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學教育栗浩洋:對中國教育進行AI式的革命
乂學教育創始人兼CEO栗浩洋畢生的創業願望就是「革中國教育的命」。而十年前的「有教無類、教無定法、因材施教」,一直像釘子一樣刻在他的腦海。19歲洞悉中國教育種種弊端,然後自己總結方法論。29歲抨擊中國教育不公,並立志用流水線的方法改造中國教育體制。39歲終於憑藉人工智慧對中國教育進行革命。他說,看到人工智慧的時候,你會堅信這就是未來的方向。
作者|矽谷加先生
編輯|小魚
微信公眾號ID|Xtecher
十年前的一天,近而立之年的栗浩洋在教育部的會議上侃侃而談。彼時,他創立的教育公司正席捲全國,年紀輕輕的他也被聘為教育部的專家顧問,鵬程萬里。那時,憑藉出色的口才和獨特的觀點,栗浩洋的演講深受喜愛。
然而這一次,他提出的「將教師打造成教育流水線上的工人,用標準化整合中國教育」觀點換來的,卻是台下的竊竊私語和坐立難安:在這個尊師重道的國度,這樣的觀點顯然過於犀利。更有在教育領域沉浸幾十年的資深教師拍案而起:「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你怎麼能說他是流水線上技術工人呢?你們做的這個事情從頭到尾都是錯誤的,中國幾千年來講教育怎麼講?有教無類、教無定法、因材施教12個字,哪一個是標準化?」
話音落地,掌聲如潮。栗浩洋人生第一次被鼓倒掌,面對在座數百位領導和全國各地的優秀教師,場面異常尷尬。
然而他很快鎮定下來,「您是教育部制定中國教育政策的專家,但是這二三十年你們做得怎麼樣呢?教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公平。但是中國的教育公平嗎?貴州最窮安順地區的鄉鎮教育跟北京怎麼相比?簡直就是天差地別!」
面對逐漸沉默的人群,栗浩洋繼續闡述他的理念,「別說北京和貴州的教育質量對比,人大附中和北京民工子弟小學的教育質量相差多少?為什麼大家擠破頭也要進重點?難道那些普通學校的孩子家長不是中國人嗎?難道生在貴州的孩子不是中國人嗎?為什麼他們沒有權利去享受高質量的教育呢?」
「我們雖然是標準化的,但是我們是用全球最頂尖的數百位專家去打造最高質量的課程,可以讓三四五六線甚至七線鄉裡面孩子學習全球最先進的教學方法,遠遠好於所謂千人千面的老師,你能控制住全國教師的質量嗎?你連北京教師的質量都控制不好!這麼失敗的教育情況,我們真正給中國的教育和孩子帶來了希望。」
現場再次掌聲雷動,這一次是為栗浩洋喝彩。
但是「有教無類、教無定法、因材施教」這12個字,一直像釘子一樣刻在栗浩洋的腦海。十年之後,他再次投身教育。
這一次,他發現了同時保持標準化流程和定製型學習的核心:AI。通過與發明Siri的斯坦福大學SRI實驗室合作,藉助人工智慧的機器學習和自適應學習,他堅信教育這個傳統的行業可以達到定製化與標準化的雙突破。
用人工智慧完成他心中盤踞十年的夙願。
機會與革命
栗浩洋創立的乂學教育,是全球唯一一家集內容、分發和服務為一體的教育公司。中小學生可以通過線上教學的方式接受頂級名師的個性化輔導。
此前,中國的教育一直受制於地域和師資:不興辦學校就無法在當地招生;傑出的老師需要近三十年的沉浸成熟。這導致優質教育極其稀缺,一線城市輔導學校的費用動輒數十萬人民幣,還需要大量的人情往來和通宵達旦的排隊,堪稱一席難求。
2014年乂學教育的成立,目的就是通過人工智慧提供解決方案,實現教學線上化,並有效地解決地域性的問題。AI代替特級教師的一對一授課,並通過自適應學習實現比線下老師都了解學生。
那個時候,人工智慧方興未艾,遠不像今日烈火烹油,栗浩洋究竟看到了什麼機會?
