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登月日,你上天嗎?不,我有宇宙恐懼症!

登月日,你上天嗎?不,我有宇宙恐懼症!

1969年的7月20日,是人類跨出探尋宇宙的第一步,阿波羅成功登陸月球,於是每年的這一天,都被定為世界登月紀念日。

48年後,越過所有紀念文和陰謀論,人類已經熟知站在月球上看地球、看宇宙會是什麼樣,然而,有一種奇怪的內心體驗,每當阿姆斯特朗談起它,仍會歷久彌新地擊中我們所有人。

假如是你,登上月球,究竟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你會感慨自己的渺小和無知嗎?你會恐懼嗎?恐懼因何而來?

宇航員:我瞬間渺小

在用一根拇指遮住地球後,阿姆斯特朗曾說到一種「神秘產生的驚奇」。同樣登過月的Shepard為此哭過,他說:「你知道了,所有人都在那兒,他們和你一樣……你認識到,你只是那芸芸眾生的一小塊。」

事實上,這種「宇宙太浩渺人類如塵埃開悟了無煩惱」的心路歷程,不僅是宇航員的普遍體驗,其實很多人都有。

同時,也有不少人對這些玩意抱有撕心裂肺的恐懼,自稱「宇宙、無限、巨大恐懼症」患者。這又是怎麼回事?

這種面對浩瀚宇宙所產生的恐懼,實質上,是一種「敬畏」。心理學家對它做過十多年的研究。

從理論上他們研究通過什麼刺激會引起敬畏,敬畏會引起什麼心理和行為,敬畏會伴隨哪些生理現象等,界定敬畏的概念,並辨析它與其它情緒的關係。

而從實驗上,他們則通過研究得到數據,對敬畏理論進行確證。

那麼,人們面對宇宙,為什麼會產生「敬畏」呢?或者,為什麼會產生人們自稱的「宇宙恐懼症」呢?

NO1:浩大!大!大大!

這個回答似乎很明顯——我們被天體震撼,不就因為它們個頭最大嗎?

不過,浩大並不只限於物理體積的大,嚴格說,是指大幅度超出認知主體的日常經驗參照系的信息量。

最直觀的是知覺性的刺激:大漠逐日、藍海逢鯨、危樓巨樹、長城珠峰、500米口徑球面望遠鏡、克虜伯多斗輪挖掘機、「一萬匹脫韁的馬」……地球上壯麗的自然和人造景觀雖比不了馬頭星雲,但同樣會導致敬畏。

再抽象些,是社會性的刺激:強權下的平民看到領袖、內分泌澎湃的腦殘粉看到愛豆、灰姑娘瑪麗蘇看到禁慾系霸道總裁……

更抽象的,還有審美性的刺激:欣賞到文藝作品的曠世絕美時(尤其是音樂和詩)、理解到數學與科學理論的博大精深時(如電磁學中的麥克斯韋方程組)。

「這是啥?媽媽,我都看不懂!」

NO2:順應的需要

順應(accommodation)由發展心理學的祖師爺皮亞傑提出,是指當我們遇到不足以應對的刺激時,對自己心理結構做出調整。與之相對的同化(assimilation),這是指我們可以把刺激納入已有的心理結構,不用做出調整。

超出日常參考系的浩大,自然屬於不足以應對的刺激,沒法同化,需要順應。

敬畏的起因是浩大與順應的需要,這也就因此區別於一系列相似的情緒:

注意:順應的需要並不等於順應。

換句話說,順應可能成功,此時敬畏就是積極情緒,後果是一串正能量;而順應也可能失敗,此時敬畏涉及消極情緒,後果也就一片負面波了。目前的敬畏理論,多以前者為主。

以下簡化圖列出了敬畏理論的整條來龍去脈:

(一)順應成功:小自我、利他與親社會行為

順應成功,意味著我們把心理結構調整到可以接受浩大。一個自然的後果就是:我們對自我的感覺變小了。

小自我(the small self)是比喻性的,除了不再過分自我聚焦、自賞自憐,還包括對個人利弊不再患得患失、對世俗考量不再斤斤計較、更緊密地與周遭世界相連、更強調個人屬於整體的一部分,甚至還包括感覺時間流淌得更慢、幸福感提升。

