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字裡行間的歷史:唐詩中的戰爭

字裡行間的歷史:唐詩中的戰爭

三彩陪葬俑群。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北風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上述詩句出自唐朝著名邊塞詩人岑參在唐玄宗天寶末期寫下的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首詩因其對邊塞雪景的壯美描寫而膾炙人口,同時作者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唐朝當時頻繁的戰爭狀況。接下來,我們將從唐朝(618年-907年)各個時期的軍事行動說起,介紹部分詩歌中的戰爭圖景。

初唐:開闢疆土的壯懷激烈

說起唐朝,人們常常會對其昌盛的文治武功進行一番誇讚,而這番武功的開創者們對於這件事也絲毫不掩飾自己的自豪感。

618年,唐高祖李淵在長安稱帝建國。從618年到621年,李世民帶兵從函谷關內殺到關外,唐軍一路斬將奪旗並且在不到幾年的時間內就平定了薛舉(甘肅)、竇建德(山東)、王世充(河南)和劉武周(山西)等中原各路競爭對手。

長期身處行伍的李世民對這種接連不斷的勝利自然是感慨萬千,在621年班師返回長安時,他在五言詩《還陝述懷》中寫道:

慨然撫長劍,

濟世豈邀名。

星旂紛電舉,

日羽肅天行。

李世民這種昂揚的詩歌風格在接下來關鍵的唐朝反擊突厥戰爭(620年-657年)中得到了延續。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登上皇位,他一改父親對突厥的求和政策並且通過主動出擊在630年和657年分別擊敗東西突厥,唐朝疆域因此擴展到漠北和西域。

唐朝穩定疆域與各都護府設置狀況。 圖片來源:Wiki Commons

李世民在《飲馬長城窟行》這首詩中記述了自己平定邊疆的豐功偉績,一句「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更是將自己的武功與漢將竇憲大破匈奴刻石於燕然相提並論。

在唐初對外戰爭節節取勝的狀態中,朝堂、文士和民間都湧現出大量的邊疆戰爭詩,其中唐朝與吐蕃的長期戰事(700年前後)得到了濃墨重彩的描寫。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

都護在燕然。

736年,吐蕃派兵攻打當今克什米爾地區的小勃律,唐玄宗派河西節度使崔希逸挫敗吐蕃,而詩人王維也前往甘肅地區慰問前線部隊,上述詩句就出自他在此時撰寫的名篇《使至塞上》。

749年,唐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率大軍攻破吐蕃戰略要地石堡城(今青海湖東部),當地民眾有感哥舒翰的功績並且創作了《哥舒歌》表達對其的讚美,其中「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生動突出了大將守邊的英明威武。

哥舒翰畫像。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總的來說,初唐時期的戰爭詩多保持了昂揚向上的基調,而此時對於戰爭的描寫也多出現在邊塞地區,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唐朝對於核心領土的穩定控制能力。

中唐:安史之亂的千年一嘆

漁陽鼙鼓動地來,

驚破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在《長恨歌》中用這樣的詩句描述「安史之亂」中叛軍逼近長安的景象,這場發生在755年至763年之間的叛亂使唐朝元氣大傷,與此同時戰事也從邊疆蔓延到了中原地區,在此期間,杜甫的現實主義詩歌顯得最為矚目。

反映安史之亂中唐玄宗逃亡的《明皇幸蜀圖》。 圖片來源:台北故宮

756年,安史叛軍攻陷長安,唐玄宗倉皇出逃四川。此時,大詩人杜甫準備投靠身處當今寧夏地區的太子李亨,但卻被叛軍俘獲並押回長安。在這種悲涼的氣氛中,杜甫寫下了著名的《春望》,其中「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就是描寫長安城破後的凄涼景象。

除此之外,杜甫還特別關注戰爭對普通百姓的衝擊,他著名的「三吏三別」就是這一時期的作品,其中《石壕吏》中就描寫了唐軍因為兵源不足而強行捉人徵兵的情形。

《石壕吏》場景繪畫。 圖片來源:杜甫草堂博物館

相比於杜甫,李白對於戰爭的描寫則更多地反映出了自己個人的戰爭情懷。757年,希望從軍效力的李白加入了永王李璘的陣營並且寫下了《永王東巡歌》,其中「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的詩句體現出了豪邁樂觀的理想主義心境。

不巧的是,永王李璘擅自佔據江東企圖割據,不久兵敗被殺,李白也沒能「到長安去見到太陽」,而是被流放往夜郎。

為了應對安史之亂,唐室調集郭子儀、李光弼、王思禮等九大節度使聯合應對叛軍,雙方在758年至761年之間拉鋸不休。此時,安史集團出現內訌,唐軍在762年趁機發起進攻並且相繼收復洛陽和汴州等要地,不到一年之後安史之亂被最終平定。