首先,AI的普世智能只有6歲,但細分領域盡顯突破性的成長。如同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亞馬遜的倉儲機器人等單點突破取得的進步。
其次,AI一定要能在容錯率比較高的領域商業運作。今日頭條的容錯率可以高達40%。但在汽車領域百萬分之一的出錯率就會導致上萬人死亡。介於二者之間的教育有5%的容錯率,人工智慧可以紮實落地。
最後,人工智慧的應用一定要找到距離錢比較近的行業。大部分AI在當時只是實驗室產品,或商業模式仍需探索,距離收入爆發還有一段距離。健康現金流的教育領域是人工智慧應用不多的行業。
洞察機會後,栗浩洋在不斷試錯過程中進一步為乂學教育找到精準定位:AI+教育,細分領域的單點突破+較高的容錯率+健康的現金流。
為實現心中的夢想,深知國內人工智慧研發稀缺的乂學教育借力外援與美國斯坦福國際諮詢研究所(簡稱SRI)展開深度合作。SRI堪稱美國的「黑科技大本營」,開發的產品覆蓋諸多黑科技領域,如SIRI、可穿戴外骨骼、智能客服、無人車、情緒偵測和反饋、間諜機器人、GPS、高清電視、B超等。
2017年6月,經過數十個月的研究合作,乂學-SRI人工智慧自適應學習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
選擇與SRI合作,栗浩洋的思考有理有據:「對於K12(美國對基礎教育的統稱)而言,SRI強悍的科技可謂一場革命,其核心理念就是摒棄傳統教育模式的弊病,實現個性化和針對性教學。傳統教育機構讓學生把所有的知識點全學一遍。這好比到了醫院說我胃疼,醫生檢查出了你是胃潰瘍,但讓你把藥房里的100種葯全部吃一遍。」
因此,傳統的中國教育需要革命。這場革命乂學三步走:
革命的第一步,是在知識點全部推進的前提下,進行點對點的針對性學習,學習效率提升10倍。「這就好比谷歌的AlphaGo,把歷史上的3000多萬盤棋譜吸收消化完成。然後它的每走一步都類比這3000萬盤棋局,然後再根據一定的演算法,提升正確下棋的概率。」
革命的第二步,是系統通過學生畫像和內容測寫智能化偵測學生的水平,為學生量身打造與眾不同的教學體系。「過去一個孩子如果初一、初二都不及格,到了初三會讓他留級。但用了乂學的智能體系,我們會讓這個學生把之前的內容學完,再學習初三的知識。這時,他已經信心滿滿、基礎紮實。很多小孩子被放棄是因為教育者的懶惰,沒有追根溯源地量身打造教育體系。」
革命的第三步,引擎還會自動校正每個題的難度係數標籤。智能體系里每個題有100多個標籤,機器的深度學習,會不斷的改變每個題的標籤和每個用戶的學習路徑。
目前,乂學教育月銷售額近1000萬,學生三個月平均提分超過10分,栗浩洋初步驗證了人工智慧的力量。乂學教育也於2017年3月15日宣布,獲得由國科嘉和、景林資本和新東方教育集團1.2億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
「瘋狂」與「超越」
了解栗浩洋創業經歷的人,對他的第一評價往往是瘋狂,知名自媒體人金錯刀曾梳理過栗浩洋數次創業的不凡旅程:
21歲掙到第一個500萬,大規模擴張下企業巨虧,外借60%利息的高利貸。
25歲身價千萬後毅然離職,從5000月薪的銷售干起。擠公交車住如家。
27歲執掌教育公司,在全國近4萬家教育機構10年死掉80%的基礎上,從教育領域的第4萬名干到第一名,並且在全國1000多城市開闢了2700多家學校,目前市值80億人民幣。
37歲第四次創業,投身競爭激烈的社交領域。所創公司朋友印象一年內估值從6000萬到13億。被騰訊先後封殺6次後接到軟銀中國的投資。
年近不惑,為了心中縈繞近10年的「有教無類、教無定法、因材施教」,他創辦乂學教育,旨在通過人工智慧大腦來代替最資深的老師進行教學,創造了據說當時創業史上最大的3100萬人民幣種子輪。
瘋狂的背後,隱藏的是創業路上20餘年風雨兼程的紮實積累。在這樣一個選擇再出發的時間節點,栗浩洋與Xtecher分享了他獨特的創業心經。他說「想一件事要想的很明白,並一定要總結出成型的方法論」才會行動。
不踩風口。任何一個風口都會在短期內消失,我比較喜歡做長久的事,教育就是一個很長久的行業。做朋友印象的時候社交產業也就五年一個周期,我就在想如何做一個百年的社交軟體。甚至我會花幾年的時間去想這個事情,直到想通了才開始。
組建超豪華的團隊。這個團隊未來會覆蓋很多你想要做的事請。我比較善於組建這樣的團隊和尋找出色的合作夥伴。要打江山,就要把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全配齊。比如我們現在的團隊,有一個首席學習官(CLO),他不但是一個特級教師,而且他所主編的教科書賣到2000多萬冊,他有非常紮實研發經驗。常規上講,特級教師會講課,但他不會培訓老師和研發。而且他只能教好學生,他教不了差學生。怎麼樣去挖這樣的人才其實是一個很難的事情,就像我們找到SRI一樣。