一句話,您超凡脫俗了。

由此出發,很多人變成了雷鋒。實驗表明,敬畏正是通過小自我發揮作用,讓被試者做出了更多利他和親社會行為。對於從太空看過地球的宇航員,這叫作「縱觀效應(overview effect)」。

(二)順應失敗:自我崩塌、自我泯滅、宇宙恐懼症……

對很多人,敬畏是迷人、上癮、欲罷不能的,和毒品類似。所以他們歷歷萬鄉翻山渡海,或者死宅在家聽貝多芬,就為那一點限時贈送但甜到炸裂的糖。

實驗表明,容易感到敬畏的人,大多對調整心理結構感到舒適,對陌生新奇的體驗心態開放,對認知閉合感(cognitive closure)沒太大需要。換句話說,他們不怕模糊、紛繁、規則不清、答案不明……

然而,對另外的少數人,自我是固執或脆弱的,順應多難啊,面臨浩大,我們寧可崩人設,也無法調整心理結構。

心理學家James Averill說:「當一個人的認知結構受到瀕於崩潰的威脅,他可以逃避,可以在絕望中放棄,又或者欣然接受自我消融,把消融當作與無所不包的實體和解的一種標誌。被不同的傾向控制,最終結果可能是焦慮,是抑鬱,也可能精神的升華。」

最後,模仿一種風評極佳的診治深海恐懼症的手段,隆重奉上我們的宇宙恐懼症脫敏療法:直面並漸漸習慣你的恐懼吧!

下面我們將向患者展示最可怕的宇宙天體圖,請務必咬緊牙關,堅持看完:

----------前方高能預警--------

請吃星球巧克力糖:

你可以吃十二顆星的,也可以想吃幾個星系就吃幾個:

怕它,就吃了它吧!

未知在星雲上、在黑洞中,也在微生物里、在原子核中,都是珍貴的,但大多數普通人對宇宙著迷,顯然不只因為未知,而是因為天體在常識中最浩大。

我們用登月日來紀念首次登上月球的偉大。宇宙的浩瀚,使我們敬畏,使我們有了順應的需要,更使我們有了不斷探索的動力!來吧,一起上天吧?別管什麼宇宙恐懼症了!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銀河路16號團隊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移動端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科普博覽 的精彩文章:

中國海流能發電躋身世界前三甲 未來可「全清潔」供電
NASA朱諾號帶你探尋木星的另一面!
非金屬礦產用途多 開陽特大磷礦:哎呀被發現了
烤腸里的肉是什麼肉?吃了對身體有沒有什麼害處
你是噪音敏感者嗎?心理因素往往比噪音本身更大

TAG:中國科普博覽 |

您可能感興趣

春節將至,你聽過「年關恐懼症」嗎?
世上真有人類的天敵嗎?真相讓我們坐立難安,恐懼至今還有
如果月亮被這些行星取代,你晚上還敢出門嗎?天體恐懼症小心!
兒時,我對冬天最深刻的記憶是恐懼,而這份恐懼則來自洗澡
你有八月黑夜恐懼症嗎?
宇宙發現令人感到恐懼的天體,網友:看見它,心裡就想哭!
宇宙中有哪些令人感到恐懼的天體?答案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測試你有沒有「天空恐懼症」,如果感到汗毛直立,八成跑不了!
你在害怕什麼?近年來多發的恐懼症找上你了嗎?
孫悟空鬧天宮時,唯獨北天門,1步都不敢踏入,是何人令他恐懼?
如果木星在月球的位置上,你會感到震撼還是恐懼?
當我們恐懼死亡時,到底在恐懼什麼?
宇宙中最令人恐懼的天體露面了!誰也沒想到會是「它」!
宇宙中有哪些讓人感到「恐懼」的天體?別說我沒告訴你!
4張圖測試你是否有「恐懼症」,看完最後一張,網友:媽媽我怕!
《遮天》中的這位吃遍天下,令萬人恐懼,黑皇都不敢招惹他
我還是戀愛恐懼症,晚期
家裡來了只老虎,狗子天天在恐懼中度過!狗子:下一步就要吃我了
汶川地震那年,我8歲,還不知道恐懼
春節那點事:大年初一,六部影片齊上映!你有選擇恐懼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