杜甫此時卧病成都草堂,聽聞此訊後他在興奮中寫下了《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算是為這場內亂畫上了句號。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全詩。圖片來源:互動百科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此時的戰爭詩歌中邊塞詩開始減少,而反映中原地區連年戰亂的作品開始明顯增加,這體現出了文學反應現實的基本規律。

晚唐:山河日下的感時傷懷

安史之亂前後,唐朝對於周邊的領土仍舊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文章最開頭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也是安史之亂時期的作品,但它反映的仍舊是唐朝邊塞的守備狀況。

安史之亂中唐室為平叛設立的大量節度使讓晚唐陷入了藩鎮割據的困境,同時少數民族的侵入愈加頻繁,這些戰事大都以詩人感時傷懷的形式流露在了詩歌之中,縱使唐軍取得了某些勝利,詩歌的基調也不復盛唐時期的昂揚。

唐朝後期領土與藩鎮割據形勢圖。 圖片來源:Wikipedia

安史之亂剛剛在763年結束,吐蕃馬上就東進佔領長安半個月,從此時起,吐蕃和回鶻等西部少數民族政權幾乎連年擾邊,導致西域乃至川西地區反覆易手。

杜甫有感唐廷和唐軍已不復當年之勇,在《登樓》中寫下了如下詩句:

北極朝廷終不改,

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

日暮聊為梁甫吟。

800年至820年左右,唐憲宗李純先後發兵平定了現今河北、河南、安徽和江蘇等地的節度使叛亂,唐朝一度出現名義統一的相對和平時期,史稱「元和中興」。

詩人劉禹錫在路過今湖北境內的西塞山時寫下了《西塞山懷古》,詩中借用當年西晉大將王濬東進滅亡東吳(280年)的事迹表達了對國家統一的思考與期盼:

王濬樓船下益州,

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頭。

西晉滅吳形勢圖。 圖片來源:Wikipedia

從850年開始到唐朝滅亡,除了不斷應付外族入侵,唐末農民起義的烽煙也開始加速王朝的衰亡。

875年到884年的黃巢起義是唐末影響最深刻的一次內部戰爭,不過作為起義者本人的黃巢撰寫的詩文與這個時代整體的風格有些格格不入。在表明自己心跡的《不第後賦菊》中,「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句子或許是對自己日後起事的一種隱喻。

907年,權臣朱全忠逼唐哀帝退位建立後梁,唐朝正式滅亡。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帝國終究沒能走出歷史的循環,面對這種空虛與落寞,詩人韋莊在參觀曾經的六朝遺迹時用《台城》對其進行了最後的總結:

江雨霏霏江草齊,

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台城柳,

依舊煙籠十里堤。

終唐一世,不斷的內外戰爭構建了帝國歷史的基本走向。雖然在戰爭中,唐朝有勝有敗且最終沒能逃脫滅亡的宿命,但是這個朝代在人們心中卻留下了輝煌的精神財富,其中記錄並評述歷史的唐詩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唐的偉大不僅在於其守土開疆的雄韜偉略,文藝的鼎盛也為我們接觸這個雄渾激昂的時代提供了豐富可感的素材。今天閱讀這些作品,似乎仍能感受到那個時代金戈鐵馬與蕭索落寞之後的一個又一個故事。

更多專業報道,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史之亂 的精彩文章:

安史之亂禍首唐朝安祿山為何會被兒子殺死
安史之亂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誰?
如果唐代有空調,安史之亂就不會發生了
唐朝時期的宦官專權:身為宦官卻曾廢帝
安史之亂睢陽保衛戰,糧草斷絕城內易子屠人而食,將軍甚至殺掉愛妾給士兵分食

TAG:安史之亂 |

您可能感興趣

《易經》中的精選成語,字裡行間的大智慧!
唐嫣演繹《風之獨語》:字裡行間,她是愛瑪
書信中,字裡行間的溫柔
末代皇帝溥儀的書法作品:字裡行間透露著帝王氣質
顏真卿的憤與怒全在字裡行間
「亡國詞帝」李煜的書法,字行間的心結
舌尖上的中國原導演陳曉卿再度發文,字裡行間透著辛酸和無奈
唐代的離婚書與民國的結婚誓詞,讓人不得不讚歎中華文化的字裡行間之美
《紅樓夢》中最完美的女婿,曹雪芹字裡行間對他格外偏愛
行間穴:肝火旺、找行間
UAD?平衡建築/字裡行間,暗挾風雷:曾國藩、李鴻章與翁同龢的過節
七夕,看趙孟頫、管道升字裡行間的浪漫愛情
唐伯虎書法古詩,字裡行間盡風流
顏真卿的憤怒,全在這字裡行間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詩,字裡行間流露著淡淡的相思!
蘇軾不多見的一首懷古宋詞,對唐玄宗的批判都在字裡行間
鬧中求靜「字裡行間」
柳永最經典的一首「艷詞」,字裡行間儘是真情表露
冰語六——夜半的詞里行間
於成長和旅行間釀造的麥香傳奇