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遊園聽曲,賞扇夜宴,像古人一樣詩意地避暑

遊園聽曲,賞扇夜宴,像古人一樣詩意地避暑

在中國古代的風雅文人看來,消夏不止要用物理手段祛除暑氣,清心靜氣才是其中關鍵。譬如陸遊在《夏日》中所寫的:「暑用酒逃猶有待,熱憑靜勝更無方」;或是白居易《消暑》詩曰:「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儘管現代人常以「我這條命都是空調給的」來描述自己,不妨偶爾也改換下思路,嘗試下古人的詩意避暑法。

姑蘇,歷來被稱為江南富庶之地,《紅樓夢》中更將其描述為「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蘇州花間堂探花府複製了姑蘇傳統的風雅生活,一場探花夏宴,教人一窺蘇州古代大戶人家的尋常片段。

探花府小巧的蘇式園林 本文圖均為 Capsl圖

坐落在南石子街10號的探花府,原為清朝探花潘祖蔭的舊宅。姑蘇城中曾流傳「蘇城兩家潘,占城一大半」的說法,這兩家潘乃是「富潘」與「貴潘」,潘祖蔭便是後者。潘氏家族之中,狀元、探花、翰林、舉人不勝枚舉,不過最為人知的還是家族收藏的國寶級文物——西周康王時代的禮器大盂鼎和大克鼎,前者目前存於中國歷史博物館,後者則是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前台曾是潘府主人會客用的「竹山堂」

曾經被主人用來會客的「竹山堂」,如今成了花間堂探花府的前台,穿過前台便是一座蘇式園林。雖然小巧,卻一應俱全,移步換景,假山池塘、台榭走廊,樣樣不缺。涼亭里,兩名水袖蓬裙的古代女子正咿咿呀呀唱著崑曲《牡丹亭》,鼻端是濃郁的梔子花香,耳邊是曼妙柔和的唱腔,幾尾紅色鯉魚在池水裡游得很是歡快,一路走來的暑熱頓時先滅了三分。

曼妙柔和的崑曲唱腔在庭院中迴響

潘氏祖宅的格局頗大,花間堂最近修繕完成了第二部分,對外正式開放。新的區域包括13間客房和多個公共空間,與之前相比,增添了花的元素,打造出一個靜謐而不失古雅的空間,與巷外塵世的喧囂形成鮮明對比,演繹「出則入世,入則出世」的設計哲學。

最近完成的客房一景

雅集歷來是中國古代文人風雅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們在聚會上吟詩對文,分享彼此自由而無用的生活趣味。這些趣味的出發點毫不功利,也因此顯得珍貴。

致力於復興團扇藝術的李晶就是個生活在現代的蘇州古人,從戲曲與收藏出發,如今李晶在平江區吳趨坊附近的小巷子里開有一間工作室,專門製作團扇。在他眼裡,團扇雖小,卻蘊藏了很多傳統工藝:扇面不單只有緙絲,還可以嘗試絲、絹、綾羅等材質,輔之以書畫、刺繡;扇框材質多樣,形制各異,有長圓、葵花、梅花、六角、匾圓之形;扇柄亦有竹木牙角之分,可配之以精緻的回龍鬚。這些搭配組合在一起,就會誕生許多奇妙的樂趣。

在他看來,中國傳統的團扇不止是藝術品,也完全可以作為現代的生活必需品,為此他也創新了許多扇面和扇柄設計,使之更有實用性。在夏宴前的雅集上,他分享了自己的數把得意之作。

李晶設計的古典團扇兼具了藝術與實用

這些團扇或華美或簡約,但無一例外都與中國傳統繪畫有異曲同工之妙,講究留白的想像空間,頗有傳統文人的審美意趣。這和李晶最希望聽到的評價不謀而合,「我最喜歡聽到的不是這把扇子很精美,而是這把扇子看著挺文氣的。」

夏宴前菜江南捌彩碟

當夜風拂簾微動,評彈藝人輕撥三弦琵琶,一曲《春江花月夜》娓娓唱來,一場好宴便就此開場。蘇州人講究不時不食,所有的食材都是最應景的,並且在食器和擺盤上也斟酌再三。開胃菜江南捌彩碟雖只是尋常的毛豆、木耳、鹵牛肉,卻因為盛器而顯得精緻非常,另一道清風炒三蝦拼盤水籽蝦則是江南的傳統做法,「三蝦」指的是蝦子、蝦腦、蝦仁——將河蝦不同部位分揀再組合在一起,好像味覺上的鮮甜感也乘上了整整三倍。至於配酒,店家自釀的佳人醉有淡淡的桂花香氣,度數頗低,多喝幾杯也無關緊要。餐後已是夜半,在半露天的客廳,喝一壺消食的普洱茶,月光正好,暑熱漸消。

更多前沿旅行內容和互動,請關注本欄目微信公眾號Travelplus_China,或者搜索「私家地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工業遺址區上的新城:工廠城的活力更新之路
美對伊朗又拉又打:讓它遵守核協議,再施壓導彈計劃
蔣昌忠、宋冬春、陳小春遞補為湖南省委委員
程十發逝世十周年:程十發美術館將於後年在古北建成
黃海大海洋生態系項目二期在首爾啟動:支持恢復黃海魚類資源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離別時,看古人詩意地說「再見」!
古代沒有電,古人的夜生活是怎樣一幅場景?最後一種最愜意!
雲間煮水,松下論茶,如何活得像古人一樣悠然清雅?
看看,古人們如何詩意地走出失意!
讀幾首古詩, 看看古人是什麼樣的心境
實拍:原來蒙古人是吃這些玩意兒抗寒的,看完全身都滾燙了
古人那些喝酒吟出的詩句,看看便醉了!
古人講:「兔子不吃窩邊草」,下面一句同樣經典,但惜十人九不知
古人夜生活,是一副怎樣的場景?
端午節各地奇葩習俗,除了緬懷古人,有些地方居然還要吃蟲子!
別被古裝劇里的花天酒地給騙了 來看看古人真正吃的都是什麼?
宋朝以前棉花是觀賞花卉,那麼冬天的時候,古人如何度過漫漫長夜
古人的夜生活這麼搞笑,這些娛樂項目讓人瘋狂,竟然不是吹燈睡覺
還是古代人會玩,來看看這些古人五花八門的特殊癖好
沖泡一碗古人的暢快與詩意
古代沒有電,漫漫長夜裡古人在做什麼,他們的夜生活是怎樣的
古人喝酒聚會是多麼有意思,從蘭亭集序看古人流觴曲水的閑情雅緻
古人趕夜路,寧可睡在墓地,也不願去荒廟,這是為何?
古詩詞中的美酒,既有豪情也有蜜意,來看看古人是怎麼飲酒的吧
留意古人題跋字—別是一番好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