,他在北海太守孔融手下任功曹,後來,孔融投曹操,孫邵便隨振武將軍劉繇南下江南,後孫權封他為盧江太守。222年,孫權封為吳王,孫邵為宰相。
2、顧雍 。
3、陸遜(183年—245年),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華亭人,是三國時代吳國的大臣和主力軍師。自孫權賦予大都督以來,曾是多次率領吳國軍隊抵禦北方的魏國及西方的蜀國的核心人物。後任吳國的丞相 。陸遜最著名的戰役則是防禦劉備來襲的「夷陵之戰 」(222年)。在這場戰爭中,劉備的軍隊於密林扎連營三百里,陸遜趁機以火攻大破之,大敗劉備於夷陵,使劉備不得不退回白帝城,不久更死在那裡,也以致於蜀國後期一蹶不振。顧雍死後,陸遜被委任為丞相,但不久因支持孫權的太子孫和而被孫權多次譴責。陸遜於245年去世,享年62歲。
4、步騭。
5、濮陽興。
(三)超級大將
1、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人,東漢末年群雄孫策、孫權的重要將領。
2、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中國三國時代人物。孫權手下一謀士,為人寬厚,甚得孫權重用。臨淮東城人。東吳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
3、呂蒙(178年—219年),字子明,汝南富坡人,三國時期孫吳重要將領。
(四)十二名士
1、張紘。
2、諸葛謹(174年 - 241年),字子瑜。東漢末年及三國時代人物。蜀漢丞相諸葛亮的胞兄,供職與孫吳政權,也是孫吳太傅權臣諸葛恪的父親。
3、虞翻
4、嚴畯是三國時期東吳的重要文臣之一。據《三國志?吳書?張嚴程闞薛傳》中所載「嚴畯字曼才,彭城人也。少耽學,善詩、書、三禮,又好說文」,與諸葛瑾、步騭是好朋友,被張昭推薦給孫權作騎都尉、從事中郎。
5、闞澤(170年~243年),字德潤,會稽山陰人,三國時期的學者,性謙恭篤慎,孫權稱尊號後為尚書,嘉禾時為中書令、侍中,赤烏時為太子太傅,去世後孫權曾因痛惜感悼而食不進者數日。《三國演義》描寫闞澤是第一個識破周瑜打黃蓋的苦肉計,後自告奮勇向曹操獻詐降書,曹操識破後人面不改色,哈哈打笑,妙言讓曹操相信了詐降書,是苦肉計中的關鍵人物。
6、程秉。
7、薛綜。
8、陸績,字公紀,吳郡吳人,東漢末年孫權麾下官吏,官至鬱林太守、偏將軍,為《二十四孝》中懷桔遺親的主角。
9、駱統
10、張溫
11、陸瑁
12、吾粲
(五)十二戰將
1、太史慈(166年 - 206年),字子義,東萊黃縣人,東漢末年群雄孔融、劉繇將領,後投靠孫策。
2、朱然(181年—249年),字義封,本名施然,東吳重要將領。
3、蔣欽
4、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中國東漢末至三國時代吳國的武將。
5、陳武(- 215年),字子烈,廬江松滋人,東漢未年群雄孫權麾下將領。曾任別部司馬,最後官至偏將軍。
6、董襲(- 215年),字元代,會稽餘姚人,東漢未年群雄孫權麾下將領。歷任別部司馬、揚武都尉、威越校尉,最後官至偏將軍。
7、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三國時期的人物,通曉諸子,少有氣力,好遊俠。少年時是混幫派的不良少年。後來成為黃祖部下將領。經周瑜、呂蒙推薦後,在孫權帳下為將,立下數功。
8、凌統(189年 - 237年,一說為217年),字公績,吳郡餘杭人,三國時期東吳重要將領。
9、徐盛。
10、潘璋(—234年),字文圭,東郡發乾人,三國時期東吳重要將領 。
11、丁奉(—271年),字承淵,廬江安豐人,三國時期東吳重要將領。
12、朱恆
(六)中期四大要臣
賀齊、呂岱、潘浚、陸凱
(七)孫權的兩個女婿:
全琮、朱據
(八)名門之後
張休(張昭子)
顧譚(顧雍孫)
韓綜(韓當子)
陳表(陳武子)
太史享(太史慈子)
周循(周瑜子)
陸抗(陸遜子)
諸葛恪(諸葛謹子)
呂據(呂范子)
薛瑩(薛綜子)
朱異(朱恆子)
(轉載文 ,謝謝作者辛苦之作)


※敢於吹牛,不錯!吹牛太過,揚名?
※堅久不壞,圓明無虧,周易闡真 金丹圖
※贊贊!世界級照片,大開眼界!
※古人怎樣練力量,主要工具都有用些什麼
※暈!看這些鏟屎官是這樣對待「主子」的
TAG:德義太極 |
※餵豬丞相公孫弘:為人狡黠媚俗皇帝文官封侯的代表
※東漢文官斗宦官:主動進攻,下手更狠,宦官們只能向皇帝哭訴
※武官下馬,文官下轎,國子監霸氣十足的下馬碑
※王越:進士出身的文官,文武雙全的大明儒將
※文官比武官更可怕,明朝末期的文官三言兩語就要人命
※尤文官推祝賀C羅倒鉤獲最佳,球迷:該哭還是該笑!
※武官為什麼總是歆羨文官:從一個目不識丁的武將張曜立志改換門庭的奮鬥史談起
※明朝武官之女嫁給文官作妾的三個原因
※此王朝的豪言壯語,文官霸氣話語不輸武將,皇帝的話語更讓人沸騰
※晚清朝廷官員老照片:文官衣著錦繡,武官英俊!
※老照片:清朝的各級文官補子,一品官仙鶴,九品官藍雀
※為何明朝皇帝都屈服於文官?
※明朝的杖責與文官
※「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孔廟下馬碑
※賈雨村是文官還是武官?
※球迷的煩惱!尤文官推祝賀C羅倒鉤獲最佳 球迷:該哭還是該笑
※朱元璋誅殺的開國功臣,先文官後武將,他們真有謀反之心嗎?
※文官飛禽,武官走獸
※天下文官祖 三輩帝王師——明朝宰相王家屏
※唐玄宗為什麼一直用漢人做文官,胡人做武官?和唐朝的滅亡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