對產品痴迷。為了把這個產品的每一個細節做到極致,你要非常瘋狂。我現在在公司只管戰略和研發,做乂學的時候我是親自帶隊研發的。我們把知識點拆成納米級,非常高效地學習知識點。比如,你可能做1000個閱讀題才有一個比擬題,這類題出現比較少,如果你不會,肯定會做錯。如我發現比擬這個知識點不會,我一下子連續給你做二十幾道,你永生不會忘,這道比擬題的正確做法,因為你已經形成了慣性。我們已經顛覆了過去線性學習模式,和全面推進模式,去點狀地精準打擊。我們的核心打法就是該炸的地方我扔三個炸彈,而不是整個灣區扔300個炸彈,可能都沒有炸死你想炸的人。
持續的投入,得到投資回報。他過去總是被投資人拒絕,但現在卻被追著跑,最關鍵的原因是「產品夠尖銳,能夠一針捅破天。」創業多年,栗浩洋始終認為「深」這個字是致勝的法寶,任何兩個人之間如果一個人要取勝,一定是贏家的深度超過另外一人,你表面的雕蟲小技只可能勝在一時,但絕不是制勝的法寶。
現在很多創業者很少深入地去做競品的分析,三五十家遠遠不夠。但是你能做到100家甚至200家的深度分析,你產品的深度是難以超越的,這才是你超過對手的時候。
現實與思考
才思敏捷的栗浩洋講起話來總是激情澎湃。生活中、學習中、工作中他都顯得特立獨行,但張弛有度。堅持在教育領域有所建樹的他,始終不肯放棄夢想,這就像他瘋狂的個性,不瘋魔不成活。
生活中,他是業餘的心理學專家,大二偽證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並重構了自己的需求理論模型;也是高顏值愛好者,狂熱的襯衫控,收集500多件不同式樣襯衫甚至不惜要在自己臉上動刀整容。他嘗試過自殺體驗,他最想乾的事情是去監獄蹲兩個月。
生活中的栗浩洋,不瘋魔不成活
Xtecher問栗浩洋,你有沒有覺得像一個輪迴一樣,19歲的時候感覺中國教育有種種弊端,然後自己總結方法論。29歲抨擊中國教育不公平,並立志用流水線的方法改造中國教育體制。到了現在39歲,終於憑藉人工智慧對中國教育進行革命?
栗浩洋說,這其實是一個螺旋形上升的過程。「有教無類、教無定法、因材施教」這三個詞在他腦子裡印象特別深。
傳統教育不可能實現。過去一對一的教學說是個性化教育,但是由於老師質量非常差,他沒有辦法去進行。就像一個新司機,只能被他帶著你亂兜圈子。老教師資源太有限了,沒有辦法對每個孩子進行一對一的授課。
中國的教育有著自己的特殊國情,但真的就沒有一個辦法能夠讓學生在享受卓越教育的同時得到量身定製的培養嗎?
他說,「當看到人工智慧的時候,你就會堅信這是未來的方向。」
X 公告
━━━━━
封面設計:楊帥先 排版:陳光 校對:陳光
━━━━━
如果您有國內外科技行業新鮮資訊或獨到見解,歡迎與Xtecher聯繫
Xtecher官網平台現開通認證作者,
(添加好友請註明公司、職位、事由)
點擊展開全文


※巨頭加速布局,AI炒股機器人要到來了嗎?
※英偉達擴大領先優勢,無人駕駛合作名單越來越長
※蘋果啟動人工智慧新博客;360遠程攻破汽車「無鑰匙」系統入選BlackHat
※FinTech時代,誰是最佳選手?榜單徵集
※埃隆·馬斯克敦促美國政府:不要等到「為時已晚」才來規範AI
TAG:Xtecher |
※DataStory聯合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研究中心進行產學研合作
※全國著名教育管理專家薛立新教授:用互聯網思維進行教育機構管理
※藍海學院聯合教育鏈進行首次實訓,將區塊鏈+教育有機結合
※教育要聞:我國首次對省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情況進行評價
※運用繪本對智障學生進行生命教育
※蘋果在芝加哥設立教育中心,為教師進行編程課程培訓
※奴化教育——日軍對中國人進行精神上的摧殘與虐殺
※奴化教育——日軍對中國人進行精神上的摧殘與虐殺
※教育要聞:新時代,把素質教育進行到底
※如何使用技術進行教學?教育專家這樣建議
※美媒:俄或向中國學習「航母殺手」技術 剛進行兩次模擬發射
※申進科大校:中國空軍新型戰機將在珠海航展進行飛行和靜態展示
※雷神公司將對FAA的空管系統進行技術更新
※【音樂研究】如何科學系統的對嬰兒進行音樂早教
※傳統主題公園正採用VR/AR技術進行創新
※中國體育大獲全勝!國際奧委會應北京要求進行改革,韓國或被調查
※ECU醫學與健康科學學院使用VR技術進行大規模傷亡培訓
※為助骨肉團聚放大招 美國政府對非法移民兒童進行DNA檢測
※止觀與生命,道偉大和尚在中國中醫科學院進行專題講座!
※南開大學新設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對區塊鏈等科研課題進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